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风云福临庄妃(大清风云福临登基)
各方势力
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初九,清太宗皇太极暴卒。由于他生前储嗣未定,也未对后事做出任何安排,于是一场围绕皇权的激烈角逐即将展开。
清朝入关前,继嗣是由满洲贵族诸王来议立的。当时,皇朝中有七位权势较大的亲王、郡王,分别是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肃亲王豪格、武英郡王阿济格、豫亲王多铎、多罗郡王阿达礼。
礼亲王代善是太祖努尔哈赤次子,也是皇太极的兄长,彼时的他已经60多岁了,手握的又是八旗中最弱的正红、镶红两旗,所有并无挣位之心。与他想法一致的还有郑亲王济尔哈朗,他虽然军功赫赫,手握镶蓝旗,曾于皇太极抱病期间参与处理军国大事,但他却是努尔哈赤的侄子,几乎没有即位的可能。
因此,这场皇位之战中最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便是睿亲王多尔衮和肃亲王豪格。
豪格不仅位列四大亲王之一,又是皇太极的长子。他自幼就跟随皇太极征战沙场,军功卓著,直接握有代表皇权势力的正黄、镶黄、正蓝三旗,并受三旗大臣拥立。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是皇太极的异母弟弟。他虽比豪格还要小三岁,但却骁勇善战、才干出众,因而极受皇太极的赏识,又在军中威望甚好,被封亲王后更是直接参决军国大事,是以其地位早已跃居诸王之上了。再加上当时他身边人才济济,有同母兄阿济格和同母弟弟多铎的帮助,三兄弟手握正白、镶白两旗,多尔衮则受两白旗大臣的拥立。
夺位之争
清廷内部形成了两大严重对立的派系,一派拥立睿亲王多尔衮,另一派拥立肃亲王豪格。他们双方之间都握有重兵,实力旗鼓相当,为争夺皇位一时间剑拔弩张,不肯退让。同时,他们双方又互相忌惮,谁也没有以兵力完全碾压对方的把握。为此,双方只好加紧开展私下活动。
以图尔格、索尼、图赖、龚阿代、鳌拜、谭泰、塔瞻为首的六位两黄旗大臣已经明确拥立豪格的立场,他们齐聚豪格家中,策划拥立豪格即位,甚至“共相盟誓,愿死生一处”。于是豪格又派人去打探济尔哈朗的意向,济尔哈朗表示自己是同意拥立豪格的,但要先与多尔衮商议。
而此时的多尔衮也在探听两黄旗大臣的意向,索尼等人却直接了当地回复他:“先帝有皇子在,必立其中之一,其他非我所知也!”如此一来既表明了两黄旗大臣立场的坚定,也令多尔衮倍感压力。于是他便想到与自己地位相当的济尔哈朗,但他二人之间平时就有竞争,万一弄巧成拙使得济尔哈朗站在豪格那边,那么自己必然是得不偿失的。至于代善,他老谋深算,是绝对不会为了皇位之事轻易得罪某一方的。多尔衮再三思忖,决定另辟蹊径,用变通的方式来掌握大权。
议立君主
皇太极逝世后的第四天,多尔衮在崇政殿召集诸王大臣,共商议立新君之事。黎明时分,两黄旗大臣盟誓于崇政殿外,并以精锐部队将整座宫殿围住,氛围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
会议开始,以索尼为首的两黄旗大臣便表明拥立豪格为君的坚定立场,另一边阿济格、多铎则针锋相对,拥护多尔衮。这时多尔衮一直在审时度势,并没有急着发言。多铎见他迟迟没有开口,索性站起来说:“哥哥推辞,要是众大臣没有意见不如就立我,当年太祖的遗诏中也有我的名字。”多铎的一番话使得这场皇位之争更加混乱。多铎便继续说道:“如果不立我,论年长就该立礼亲王代善。”他的意思十分明确,立谁都不能立豪格。
这时,代善只好站起来提出了一个模棱两可的意见:“我已经老了,恐怕难以胜任君主。如果睿亲王愿意答应,那就是大清的福气,不然的话还是应当立皇子为新君。”
多尔衮仍是不开口,济尔哈朗也保持着沉默。参与政治斗争本就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智慧、谋略和耐心,但豪格却做不到这一点,他怒然站起说道:“我福小德薄,不敢担此重任!”说完便气恼地拂袖而去了。两黄旗的将领们当即佩剑上前,表示如果不立皇子,宁愿就此从先皇于地下。
形势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代善连忙说:“我虽然是先帝的兄长,但年纪大了早已不干预朝政了,所以立君之事我就不便参与了。”说完代善就离开了。
此时豪格拥有两黄旗与正蓝旗的坚决拥护,就连手握镶蓝旗的济尔哈朗和手握正红、镶红两旗的代善也偏向于他。在这种紧张的情势下,如果多尔衮勉强即位,也一定是落得个引火烧身的结局。于是,聪明的多尔衮便对众人说道:“诸位王公大臣言之有理,我也赞成拥立皇子,但眼下豪格主动退出,无心继承大统。我建议立福临为帝,我与济尔哈朗共同辅政,直到他成年之后还政于他。”
皇太极一共有11个儿子,其中4个儿子早夭,在剩下的7个儿子里,其母妃有地位的只有福林和博穆博果尔。福林是皇太极与庄妃之子,时年6岁,而博穆博果尔只有2岁而已。
多尔衮的这一提议大大出乎了在场众人的预料。福临既是皇子,两黄旗大臣便无话可说了。而济尔哈朗能从中占到便宜,当即表示同意。多尔衮便派人去请代善与豪格,代善当然不会反对,局势基本已定,豪格再无翻转可能,也只好被迫同意。于是年仅6岁的福临就这样被推上了至高无上的皇位。
福临登基
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二十六日,福临在盛京笃恭殿即位为帝。次年,清朝自盛京迁都北京,十月初一,福临祭告天地,成为君临天下的皇帝。多尔衮被封为叔父摄政王,济尔哈朗被封为信义辅政叔王。
这场皇权之争最终得以和平结局,爱新觉罗·福临也由此成为清朝入主中原后的第一代皇帝。但直到多尔衮去世,他才夺回亲政大权,成为名副其实的大清皇帝。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