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生父到底是谁(谁是秦始皇的生父)

秦王嬴政在逼杀秦相吕不韦之前,盛气凌人地下诏质问道:“君何功于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秦始皇的生父到底是谁?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秦始皇的生父到底是谁(谁是秦始皇的生父)

秦始皇的生父到底是谁

秦王嬴政在逼杀秦相吕不韦之前,盛气凌人地下诏质问道:“君何功于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

这番话可让吕不韦伤透了心。若说功劳,他扶持秦庄襄王子楚(原名异人)上位,辅佐年少的嬴政,历经两朝,执政13年,推进秦国的统一事业,不可不谓劳苦功高。

后两句话就有些耐人寻味了。吕不韦被尊为“仲父”,自然是因为他位高权重,而非血缘关系。嬴政特意强调这一句,反而给人一种掩人耳目的感觉。

难道真如两千多年来的一些传闻所说,嬴政并非子楚的亲生儿子,而是吕不韦之子?

秦始皇生父之谜,是历史上的一桩公案。这一看似荒诞的故事并非出自稗官野史,而是起源于司马迁的《史记》,可说是专家认证的皇室秘闻,两千多年来很多史学大家都说不明白。

1

在遇见异人之前,吕不韦已经是一个家累千金的大商人。

从古至今,发财后的富商经常要考虑事业转型。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商人活跃的时代,其中的佼佼者往往是经商与从政两不误。

齐国名相管仲在仕齐之前曾经与好友鲍叔牙一起做生意,拜相后,他主张通货积财,发展工商业,还设置“女闾”,因此被当作妓院的祖师爷。

越王勾践的谋士范蠡,助越国一雪前耻后辞官归隐,三次经商成为巨富,号称“陶朱公”。

卫国的子贡是孔子诸多弟子中的首富,还是一个外交家,时常到列国活动,凭借出色的口才,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

吕不韦是子贡的卫国老乡,而他的家乡濮阳(今河南濮阳),与范蠡发家的陶(今山东定陶)离得也不远。我们不知道,这些叱咤风云的大商人是否对年少的吕不韦造成了某些心理冲击。吕不韦在实现财务自由后,也决定定把买卖做到政治上。

他看中的潜力股,是秦昭襄王之孙、秦国太子安国君嬴柱之子——沦落到赵国当质子的异人。

异人虽是正儿八经的秦国宗室,但姥姥不疼、舅舅不爱,他爸安国君生了二十几个儿子,连自己孩子的名字可能都记不住。秦昭襄王把这个毫无存在感的孙子派去赵国当人质,也从来不管他的死活。

异人在赵国为质的时间,正是长平之战爆发前后。秦赵两国关系恶化,还发生了惨烈的大战与坑杀事件,异人随时都有性命之忧,指不定哪天就被人杀了泄愤。当吕不韦在赵国邯郸做生意遇到异人时,他见这位秦王之孙处境非常困窘,连平时用的财物、出行的车马都没有。

此时,一个惊天计划浮上吕不韦心头。吕不韦回家问他父亲:“耕田之利几倍?”

吕父以为儿子跟他探讨生意经,脱口而出:“十倍。”

吕不韦又问:“珠玉生意,可盈利几倍?”

吕父答道:“百倍。”

吕不韦再问:“那么,立国家之主获利几倍?”

吕父惊了,说:“无数!”

吕不韦想做的,就是拥立国君的大生意。他认为,异人身上流着秦王的血,可谓“奇货可居”,政治前途不可限量。

为了资助异人,吕不韦几乎投入了自己的大部分财产,其中一半资金用于包装异人,让这个落难公子学着打扮打扮,不要整天宅在家,另外用五百金购买珠宝,前往秦国公关游说。

安国君子嗣虽多,但最宠爱的女人只有一个,她就是华阳夫人。

华阳夫人不仅得宠,她的身份也很特殊。一些学者认为,华阳夫人这个称号源于华阳君芈戎的封爵,而这个芈戎,是秦昭襄王嬴稷的舅舅,秦国宣太后的弟弟。华阳夫人实际上出身于秦国大名鼎鼎的芈氏外戚家族,来头可不小。

然而,地位高贵的华阳夫人也有自己的烦恼。她膝下无子,等到人老珠黄那一天,如何固宠是个大难题。

吕不韦一眼就看出了美人的危机,他携带珠宝重金到了秦国,买通华阳夫人的家人。通过他们从中疏通,吕不韦亲自对华阳夫人进行游说,建议她认异人为儿子。

您看,异人的生母不得宠,他被赶到赵国没人疼,您现在无子,一旦年老色衰,必然会失宠。您收异人为养子,就有了自己的孩子,他也会由衷地敬爱您这位母亲。如此一来,您这王后的宝座不就坐稳了吗?

