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专注力如何培养教研主讲内容(孩子的专注力如何培养)

“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这是很多家长的苦恼。

为什么孩子总是漏题、记错题?

其实这些都和孩子的专注力水平有关。

孩子的专注力如何培养教研主讲内容(孩子的专注力如何培养)(1)

影响专注力主要有以下五大关键因素:遗传、发展水平、兴趣与动机、情绪与意志、特别注意。


五大因素如何影响孩子的专注力?

遗传 孩子的任何发展都和遗传有关,有的孩子天生专注力特别好,做什么事情都能够特别专心,而有的孩子专注力能够持续的时间较短。家长在讨论孩子的专注力之前,要考虑到不同孩子的特质。

发展水平 不同年龄段,孩子的专注力水平不同,7-10岁在20分钟左右,10-12岁在25分钟左右,12岁以后能稳定在30分钟以上。小学40分钟的课堂,加入了课程导入、课程主体和课后练习环节,也是在考量了学生的专注力水平后做了拆分。

特别注意 “特别注意”是家长们容易忽略的一点。在小学阶段,我们会发现有些孩子在学习时有坐不住、丢三落四、没有耐心、难以持续的表现。如果家长发现孩子长时间存在这些问题,就需要对专注力进行特地培养。

兴趣与动机、情绪与意志,是互相影响的两个方面,都会影响孩子的专注力,也是亲子互动中的重点。

面对孩子的“不专心”,家长通常会怎么做呢?我们常常看到以下三种回复:

一. 淳淳教诲类

“作业早晚都要写的,你早点写完,就可以玩了。”

二. 暴跳如雷类

“就这些作业都要写这么久!速度快点!”

三. 心灰意冷类

“你不想学就别学了,将来成绩不好是你自己的事。”

以上这些方法,好像都有用,但是效果不佳,即便孩子完成了作业,也是在怒气中把作业写完了。那么,家长还能做些什么来达到积极的效果呢?

孩子的专注力如何培养教研主讲内容(孩子的专注力如何培养)(2)

换个角度看问题

在家长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减少生气和焦虑呢?我们不妨换个角度看问题。很多事情的结果不取决于事情本身,而是取决于我们怎么想的,从什么角度思考的。

比如当孩子写作业分心了,我们会有什么反应呢?

第一种:“这孩子写作业怎么一点都不上心?这样下去学习跟不上了。”伴随着这种想法,我们会产生愤怒、着急的情绪,对孩子也会忍不住吼他、责备他。这时候孩子会觉得:“父母不相信我,我办不到。”面对作业也会产生畏惧和担忧。

第二种:“这孩子在琢磨啥呢?是不是在学校遇到困难了?”带着对孩子的关心,我们的态度就会有改变,就愿意和孩子聊一聊,了解他的心理状态。

孩子往往比我们更在乎父母的看法和态度。很多时候孩子有非常多担心,担心自己表现得好不好,父母是不是喜欢,这些担心积累在一起,容易消耗孩子的专注力。

孩子的专注力如何培养教研主讲内容(孩子的专注力如何培养)(3)

增加孩子的积极体验

增加孩子的积极体验,让孩子学得更有兴致,是促进专注力提升的重要方法。

在学习中,我们常说“把学习还给孩子”。如何让孩子知道他该学什么、怎么学呢?首先就是让孩子有目标感。

无论是眼前的还是长远的,目标的制定都离不开家长的帮助。目标要具体、可实现,并且激发出孩子的主动性,让他在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提升自信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习惯看到孩子的问题,却忽略了他们的优点,这样容易给孩子传递一个错误的信息:爸爸妈妈看不到我的好。

三年级以下的孩子的年龄特点就是在意外界的评价。他们需要外界的评价填充对自己的认知,希望老师、家长、同学看到他的好,因此我们鼓励家长时常夸奖孩子,进行正面记录。

对于三年级以上的孩子,“倾听”就显得特别重要。每天花20分钟听孩子讲讲烦恼、趣事,只作倾听,不作评价,此时的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支持,而不是具体的建议。

孩子的专注力如何培养教研主讲内容(孩子的专注力如何培养)(4)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港湾,给予孩子们更多耐心,更多陪伴,我们的孩子终能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