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是粒子组成的(人脑由粒子构成)
转自 莫也
首先:按照“决定论”,命运真的是注定的。
什么是决定论?简单说,就是世界的一切、人生的一切,大到地震爆发、疫情蔓延,小到你什么时候结婚生孩子,隔壁张三今早下楼摔了跟头,全部都是注定的,亿万年前,甚至自有宇宙,就已经确定下来的。
你也许想:这不是胡言乱语吗?不那么简单。决定论,是在科学和哲学上极有影响的理论和世界观。
用简单几段话,表述决定论的推导过程:我们知道,整个世界和宇宙,都遵循科学的自然规律,尤其是那些基础的物理定律(复杂定律可以从基础定律推导出来),所以,这个世界怎么形成、怎么演化,都可以根据自然规律,一步步推演出来。
也就是说,即使是在亿万年前,甚至宇宙最初始的时候,宇宙也有一个状态,理论上是可以根据自然规律和事物因果关系,从那时起一步步推导出世界任意时间的每个细节。
比如,完全可以推导和预知:质子、电子怎么构成原子?原子怎么构成分子?分子怎么构成无机物、有机物和细胞?细胞怎么运作形成生物肌体?你的身体是否健康?你的大脑怎么运转?你高考选择了什么专业?你选择了什么单位去上班?你和谁结婚........
你也许会说:不对!我高考、上班和结婚,完全是由我的思维和意识决定的,这个别人不能预测出来。可是你想啊,你的大脑做什么决定,归根到底是受脑细胞、神经细胞、脑电波、生化物质影响,理论上如果知道你大脑和神经的所有物质构成,以及所有运作机理,就可以预知你做的每一个决定。
事实上,目前的科学实验也证明了这点。有一个实验,找了一批参与者,决定按面前的哪个按钮,同时监测人的大脑和神经的运作状态,结果实验能够准确预测他们选择按下的按钮,比人实际做出选择提前了几秒——有的说法是4秒。这样简单的决定人只需要一秒可以可以做出,居然能够提前几秒预知人的决定,的确令人吃惊。
神经学家本杰明·里比特、海恩斯等人根据这些实验认为,大脑在人意识到之前就做出了决定,所谓决定的意识仅仅只是一种生理上的“后知后觉”。根据自然规律和事物的因果关系,我们或许可以说,世界和人生的每一个细节,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的,在宇宙创生的瞬间,就已经决定下来了。
这个观点,就是在科学和哲学上,非常有影响的决定论。决定论认为:一切都是有“因果关系”联系起来,一切运动都是由确定的规律决定的;知道了原因以后就一定能知道结果,发生的一切都是由过去所决定的。世界都是有序的,都是按照严格的定律运行,它的行为完全可以预测。
在十八、十九世纪,决定论统治了科学界。因为决定论和经典物理学吻合的非常好。在决定论的世界观下,用牛顿力学算出天体运动,对宇宙具有准确的预见性。
决定论也和相对论的时间观一致。在相对论中,时间的流动并不真实。过去和未来只是一种方向,就像空间的上和下一样。你在3年后某天和某人结婚,就像你头顶5米有一盏吊灯一样是客观的存在。爱因斯坦在一封著名的信里写到:“像我们这样相信物理的人都知道,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区别,只不过是持久而顽固的幻觉。”
如果决定论是正确的,那么一切对过去和未来的焦虑、担心和烦恼,就成了非常多余的情绪,因为你不可能对一种确定的事物产生焦虑,用物理学家保罗·戴维斯的话:“忧虑死亡就像担心出生一样无关痛痒。”
不过,进入20世纪30年代以后,决定论受到现代物理学另一分支量子力学的挑战。
量子力学发现,在微观的量子层级上,物质规律和特性并不是确定无疑的,而是体现出一种概率性的规律,比如: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并没有确定的方向和轨道,它出现在原子核外的哪个位置,只是机会(即几率)的大小。
你也许看不懂量子力学说什么,但不要紧,你只要知道量子力学认为:世界不是一开始就全部确定下来的,而是有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是由微观世界的或然性、概率性产生。正因为这点,爱因斯坦反感量子力学的结论,他认为“上帝是不会掷骰子的。”
表面看,量子力学似乎动摇了决定论。但我自己认为,量子力学的不确定和决定论的差别没有那么大。
决定论认为大到宇宙、小到你个人的一切,在初始就已经决定下来的,是确定不改的;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认为不是一切都在最初决定下来的,事物的结果是在微观世界中无数次或然性、几率性中决定下来的。
如果将自然规律比喻为上帝,正统的决定论就是认为上帝自己在一开始为你决定了一切;而量子不确定论认为是上帝用筛子为你决定了一切。因为是微观世界的掷骰子,你甚至无法感知那些骰子的存在。
为了以表区分,我姑且将前者决定论称作上帝拍脑袋决定论(简称“拍脑袋决定”),后者称作上帝掷骰子决定论(简称“掷骰子决定”)。
无论是拍脑袋决定还是掷骰子决定,本质上,你所在的世界,你的过去和未来,你的命运,都已经是被决定的,只是决定的方式不同而已。
现在,你明白了这层意思,你还会焦虑和担忧吗?你怎么可能、又有什么必要,去为已经被决定的事物——你的前途也好、命运也好,去焦虑呢?似乎所有烦恼解决得都挺圆满。
但是——这里真是痛苦的转折,它解决旧问题的同时,也带来了新问题。
新问题就是:既然一切都是确定的,不可掌控的,那么干脆就什么都不做,放任自流、自甘堕落,所有交给上天决定,是不是也是合理的选择?