华阳夫人权衡利弊后,答应了吕不韦的请求。由于她祖上是楚国贵族,后来异人回到秦国,她给这个新认的养子改名为子楚。子楚成为安国君的嫡嗣,无法生育的华阳夫人也有了儿子,这是双赢的买卖。

吕不韦的政治投机也收获了第一笔丰厚回报,他得到子楚的郑重承诺——“如君策,请得分秦国与君共之。”但吕不韦的野心,似乎不止于此。

2

吕不韦在赵国邯郸多次设宴款待子楚。

席间,子楚为一个美貌的舞女目不舍离,心神荡漾,之后干脆请吕不韦将她让给自己。

起初,吕不韦面露怒容,很不乐意,说:“我散尽家财帮你,你却调戏我的姬妾,这太不够意思了。”可他回过头,还是决定把这个美女送给子楚。

这个女子,史称赵姬,她就是秦始皇嬴政的母亲。

司马迁的《史记》在记载子楚与赵姬的这场邂逅时,留下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版本。

《史记·秦始皇本纪》明确地说,秦始皇嬴政是子楚之子,生于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前259)正月(因此取名为“政”):

“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楚)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

在《史记·吕不韦列传》中,司马迁却认为,嬴政是吕不韦与赵姬的私生子。吕不韦在明知赵姬怀有自己孩子的情况下,将她献给了子楚:

“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知有身。子楚从不韦饮,见而说之,因起为寿,请之。吕不韦怒,念业已破家为子楚,欲以钓奇,乃遂献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

在这部史家之绝唱中,关于秦始皇生父的叙述可说是一片混乱,就连赵姬的身世,都有两个说法。一说赵姬是赵国豪家女出身,与子楚也算门当户对;一说她出身卑贱,是邯郸一介歌舞姬,且吕不韦同时与多个女子同居,知道赵姬有孕后才特意瞒着,让她去给子楚献舞,这就有几分阴谋论的味道。

尽管司马迁将“以吕易嬴”之说作为信史,但《吕不韦列传》中这段记载本身就存在漏洞,而且明显违背科学。

这里说,赵姬嫁给子楚后,“至大期时,生子政”。“大期”,有两个意思,为十个月或十二个月。

科学表明,正常胎儿在母体内的时间应是280天(即40周)左右,此即所谓“十月怀胎”。如果赵姬怀着吕不韦的儿子嫁给子楚,等到十二个月后才分娩,那就是医学史上的奇迹了,可以申请个吉尼斯世界纪录了。

假如是“十月说”,古代没有验孕棒之类的工具,赵姬是在确认自己有孕在身后才嫁给子楚的,那应该是在怀孕一个多月甚至两三个月后,如此她嫁给子楚后没几个月就足月分娩。这么大一顶绿帽子,子楚会无法察觉吗?

因此,《剑桥中国秦汉史》引用了史学界的另一种推测,认为“大期生子政”这一句,“是一个不知其名的人加在《史记》之中的,为的是诽谤秦始皇,说明他政治的和出生的非正统性”。当一个新王朝建立后,尽一切可能抹黑前朝统治者,这种做法,在中国历史中屡见不鲜。

3

司马迁埋下的雷,引爆了此后两千多年的争论。

《史记》“网罗天下放失旧闻”,难免会收录一些不靠谱的史料,甚至有失真之处,但由于影响深远,后世史学家采纳其观点的也不在少数。

秦代之后的一些学者对秦始皇是私生子一说深信不疑。《汉书》著者班固,就带头直呼秦始皇之名为“吕政”。到了南朝宋的裴骃作《史记集解》时,还特意对“吕政”进行解释,写道:“吕政者,始皇名政,是吕不韦幸姬有娠,献庄襄而生始皇,故云吕政。”

他们认为,嬴政是吕不韦的儿子。

但也有很多学者表示:我反对!有学者将明代汤聘尹、王世贞等人的观点结合起来,提出了三个理由。

第一,嬴政是吕氏之子的说法,为何仅见于《史记》一书,没有任何旁证?

