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唢呐大全李双喜借粮(冯二来李桂滋黄甫唢呐)

民间唢呐大全李双喜借粮(冯二来李桂滋黄甫唢呐)(1)

逢集过会做佛场,

曲调悠扬荡故乡。

送过几回亡命客,

又接一次嫁新娘。

唢呐(俗称哇唔儿),作为一种常用于民间红白事的乐器,妇孺皆知。

公元三世纪左右,唢呐从波斯.阿拉伯传入中国,最早为宫廷乐器,后来流入民间,成为婚丧嫁娶的常用乐器之一。唢呐的特点是音色清脆嘹亮,画面感和穿透力强,吹奏方法变化多端,尤其是吹奏经典曲目《百鸟朝凤》,百鸟和鸣之声更是别的乐器无法媲美。在乐器表演中,唢呐出场,其它乐器的声音就都歇菜(黯然)了。因此,唢呐被音乐界戏称为“流氓乐器”,在我们的民乐中扮演着无可或缺的角色。

过去的唢呐班子(地方人称之为’鼓上家’、’鼓手’),一般由四个人组成,一把唢呐,一面鼓,一面锣,一副镲仅此而已。他们地位不高,工钱也少,红白事务上,宾客亲戚坐席,唢呐人守在火笼旁,竭尽全力吹打(俗称吃响打饭),待戚人坐罢席,四人方能进餐。所得工钱,吹手拿一半,剩下的一半,由其他三人均分。

黄甫镇吹唢呐的民间艺人,主要集中在黄甫村上,从民国年间至今就出过好几位吹唢呐高手。有一位樊姓老人,因胳膊残疾,人称“樊胳膊儿”,长得人高马大,肺活量不小,唢呐一吹,夜静时,三、五里外都清晰可听,让人有随声入境之感。年轻时常出门“应事”,周边谁家娶娉,安葬老人,必请“樊师”。 解放前夕,由山西河曲来黄甫定居的李来喜,接了“樊师”的班。“李师”吹奏功夫深,音色好,学就的曲牌多且咬字准,在黄甫、清水、麻镇等乡镇小有名气。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黄甫人樊凯(后被府谷县剧团录用至退休),唢呐吹得好,板胡拉得更好,成为剧团文场的主奏、主胡。能成为一个剧团人,不难想象其吹奏、拉板胡的功力。

黄甫中街有个吴海宽和李来喜为同一时期的唢呐人。吴自幼出身贫寒,为了谋生凭自己的兴趣、爱好、悟性而学而吹,尽管始终吹奏一般却也可在周边村子的红、白事务上挣点小钱,也算是一把锁呐吹一生。

黄甫后村人梁憨为吹唢呐的后起之秀,业界称“街道吹手”。言指梁憨师傅虽不识字,谈不上识谱却气息饱满,用气自然流畅,音色圆润淳厚,富有较强的表现力,只要自已能哼岀个调调,就能吹得出来而且花哨,或许天生就是一个吹唢呐高人。曾多次参加省、地、县民间艺人会演并获奖。因其吹唢呐过分卖力,以致肺部受损而早逝。

七十年代后,山神堂人史锁儿(即史建林),其人伶俐,记性好,反应快,自幼好学,学有所成,吹奏强弱顿挫,表达十分准确,能熟练应用许多传统唢呐曲版。锁儿唢呐吹得好,梅吹得更好,被县剧团录用。退休后,他仍积极参与县城(已定居县城)群众演唱团体的演奏,深得群众好评。

高家墕村曹六十二,群众称其为“柳生木匠”,代指“曹师傅”半路学艺,自个儿琢磨着学吹唢呐,所谓无师自通,但论吹奏水平,自是不及前面几位。

进入八十年代,农村婚嫁一般不请唢呐班子,只有丧葬才用。随着社会发展,带有贬意的“鼓上家”逐渐被现代“乐队”所替代。“乐队”阵容强大,除唢呐外,还有笙、管、电子琴、洋琴、二胡、手风琴和锣鼓大镲一应俱全,还有年轻唱手随音乐演唱流行歌曲、二人台、山曲等。“乐队”阵容大,渲染氛围或助兴等已成为丧嫁葬、祭祀庆典等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相信古老的唢呐乐器会越来越音韵传神,久“吹”不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