这个想法其实就是宿命论。由决定论有可能引发宿命论,但决定论并不等同宿命论。关于两者的关系,物理学家保罗·戴维斯在《上帝与新物理学》中有一段话:“千万不可把决定论和宿命论混为一谈。假如一个身处枪林弹雨之中的士兵心想:要是我气数已尽,不管怎么防备也免不了一死。于是在战场上无所顾忌,毫不躲避。那么,这个士兵就是一个宿命论者。”
其实,即使是在决定论统治的年代,仍然不少人对此排斥,他们认为:既然人的一切都是一开始就决定了,那么人不是一点自由都没有?人只是宇宙的牵线木偶?
对此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人没有自由意志,一切都是决定好的;另一种是认为决定论和自由意志可以相容,人还是有自由意志的。前者的代表有哲学家斯宾诺沙、叔本华,后者的代表有哲学家霍布斯、休谟。
我的看法是:决定论和自由意志是一体的两面,不完全是矛盾关系,而是辨证关系。
你出去散步,走到绿道的交叉路口,一条小路向左,另一条小路向右。你会选择哪一条小路?你可能选择向左,也可能向右,也可能先想向左但可能最终决定向右,或者正要向右但你觉得要有自由意志,于是还是决定向右?
但你怎么摇摆犹豫都没有用,从上天的角度——本文的上天不是人格化的神,而是自然规律的代名词,你最终的选择都是由它决定的。你就像孙悟空,怎么也翻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但你就没有自由意志吗?不一定。虽然你的选择是被决定的,但选择还是由你做出来的,你在选择的那一瞬间是自由的,至少你可以做出想要的任何选择。即使上天有决定,它的意志也需要通过你的决定来体现。
简单说,在决定的一瞬间,你和上天是统一的。你的决定就是上天的决定,上天的决定就是你的决定。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你是“受命于天”,或者说,我们每个人的决定都是“受命于天"。
此时,你的心和宇宙是相通的。“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这话是心学祖师陆象山说的。古人可能不懂科学,也不一定懂决定论,但通过对万物的思考和体悟,感知到世界某些真相。
自然的决定不仅通过你的决定来呈现,而且,它还会显示出一些规律,让你做决定时参考。
比如,站在危墙之下,就可能被倒塌的墙压伤;战场上不趴倒,就可能被子弹击中;再比如,自然法则似乎展示:那些更努力积极,让自己更强的生物,有更大可能存活下来,物竞天择、自然淘汰,都证明了这点。
假想一下,上天站在你的面前,对你说:我已经给你展示出了自然规律,现在你做决定吧,你做什么决定我都已预知,你的决定其实就是我的决定。这种情况,你会站在危墙之下吗?你会在枪林弹雨中拒绝趴下吗?
你被围墙压伤、被子弹打中,是上天决定的;但你远离危墙,在战场上隐蔽自己,安然无恙,也是上天决定的。你会做什么选择?虽然你选择什么都是上天的选择,是上天决定的,但我想,你应该还是会选择让自己更安全的方式。
同样,自然法则展示出:你努力进取,让自己变得更强,更有机会生存和发展。那么你做什么选择呢?即使你的结果上天已经决定,但至少在不知道那个结果的状态下,你应该还是会选择努力进取。
这个道理,中国古人其实早已悟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翻译成白话就是:自然的运行法则是刚强劲健,因此君子处事也应该自强不息。
《易经》的这句话妙绝,因为它既承认自然具有压倒一切、决定性的主导作用,却又从中推导出作为主体的人,仍然应该不断自强的结论。想必古人从占卦这事上,由认为命运可预测的决定论,悟到了天人合一,才有这样灵光乍现的思想。
我一直认为,中国古代的天命观,有着非常深刻的人生哲理和世界观。也可以说,以决定论为钥匙,可以打开许多中国人智慧和哲思的大门。
很多人都知道,中国人没有浓厚的宗教传统,最有影响的佛教基督教都是外来的,中国原生的道教一直发展不起来。但不能说中国人没有信仰,几乎所有中国人都信仰“天地”,就是“天地君亲师”的天地,“无愧于天地“的天地,结婚“拜天地”的天地。
很多祠庙什么神都不供奉,就立个天地牌位。其中天又比地大,所以也可以说中国人信仰天。中国人的天,不是人格化的神仙,不是上帝、不是玉皇大帝,而是宇宙、自然法则的化身。
中国人相信天决定一切,某种程度就是决定论的信仰者。
孔子不谈鬼神,但在颜渊死的时候,孔子叹道:“天丧予,天丧予!”(《论语》)他相信是天让他面临这个结果;有人问孟子:“舜得到天下,是谁授与他的呢?”孟子回答:“天与之。”(《孟子》)说是上天给他的。孟子还说过:“若夫成功则天也。”(《孟子》)认为成功或失败都由于天。