《吕不韦列传》的记载至今仍是孤证,就连带有几分文学性质的《战国策》中都找不到此事的蛛丝马迹,而《战国策》最喜欢收录的就是名人绯闻,比如秦国宣太后与男宠魏丑夫、楚国春申君与李园之妹的风流往事。

第二,吕不韦的传闻与春申君移花接木的故事情节雷同,存在好事者依样画葫芦的嫌疑。

春申君黄歇是楚国的权臣,当时楚考烈王没有儿子,春申君都替他着急,于是亲身上阵给他帮忙。他先让亲信李园的妹妹有了身孕,之后听从李园兄妹的建议,将怀孕的李园之妹献给楚王,这个美女生下一个男孩,被立为太子。

在这个故事中,李园兄妹劝说春申君的话,跟吕不韦游说华阳夫人的话如出一辙。

李园之妹跟春申君说:“您任丞相已二十余年,可是楚王无子,他百年之后将要改立兄弟为国君,到时您如何保住相印呢?”

第三,就是上文提到的,关于赵姬出身的记载经不起推敲,以及“大期生子政”一说的破绽。

如此说来,吕不韦可能只与赵姬有性关系,而与嬴政没有任何血缘关系。

当然,还有很多学者选择保持中立,将这个千古谜题的答案寄希望于更多史料的出土以及科技的发展。

翦伯赞是其中的代表,他说:“秦始皇是否确系吕不韦之子,无从考证。”

4

梁启超先生认为,考据学有个方法叫作“情断”。这是说,在史料不足的情况下,以情理来推断某一事件的真伪。

吕不韦是否有可能冒险将有孕之妇送给子楚呢?

作为一个精明的商人,吕不韦做了一桩前所未有的买卖,他一眼就能看出根本利益所在。他之所以投入自己所有的财产和整个人生,不惜一切代价帮助子楚,就是看重这个落难贵族身上的秦王血脉,若没有这个血统,子楚一文不值。

子楚的血统,是吕不韦最大的筹码。如果将一个私生子安插进秦国王室,只不过是为他这场豪赌徒增风险。更何况,秦国的王室成员也不是傻子,一个漏洞百出的谎言能够瞒天过海吗?这不像是一个大商人会做的事。

我们再看其他当事人的表现。

子楚本人从来没有怀疑过赵姬与嬴政,他始终是一个温柔深情的丈夫与父亲。

长平之战后,秦国围攻邯郸,赵人对子楚心生仇恨,暗地里谋划暗杀行动。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子楚在吕不韦的帮助下及时逃回秦国,只能留下赵姬与嬴政在邯郸。赵姬母子二人从此音信不明,在赵国历经九死一生,四处躲藏才得以活命。

六年后,一代雄主秦昭襄王去世,他的儿子安国君即位,是为秦孝文王。这时,已成为太子的子楚才将赵姬母子接回秦国。史书记载,此时子楚已经另外娶妻,生有一子成蟜,但他不忘糟糠之妻,与赵姬母子离别六年重逢后,还是以赵姬为正室,以嬴政为继承人,没有始乱终弃。

