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一笔作画(一课观张启明先生作画)

名师一笔作画(一课观张启明先生作画)(1)

在光明网看到《囊括万殊 裁成一相---谈张启明先生书画艺术》一文,欣赏张启明先生书画作品,回味现场观看先生作画。

那天,我和画友去找老师评画,听老师说,张启明先生一会儿要在他的画室写一幅字。我和先生不熟,但对他的书法早就熟悉了。市区多所学校的校名是他的题字,许多书画展览中,先生的书法作品布于显要位置。我和画友整理好习作,想借机得到先生的指点。先生来了,他身材高大,标准的普通话,声音洪亮,很有气场。先生和我父亲年龄相仿。我父亲其时身体不大好,平常锻炼只能做一些简单的体操;而先生早上刚打过门球,丝毫没有倦意,上下楼梯腿脚特别利索,全然看不出七十大几岁的样子。画友们让先生休息一会再写字,先生摆摆手,示意画友准备笔墨纸砚。

先生将要书写的是毛主席的《沁园春·雪》,先生提起笔弯腰看着宣纸沉默片刻开始诵读,画友们跟随先生吟诵词句,我屏住呼吸充满期待。六尺宣纸铺在画案上,画案对于他来说有些低矮。先生下笔,他手中的毛笔似乎有神力,笔底千钧。“北国风光,千里冰封”几个字落在宣纸上,宣纸像莽莽雪原,字字如烈风中遒劲的枝干。我在感悟何谓“雄劲浑厚、朴茂端庄、方健峻峭、金石风骨”,先生一气呵成写完全篇。落款,钤印,画友们不由都鼓起掌来。先生这才坐下喝口水,又转头问大家有什么想写的字,他一并写来。我们担心先生会累,有些不好意思。先生轻松地说:“都想想,想好顺便为你们写一写。”先生转而大口喝水,一放下水杯,即刻提笔按画友们的要求继续书写。“上善若水”“天道酬勤”“家和万事兴”,画友们端着先生写好的作品左看右看,不忍折叠,又不舍得放下。先生让大家随意放到地上晾干墨迹。我问先生:“老师写‘人淡如菊’好吗?”先生念了几遍,摇摇头说:“菊?嗯,还是写‘室雅兰香’吧。”我连忙说:“好,就写‘室雅兰香’”。

名师一笔作画(一课观张启明先生作画)(2)

画友们都拿到先生的作品,先生又问:“你们都有作品?”大家连忙拿出习作,先生从构图到用墨一一鼓励并指点,三言两语切中要害。

先生看我临习的荷塘清趣,一边说,画面整体有点趣味了,不过用笔太轻,一些构图不合适,一边为我比划该做什么样的改动。

见先生精神那么好,我说:“老师画的小鸟很生动。”先生看了看我问:“学过孙其峰大师的画吗?”我忙说:“看过一些视频”。先生拿起画笔笑着说:“我好些年不画画了,听你是保德人,给你们画画小鸟吧。”

动笔前,先生突然问我:“孙其峰老师画小鸟用什么墨?”我迟疑了一下回答:“是赭石加淡墨。”先生嘿嘿一笑反问:“确切是赭石?”我改口:“朱磦加墨?”先生又嘿嘿一笑:“这还差不多,这可得记清楚了。”他用画笔蘸了朱磦,又淡淡加了墨,转眼,一只、两只、三只小鸟就落在宣纸上。先生边画边说:“赭石有些发暗,朱磦就明快多了!”在我暗暗赞叹先生笔下灵气的小鸟时,先生已用三两笔又画下一块石头,斜出一簇竹叶,一幅春日小景,已然轻风徐来,鸟鸣声声。

“不论石头还是大幅山水画,我不建议大量使用赭石,赭石用多了,黄色偏重,画有暮气,花青加淡墨,山石看起来更青。”在给石头点苔时,我本以为先生会点浓墨;而先生点的却是朱砂。深红色的苔点,显得画面生机勃勃。

思索先生的画论,我越发感受到一些大艺术家八十岁以后的写意作品,用墨热烈明快,艳而不俗。心境与画境总是自然而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心中没有暮气,笔底自有清风。

先生还弹得一手好钢琴。欣赏先生画作时,我能想到一些熟悉的旋律。先生那幅《春意盎然》图,十八只小鸟,散落在明黄色的迎春花丛中,它们看着一个方向,神态各不相同。看画的那一刻,我只想着:静,再静一点,鸟鸣唤醒的春天,唯天籁与它们相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