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摄影教程看完你也成为摄影师(让摄影回归记录与创作)
1997年6月11日,一个名为Philippe Kahn的企业家的企业家用数码相机记录下了他刚出生的女儿的第一张照片,并将这张照片用手机发送出去。虽然说把“数码相机 手机”的组合称之为拍照手机有失公允,但在2006年,时代周刊依旧将这张照片评为有史以来最有影响力的100张照片之一。对Kahn来说,这张照片的意义更多地还是记录了女儿出生的时刻;但对整个互联网来说,这张照片其实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开端,一个属于“手机摄影”的开端。
时间来到2009年,在第一代iPhone发售两年后,这款手机创下了一个划时代的纪录:在知名网络相册网站Flickr上,使用iPhone拍摄的用户数第一次超越了尼康、佳能等传统相机的用户数。至此,用手机拍照已经成为了大多数用户在拍摄时的首选,而iPhone也一度成为了手机摄影的代名词。
图片来源:Apple
为了更好地传递iPhone的摄影理念,让更多人能体验到手机摄影的乐趣,Apple在多年前就创办了Shot on iPhone摄影大赛。这项全球性的活动不仅吸引了全球广大iPhone用户,为他们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同时也吸引了不少同行的关注。一时间,国内外手机摄影大赛频频出现,但从某种角度看,这些摄影大赛似乎有些“变味”。
抛开那些使用相机弄虚作假的参赛者不谈,从近年摄影大赛参赛选手的参赛作品几乎都朝着专业化的方向迈进,从外置镜头到辅助灯光,用手机拍大片的意味越来越刻意。小雷并不是说手机就不能像专业相机那样拍摄大片,但越来越刻意的手机摄影已经脱离了手机摄影最初“记录生活”的目的,愿意将对焦点给到身边的人与事,分享生活与喜悦的手机摄影也越来越少见了。
在宣传手机出色的拍照能力之余,让用户能在将目光聚焦到身边的即将流逝的传统文化身上,Apple与ifanr爱范儿一道,发起了名为“Shot on iPhone·街头拓印”影像征集活动,尝试以手机拍摄的方式将那些代代传承的手艺“拓印”下来,以现代的手法将手机变成永久的记忆。
对创作者来说手机摄影意味着什么?既然此次影像征集的目的是“留下熟悉的街头回忆”,那为什么不使用专业相机拍摄?为什么一定要用iPhone?相信不少人也会有这样的疑惑。而在展前的分享活动上,多位参展的艺术家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首先,iPhone拍摄可以降低拍摄对象的戒备心,在关于短片“鸟儿爷”幕后分享中,创作者顾澜亭多次提到了这一点。由于上镜的“大爷”并非专业演员,此前也没有上镜的经验,因此在最初的拍摄中,“大爷”面对专业相机始终没能“放开自己”,在采访中也有着距离感。甚至连片中的“主角”——鸟儿们,在面对镜头时也会立刻飞走。
图片来源:ifanr爱范儿
这种情况在创作过程中其实非常常见。无论是临时起意的街头摄影还是相对固定的采访交流,拍摄者作为一个“侵入性的旁观者”,其“侵入性”难以避免。由于专业拍摄设备与受访者之间存在心理间隔,因此大多数人在面对镜头时都会带有防备,在街头摄影的发展史中,更是不乏摄影师被“痛打”的情况。
但用iPhone拍摄就不会有这个问题。在多年的发展后,手机已经成了“大爷”生活中的一部分,面对iPhone,“大爷”很快就放下了戒备心,镜头前的表现也更为自由。当然了,对鸟儿等动物来说,它们的生活当然没有iPhone。但和使用专业相机相比,手机不会触发动物对“猎枪”的恐惧,自然也能带来更好拍摄效果。
在自由摄影师Eric Zhang(张雨)的分享中,手机摄影的另一个优点也被提及——使用iPhone可以降低拍摄的目的性,从而带来更多的创作机会。在过去的拍摄中,为了达成最完美的拍摄效果,摄影师往往会携带大量的拍摄器材。而这些拍摄器材需要专门的包、箱来装,因此拍摄也变成了一样需要事先规划、统筹的事情。
图片来源:ifanr爱范儿
但在大多数时候生活并不会给我们提前规划的机会,那个无数摄影师追求的“决定性瞬间”,很有可能就藏在我们上班的路上、吃饭的餐厅外或取快递回家的路上。带有更强目的性的专业摄影可能会错过这些决定性瞬间,但iPhone出现为创作者送上了更便携、更称心的创作工具。出色的成像质量、稳定的拍摄表现也让iPhone成为了摄影师可以信赖的创作工具。
此外,iPhone拍摄也为创作带来了更大的后期制作空间,对于创作者来说,更大的后期空间可以显著降低前期拍摄的难度,在降低技术门槛的同时带来自由的创作角度。
比如在短片《鸟儿爷》中,创作者就大量使用了iPhone的电影模式。在传统的拍摄场景中,将焦点始终固定在飞翔的鸟儿身上难度非常高,即便是经验丰富的跟焦员也需要多次尝试。但电影模式自由选择焦点的能力极大地降低了拍摄的难度,也为创作者带来了更多表现镜头语言的空间。
为什么我们要推动手机摄影?手机摄影能为创作者带来更多创作的空间,这其实也是小雷认为手机摄影将成为未来主流摄影创作工具的最主要原因。无论照片还是视频,拍摄的行为本身就是创作者用手上工具表达自己情绪的手段。无论是利用整齐的建筑物外墙做反语言的艺术表达,还是午后回家路上随手拍摄的剪影,这背后蕴藏着创作者对美的追求。
而由iPhone掀起的手机摄影浪潮,给予了我们随心创作、表达的最好机会。
图片来源:雷科技
从湿版摄影到胶片摄影,再到数字摄影,影像创作的技术门槛与金钱成本都在不断降低。而手机拍摄作为摄影发展史中最年轻的一员,也同样贯彻着将摄影门槛降低,让人人皆可创作的理念。
在传统认知中,客观记录与艺术创作本是冲突的两个阵营,但手机摄影的出现不但消除了两者的间隙和矛盾,更是将拍摄的机会带到每一个人手中。只有让每个人都有称心的工具,才能激发用户创作惊艳的作品。相信这才是Apple不遗余力推广手机摄影最大的意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