天决定一切,但人也不是无所作为,除了《易经》说过“君子以自强不息”,《诗经》里也说“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意思是:人要顺应天命、不要违抗天命,同时自己也要追求幸福。要“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论语》中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什么叫“知天命”?就是认识到天对于人生、对于世界的决定性作用,知道个人主观意识和行为的局限性。
知天命不完全是消极,也蕴含积极。不仅让人在面临困难挫折时,意识到天命的存在,也让人即使成功,同样意识到天命的决定性,这样才清醒自谦。
熟悉佛教的人知道:佛教中最重要的思想就是“缘起性空,万有无常。”有的人不信佛教,但对这个观念非常认同,季羡林说过:“我毕生同佛教研究打交道,却不能成为真正的佛教信徒。但是,我对佛教的最基本教义万有无常却异常信服。”
“缘起性空,万有无常。“意思就是:世界上没有固定不变的事物,都是相互因果,关联影响,导致不断存在和消失,所以事物本性是空,世事人生都变化无常。
前面提到:经典科学的“拍脑袋决定论”认为万物按照因果规律运作,结果固定,人不能改变;现代科学的“掷骰子决定论”认为万物按照因果规律运作,结果不确定,人无法决定结果。佛教的观念是不是和决定论尤其“掷骰子决定论”惊人一致?
如果从科学、哲学甚至宗教等不同途径,都得出相似的结论,那么这个结论很可能就是世界的真相。
那么,这样“真相”带给我们什么启发?这是这篇长文最后要说。
首先,既然无论过去还是未来,结果都不由人的主观意志决定,我们就无需对目前的状况、未来的前途,感到烦恼、焦虑。用天命观的说法,是“天意如此”。
另一方面,你仍然需要做出尽可能正确、积极的选择,付出自己的努力。正如前面说的那样,即使是“天意”,它也是由你自己的选择体现出来的。
只是当你的选择没有见到理想的效果,你只能接受它。你的选择错误,那是上天让你做出这样的选择;你的选择正确、付出努力,但没有达到你期望的效果,同样是上天的决定。
对于过去和未来,我们其实很难真正掌控,认为自己的意志能够掌控一切只是一种幻象。事物的发展,无论是有确定的轨迹,还是它是不确定的几率,都只是恰好出现在你的理想和预期中,才让你以为它可掌控。其实它可能虚无缥缈。
只有当下对于你来说是实在的。全身心享受当下的美好,同时接受当下的缺憾。这是让自己断除焦虑烦恼,获得身心幸福安宁的态度。
在人与人关系上,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生活轨迹和命运。一个人会成为什么人?某种程度上不是、至少不完全是由他的“自由意志”决定,就更不可能是由他人的意志决定。
有些父母,认为子女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是自己人生的延续,他们干涉子女的人生,希望子女依照父母设想的轨道行进。这些父母不知道,子女属于上天,属于自然和宇宙,也属于他自己,但不属于任何其他人。
天赋、性格甚至兴趣大部分是先天的,就是后天形成的也有很多不确定,有的人干一番事业,有的人躺平一生,羡慕别人徒增烦恼,不如在自己的条件和环境做好自己,也享受自己。
决定观和天命观,认为人的一切由上天和自然决定。表面看,人似乎很被动。但其中隐含的逻辑是:既然决定权只属于上天,每个人本质是“受命于天”,“天赋人权”,那么人的选择自然不应受到他人的干涉。某种程度浮显了人的尊严和本性。
也许对于每个人来说,过去和未来虽然变幻难测,但感到过程的自由,仍然非常重要。
纵然世界处处是坑,躲无可躲,但至少在自己的小宇宙里,还是可以做一个自决、自在、自由的人。
---------2022-4-6 更新---------
这个回答得到了不少赞同和响应,偶尔也出现疑惑甚至质疑。后者主要对既是被决定的又是自决的说法,感到迷惑。
重要在认识上跳出非此即彼的单向思维,建立多向的、思辨的思考方法。知道彼此矛盾的特性是可以在一件事物上共存的。
矛盾的共存性,在太极图就有表现:黑白两块分立,但黑中带有白,白中带有黑。还有现代物理中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波和粒子是矛盾的特性,但粒子既是波又是粒子,这是经过验证的事实。还有薛定谔的猫,黑盒中的猫是死和活的叠加态,观察之前,这只猫既是死猫也是活猫,打开盒子后才坍缩为确定的死猫或者活猫。
我的观点,如果参照猫论表述,就是说:你对一件事决定之前,它处于自决和被决定的叠加态,只有你决定之后,它才坍缩为被决定的。
我这篇不止从科学角度谈,而是希望综合科学、哲学甚至中国文化。原因是这个话题已经有不少大科学家、国外科普大神论述过,我要谈出新意,就要跨角度跨文化,互相对比验证,才有意思。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