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少保的千古流芳(活的清廉死的坦荡)

人们喜爱西湖大抵是因为它的景色,但有的人却不这样认为。清朝诗人袁枚说,正是因为有岳飞和于谦这两个人的存在,人们才开始对西湖持有敬意啊。(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

于少保的千古流芳(活的清廉死的坦荡)(1)

岳飞这不用多说,宋朝著名的民族英雄,那个说出了“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人。

这于谦又是何许人也,竟可以与岳飞匹敌呢?

于少保的千古流芳(活的清廉死的坦荡)(2)

其实这于谦我们每个人小学时就闻过其声,但那时可能只是坐在晨光普照的课桌上,拿着书跟读“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却并不了解这首既是明志又带有一些预言色彩的诗的内涵,也不了解说出这铿锵之言的人度过了怎样的一生,最后以什么样的方式散场。

01 少年我看你骨骼清奇,是当宰相的命啊

如果有的人跟你说“你好,我看你面带福相,日后必能当成大事”,那你肯定觉得这人不是讨钱的算命先生,就是想哄你买衣服的推销员,这种所谓的命格放在我们普通人身上只能对平凡的生活聊做安慰,是算不得数的。

于少保的千古流芳(活的清廉死的坦荡)(3)

但于谦却真的成为了实现预言的人。

于谦7岁时,有个和尚看到他觉得十分惊奇,对于谦的家人说“这孩子日后一定会成为救国救民于危机中力挽狂澜的宰相啊!”

这话说出时可能也是没人相信的,只不过在于谦真的成为了动荡中王朝的主心骨时,这轶事便成为了于少保不平凡一生的起点。

02清风两袖朝天去,种树避暑于少保

不了解《石灰吟》的写作背景时,我想这大抵是个在官场上浮沉几许,看遍了奸佞误朝,贪臣害民的人,才能够说出“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少保的千古流芳(活的清廉死的坦荡)(4)

但这诗竟是于谦17岁便写成的。

有些少年人还在享歌姬环绕之乐,幻想江湖之大何处可容身时,于少保已经早早抛掉了这些念头,立志为国为民,粉身碎骨也不怕。

有志如此,23岁便顺利的考取进士也就不足为奇了,后来步步晋升为巡按江西、兵部右侍郎也十分的顺理成章。

在巡按江西,巡抚河南、山西等地时,于少保平息了无数的冤假错案,把百姓牢狱中日渐枯萎的家人放回了日光下,并给予了他们堂堂正正做人的机会,以至于在升为巡按江西时,百姓夹道欢迎,满满的赞颂之声。

于少保的千古流芳(活的清廉死的坦荡)(5)

于谦的爱民不仅体现在平息冤假错案上,还体现在很多民生政策上。最让我惊奇的是,他竟然能想到种树来避暑的 方法,这如果不是真正的走进基层,哪里能够想到呢?

像土匪们最喜爱的台词“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过此路,留下买路财”一样,那时京城中中的宦臣王振也是这样一位人物。进京的臣子都约定俗成的要给王振送些礼物,打点写钱财,买下他毫无根据的诬蔑。

于少保的千古流芳(活的清廉死的坦荡)(6)

但于谦可不吃他这套,入京前便说了“绢帕蘑菇及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手帕、蘑菇、线香这些东西,本来都是给人民使用的,但因着贪官污吏的搜刮却成为了人民的灾难。我就这样两袖清风的去朝见天子吧,省得百姓因此而不满。

形容清官的成语“两袖清风”就是由此而来的。

03土木堡之变皇帝被俘,于动荡中力挽狂澜

要是国家的环境一直如此顺利,可能便没有了那个“他日救时宰相也”。

奸臣永远是国家的祸害,这没什么可争议的。

1449年,瓦刺来犯,奸臣王振劝明英宗御驾亲征。

于少保的千古流芳(活的清廉死的坦荡)(7)

20万精锐迎战5万瓦刺军,不仅军队让瓦刺几乎歼灭,皇帝明英宗也在战争中被俘了。

此时的朝堂之内,既没有皇帝来稳定君臣之心,又没有兵力抵挡外族来犯的铁骑,面对满城的老弱妇孺,大臣们纷纷提议,说“该是南迁的时候了吧。”

确实,打不过就跑,南宋就是个先例。

但此时于谦站了出来,说:“议南迁者,可斩之”

没有皇帝也不是什么大问题,英宗的儿子还小,那就弟弟郕王朱祁钰来当这个皇帝。

推代宗上位后,于谦联系南北,调集兵锐22万,列阵于北门之外,抵住了瓦刺大军的铁骑。

于少保真成了救国于水火之中的宰相。

瓦刺不敌明军,议和后释放了英宗,代宗对其由顾忌,不知该如何处理这个上一代的皇帝。

于少保的千古流芳(活的清廉死的坦荡)(8)

此时于谦力排众议,接英宗回朝。

在后人的眼中,他接回来的可不是什么落难的皇帝,而是一个催命符,等待合适的时机,置他于死地。

04一朝天子一朝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1457年,代宗病重,英宗趁虚而入,发起了夺门之变,成功夺回了皇室的主导权。

一朝天子一朝臣,这是包含着鲜血的真理。

代宗复辟后,这献祭的鲜血就该由于谦来出了。

但石亨等人说的“于谦谋立襄王之子”真的是于谦真正的死因么?

其实并不是。

既无物证,也无人证,仅仅是几句口舌就定下了于谦死罪的明英宗有其他的理由。

于私而言,在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被瓦刺俘虏,瓦刺见于谦整备军队便想以英宗为挟,逼于谦议和。但瓦刺提出的条件根本不可能达成,达成也只会使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于是于谦说说“民为贵,社稷为重,君为轻”,拒绝了换回明英宗。

于少保的千古流芳(活的清廉死的坦荡)(9)

一个臣子明明可以救君,但却不救,哪怕你是为国为民没有私欲,也是该死的。

于公而言,新皇上位,稳定局势最好的方法就是杀鸡儆猴。让推崇代宗的人看看,代宗坐下的第一员大将于谦我都能杀,你们就更不算什么了, 日后就好好的做我的臣子,别有二心了。

于谦得知要被斩首时,写下了他人生的最后一首诗《辞世诗》。

村庄居士老多磨,成就人间好事多。

天顺已须新岁月,人臣应谢旧山河。

心同吕望扶周室,功过张良散楚歌。

愿我今朝归去也,白云堆里笑呵呵。

多坦荡才能在被诬蔑、被刺死时说“愿我今朝归去也,白云堆里笑呵呵。”

但可能对于谦而言是死而无憾的,因为他真正的履行了17岁时对自己提出的要求“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不得不提的是,在于谦死后,士兵奉命去抄家时,看到的这样一位官及宰相的人家中竟没有任何值钱的事物,屋檐破败甚至漏光,除一蟒袍与利刃别无他物。

于谦于少保把两袖清风留在了人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