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突然不愿和人打交道(突然不愿与人打交道了)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篇》第四
孔子在六十岁左右的时候,周游列国,一路坎坷,很不顺心,但他却非常的谦虚。
那些来自外来人的挖苦话,他也都能够听得进去。甚至有人说他“累累若丧家之狗”,他也点头称是,欣然赞同。
阅世已久,他早已将毁誉置之度外。对他来说,如隐士般洁身自好,不是不能,不是不愿,而是不可以。
天下无道,自当有人当仁不让。
年近六旬,不愿意与人打交道,从字面上来看,这是一种在步入老年生活时,人们失去与社会交流的欲望。
那么,为何在六十岁之前不曾出现过这样的问题呢?反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阅历的丰富,才出现这种问题?
现代医学模式将人们的心理状态和生理状态,以及社会关系看做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而心理状态又受到行为、生理、社会环境的影响。
在步入老年的年龄,身体各个机能趋向衰弱、激素水平逐渐降低,即使在没有其他重大疾病的困扰下,这种情况也会影响心理状态。
大部分人到了这个年龄,基本上已经退休、子女大多长大成人,甚至成家立业,社会的主旋律也不在他们身上,生活中也不存在太多的社会交往,由于没有内心需求的促使,自然而然也就缺乏了交流的渴望。
同时,除了身体发生着变化,精神层面的变化也是巨大的。
年近六旬,一切都已尘埃落定,人们普遍会选择从琐碎的事情中抽离出来,做自己以前想做却没时间做的事情。
这个阶段的人,心态上更为豁达,也不喜被旁人所打搅。那么,从心理学上看,这是什么心态?
人生在做减法
随着社会阅历的增多,遇到过的风浪都在告诫我们:人生是一个取舍的过程。
年少时,我们总认为人生是在做加法,渴望拥有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
而年纪渐长,我们会认识到人生其实是在做减法。如同《瓦尔登湖》中有一句写道:
“一个人,只要满足了基本生活所需,不再汲汲于声名,不再汲汲于富贵,便可以更从容,更充实地享受人生。”
日本杂物管理师山下英子描述过“断舍离”的概念:
断,不收取不需要的东西;舍,处理放在家里没用的东西;离,舍弃对物质上的迷恋,尽可能让自己处于自由自在的空间中。
心理学上有一个跳蚤效应(Flea Effect),着重的就是环境对于我们的影响,做减法的生活方式会让自己变得更加轻松自在。
人这一生,会遇到很多很多人,但能真正走进你生活中的“朋友”,寥寥可数。
减去不必要的社交,把时间留给真正的朋友和有意思的事情,会更让人觉得踏实安然。
减去心中贪恋荀子说:“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
占有的物质过多,更容易被物质所奴役。这个年龄的人,更应该懂得如何“断舍离”。
心理学也发现,年老有时是我们主观意识对自身的一种限制。
这说明了有自己喜欢的事情可以尝试着去做,不要因为年龄而放弃梦想,在追逐中重新找回自己。
沟通是需要目的(主动方)和需求的(被动接受方),还与能力和技巧有关,年纪越大的人,思维相对来说就会变得越固执,不再容易接受新事物、新东西,理解水平也逐渐下降了。
因此,能和这样的人在同一个固有思想层面上的人相对很少,而能够真正产生共鸣的人就更少了。
懂得知足
活了接近六十年,见惯了人生百态。
能够引发内心共鸣的人,在这样一个少数的基础上,还存在着阶层的差异、生活经历的差异等。
其次,沟通能够顺畅进行的一个前提就是共鸣和理解,当能够产生共鸣的人群变少了,自然可以沟通人就少了。
因此,年龄越大的人越懂得知足。
不是年龄大造成的越来越不愿意沟通,而是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现能够真正可以沟通和理解的人群变少了。
同时,如果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加,他对世界的好奇心和学习能力没有减退,依然可以去理解和接受年轻人的观点和思想,或将他的成功经验分享给年轻人。
那么年龄就只是对他身体的限制,在心理上,他依然年轻。
结语
年近六十的人,生活中很多事情都不用再去操心了,更多的则是开始追求心灵上的满足。
不愿意和人打交道,不意味着选择永远孤独的状态,而是在孤独和不孤独当中,自由穿梭。
这才是生命进入老龄化最灵动的状态。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自在晚年》、《老人的心理与辅导》
第一心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