由此可见,子楚对赵姬与嬴政是真爱。另外一点可以反驳“以吕易嬴”之说的,就是嬴政即位的意外性。

秦孝文王与儿子子楚(秦庄襄王)在位时间极短,前者正式在位只有短短三天,后者在位三年就英年早逝,年仅13岁的嬴政才因此被推上王位,成了咸阳宫的新主人。

吕不韦当年投资异人的时候,在位的秦昭襄王还是嬴政的曾祖父。中间隔了两代人,嬴政竟然能在回国几年后就早早登上王位,这样的巧合显然是吕不韦无法预见的。

如果吕不韦一开始就未卜先知,并且留个儿子给子楚,那真是股神中的股神。

5

可以肯定的是,赵姬与前夫吕不韦确实曾藕断丝连。

史载,赵姬年轻守寡后,与吕不韦私通。吕不韦为了摆脱太后,就将一个叫嫪毐的人推荐给了太后当情人。

嫪毐很会讨赵姬喜欢,赵姬得到嫪毐后益发荒淫,私下生了两个儿子。

很多人一提到吕不韦,就会想到他的这些绯闻,尤其是汉代之后,以儒家思想为尊,这个投机的商人更加遭受非议。但正因如此,我们往往忘记了吕不韦也是一个思想先进的政治家。

作为秦相,吕不韦在子楚、嬴政在位时竭尽股肱之力,执掌政权13年,为大秦统一做了很多贡献。

他反对秦国“计首授爵”的大屠杀政策,提倡“义兵”。他提出,秦军所至之处,应为民除害,不扰民,不乱杀戮,所谓“不虐五谷,不掘坟墓,不伐树木,不烧积聚,不焚室屋,不取六畜”(《吕氏春秋》)。

秦人嗜杀的不良习惯有所收敛,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六国军民的反抗情绪。但秦国没有停下统一的脚步,在吕不韦的统筹下,秦军战果颇丰,十余年间攻占了韩、魏等国多座城池。

吕不韦还招贤纳士,授意门客编纂《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不囿于一家之说,杂糅儒、墨、道、法等各家学说,被称为“杂家”。吕不韦编这本书,是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思想,也是为了训导少年嬴政。

《吕氏春秋》编成后,吕不韦在咸阳城门旁,将千金悬挂于书上,并向路过的游士许诺:“有人能在书中增加或减去一个字,我就奖赏他一千金。”这个“一字千金”的故事,反映的正是吕不韦当时的权势和对改革的态度。

但嬴政对“仲父”的想法不感兴趣,他是法家的支持者,最欣赏韩非的主张。有一次,嬴政读了韩非的《孤愤》《五蠹》两篇文章,感叹道:“寡人要是能见到此人,并与之交谈,死而无憾啊!”

韩非的著作说的是什么呢?在《孤愤》的结尾,韩非写道:“万乘之患,大臣太重;千乘之患,左右太信;此人主之所公患也。”这是在告诫国君,一定要集中君权。

但吕不韦在《吕氏春秋》中的主张与韩非截然相反。

《吕氏春秋》认为,“万民之主,不阿一人”。书中有“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和“凡举事,必先审民心,然后可举”等主张,这是极富先进性的“民本”思想。

吕不韦说,秦国崛起非秦王一人之功,而是贤臣、百姓的功劳:“先王先顺民心,故功名成……夫以德得民心以立大功名者,上世多有之矣;失民心以立大功名者,未之曾有也。”

这些话挑动着嬴政敏感的神经。秦王与他的仲父走向决裂,原因是君权与相权之争,霸道与王道之争,也是法家与其他诸子学说之争,与血缘之谜并无关系。

赵姬与嫪毐的禁忌之恋,成为压垮吕不韦的最后一根稻草。

公元前238年,22岁的秦王嬴政前往雍城祖庙行加冠礼,下榻于蕲年宫。嫪毐带领一帮乌合之众作乱,企图谋害嬴政,被早有察觉的嬴政迅速平定。

嬴政对嫪毐处以极刑,灭其三族,将自己的母亲赵姬押往萯阳宫软禁,并当场扑杀了赵姬与嫪毐生的两个幼子。

经过对嫪毐一案的彻查,吕不韦私通太后,进献嫪毐等丑事自然被一一揭穿。嫪毐作乱的第二年,嬴政将吕不韦正式罢免,命他退居河南封地,就此归隐。

在吕不韦罢相的一年多里,来自各国的宾客、使者仍然频频前去拜访,相望于道。同时,吕不韦的门客们还屡次向嬴政游说,为他求情。这些行为,都成了吕不韦的催命符。

嬴政放下最后的一丝容忍,令吕不韦举家迁往蜀地。吕不韦接到诏书,心灰意冷,自知嬴政绝不会放过自己,于是饮鸩自尽。

此时,大秦统一的步伐已不可阻挡,嬴政究竟是不是吕不韦的儿子,这个问题已无足轻重。

在吕不韦死后,他从小看着长大的少年,逐渐成长为千古一帝。

吕不韦所规划的政治蓝图,是反对专制,施行仁政。嬴政最终却将其尽数推翻,按照自己的意志,建立起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帝国。然而,统一后的秦帝国,只存在了14年就被起义的浪潮吞没。

吕不韦这桩奇货可居的生意,是成了,还是败了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