小孩摸电梯门被人咬(小男孩调皮解女孩挂脖背心带)

文|福林妈咪

事件发生在美国。妈妈正在上班,接到了来自学校老师的电话,说她女儿在学校打了一个男生,结果妈妈去学校之后的处理方式,只有三个字:霸气了……

小孩摸电梯门被人咬(小男孩调皮解女孩挂脖背心带)(1)

事情经过:

妈妈正在公司谈客户,是一个固定电话,以为是骚扰电话,妈妈接没接,后来固定电话打来好几次,妈妈终于不耐烦地接通了。电话那边说是学校的,说她女儿在学校惹事儿了,让她赶快过去。妈妈说:“我这会儿在谈客户再给我一个小时时间,我马上去。”

电话那边又说道:“给您打了好几次电话您不接,您女儿上着课把一个男同学给打了,男孩儿伤得不轻,挺严重的。”

妈妈一听就慌了,跟客户说了事情后,让同事接手跟客户谈,她就匆匆忙忙赶去了学校。到校长办公室后,宝妈看到女儿在一边站着,男孩在另一边沙发上坐着,左手一直捂着右手小臂,虽然小臂包着纱布,但还是往外渗着点血。男孩的父母分别坐在男孩的两边。班主任和教导主任站在一旁。

小孩摸电梯门被人咬(小男孩调皮解女孩挂脖背心带)(2)

校长叹了口气,说道:“您可算来了。”

妈妈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非常抱歉,正在谈客户,当时不知道电话是学校打来的,实在不好意思。”说着,就扭头看了一眼女儿,女儿看到妈妈看她,就低下了头。

校长就跟妈妈描述了事情的经过,大致就是男孩儿解开了女儿挂脖小背心的绳子,女儿就用嘴咬了男孩儿的胳膊。校长和老师说话的语气始终觉得女孩儿太过分了。

于是这位妈妈问女儿是这样吗?让女儿再说一遍,女儿说小男孩儿一次又一次的弹她脖子后面那根绳子,他警告男孩儿,让男孩儿不要再弹了,可是不管用。于是女儿跑去办公室跟男班主任告状,班主任告诉女儿:“他只是觉得好玩,不要理会他便是了。”

女儿就回去上课了,结果坐在他后面的那个男生竟然将女儿系在脖子后面的背心绳子给解开了。女儿无奈才在课堂上打了他。

这位妈妈听完后很气愤:“我知道了,你们叫我来就是想让我起诉这个男孩儿性骚扰,并且学校还管理失当吗?”

妈妈说完这句话,在场的老师有点慌了。

班主任说到:“这没有那么严重吧。”校长说这位妈妈反应有点过激了。教导主任说宝妈可能理解错了。

妈妈看着班主任说:“要不你去弹一下女老师的胸罩带或是这位教导主任的胸罩带试试?”班主任连忙拒绝,妈妈接着说:“看来您觉得不合适啊,这不是有趣的事吗?啊?难道大人觉得不行,在孩子这里就可以,就变得有趣了?”

小孩摸电梯门被人咬(小男孩调皮解女孩挂脖背心带)(3)

班主任脸红的低下了头,校长还是觉得她女儿咬人不对,说道:“重点是您女儿咬了这位男生。”

宝妈扭头看向班主任说道:“我女儿这样做是无奈之举,她有向老师求助,但老师没有帮他制止这个男生的行为。他只能靠自己去反抗这个男生,她这样做是出于自卫。”

男老师早已羞愧地不敢再看这位母亲。

最后妈妈说:“你们没事的话,我要领我女儿回家了。如果这个男孩儿再来动我女儿,我一定报警让警察以性骚扰的罪名把他抓走!试想一下,如果他去弹女老师的胸罩带,女老师把她教训一顿,你会觉得女老师错了吗?不允许发生在大人身上的是,怎么就可以在我15岁的女儿身上发生?我要将这件事上报学校董事会。”

男孩的妈妈想要说话,被男孩爸爸按了回去。男孩爸爸说:“我现在很生气,但是我更觉得羞愧。”事后,这位妈妈讲事情上报给了校董事会,她的女儿被安排在了别的班级,远离了那个男孩儿和班主任……

小孩摸电梯门被人咬(小男孩调皮解女孩挂脖背心带)(4)

整个事件,这个妈妈的做法很理性。她没有责怪女儿闯祸,而是让女儿自己讲清楚,她去分析原因。想想自己小时候,有没有委屈的时候?有些家长,只要孩子动手了,那就是坏孩子,部分青红皂白就是一顿骂。孩子很委屈,因为有时候,孩子只是不想再忍受,出于自卫。

就像去年8月底的“昆山持刀砍人案”一样,死者生前因行车问题与骑自行车的于某某发生口角,于是提刀去追砍自行车车主。不料过程中刀掉了,却被于某某反砍身亡。于某某事后很害怕,认为自己后半生会在牢里度过,然而法院判定于某某是正当防卫,当庭释放。

小孩摸电梯门被人咬(小男孩调皮解女孩挂脖背心带)(5)

有些时候,不能只看到结果,应该去关注关注事件发生的过程。如果孩子因为防卫了,被指责,那么他以后再遇到事会怎么办?躲吗?这只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软弱。

就像校园霸凌一样,如果被霸凌者能在第一时间反击,那么,我想霸凌者也不会继续再招惹他。之所以这么说,因为我们管不了别人,但是我们可以变强大。这正是要告诉孩子的。

小孩摸电梯门被人咬(小男孩调皮解女孩挂脖背心带)(6)

前面提到的这位母亲做的就非常棒,她支持女儿反击,被人欺辱,就算上诉也要给女儿一个公道,这不是护犊子,这是讲理,也是霸气!

所以,家长们,孩子不管做了什么事,不要一味护短,也不要不明事理,让孩子讲清楚前因后果,自己判断清楚,错了,帮孩子改正,没错,还孩子公道。愿你也成为一位霸气的家长!


孩子生下来就是孩子,可我们生下来并不是父母。从备孕到孩子成长,宝妈会遇到很多问题,加入圈子,你能向育儿专家提问,还可以和其他宝妈交流,让我们一起来一场妈妈的自我修行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