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人对你刮目相看(如何让人刮目相看)

《资治通鉴·孙权劝学》中:“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意思是:即使三日不见, 别人已有进步,要用新的眼光去看待他,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如何让人对你刮目相看?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如何让人对你刮目相看(如何让人刮目相看)

如何让人对你刮目相看

《资治通鉴·孙权劝学》中:“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意思是:即使三日不见, 别人已有进步,要用新的眼光去看待他。

起初,吴王孙权对大将吕蒙说道:“你现在身当要职掌握重权,不可不去学习!”吕蒙以军营中事务繁多为理由加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钻研儒家经典而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要处理许多事务,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常常读书,自己感到获得了很大的收益。”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等到东吴名将鲁肃到寻阳,与吕蒙研讨论说天下大事,鲁肃听到吕蒙的见解后非常惊奇地说:“你如今的才干谋略,已不再是过去的东吴吕蒙可相比的了!”吕蒙说:“对于有志气的人,分别了数日后,就应当擦亮眼睛重新看待他的才能,老兄你为什么看到事物的变化这么晚呢!”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然后告别而去。

15年前,陈毅在闽西同毛泽东等的交往和在上海同周恩来等的讨论中,曾获得了他思想上的一次飞跃。15年后在延安,他又在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的帮助下,获得了第二次飞跃。陈毅在党的七大后回到新四军,有人问及他对毛泽东的印象,他说,“毛泽东进步太大了,我是望尘莫及”。“这大体反映出陈毅在这方面的观察和感受。事实上,陈毅的这一次飞跃,准确地说,是在毛泽东以朋友知己身份的真诚帮助下才获得的。

可见,人要让别人对你刮目相看,一定是你发生了重大变化,比如吕蒙在孙权劝其学习后,由原来不读书的鲁莽武夫,变成了有智谋的人,后来竟然打败了关羽。虽然有点胜之不武,有趁人之危的嫌疑,主要是违背了吴蜀联盟的约定,但还是显出了吕蒙在军事上的长进。

至于陈毅对毛泽东分别九年后的巨大变化,生出了“望尘莫及”的感叹,那也是毛泽东经历了许多不同凡响的事情,得到了更多的锻炼和提高的机会,付出了比常人更艰苦的努力,用千锤百炼来形容都毫不为过。毛泽东已经站到了高山之巅,胸襟和眼界都非一般人可比,陈毅发自内心的敬佩就不足为奇了。

田雨为什么对李云龙刮目相看,讨厌并拒绝了那位以组织的名义要求嫁给他的副军长,而选择了李云龙?按理说田雨和李云龙之间在文化背景上的差别很大。原因我觉得有两个,一个是作为军人,在战场上经过战争的磨练以后,体现在男人身上的那种气质,那种独特的魅力;二是他的战友对他的超乎寻常的尊重。李云龙负伤后被段鹏等近乎疯狂抬来:一路叫喊让开、拿枪逼医生给自己师长做手术、当血浆用完时争着要给师长献血但又不懂血型而被田雨呵斥,“就没见过这么野的兵”。是抽田雨的血输给李云龙。这是田雨第一次见到李云龙,给李云龙做手术的医生说他活下来的希望很小,可是李云龙命大。当段鹏知道给师长输的是田雨的血时,跪下来给田雨磕头:“你是我们全师的大恩人,我代表全师给你磕头了”。磕头是中国人最传统的感谢方式,男儿膝下有黄金,跪天跪地跪爹娘,段鹏的三个头不仅让田雨始料不及,而且让在场的所有人感动,田雨心想:是什么人让他的兵这样爱戴?当田雨看到赵刚在李云龙病床前哭诉,祈求他活过来,才知道李云龙在抗战中的光辉历史,心中越加敬佩和崇拜这位师长。

从我们所接触到的人来看,三言两语或几件事,大体就能看出一个人的层次和素质,这同人所处的位置、环境、经历、天赋和自我努力都有关系。

正常情况下,一个人在工作和事业上的进步,一定是自己奋发努力的结果,也是德才勤绩的体现,当然也是组织(领导)培养和群众支持的结果。有的人则在业务上很有造诣,在企业效益上有不菲的成绩----,一段时间下来,这些都会让人刮目相看。久别之后,朋友间总会有让人惊喜的事情,说明大家都在做着各自不同的努力。

最怕的就是有些人的不努力、不学习、无成绩,再见面时,还是那些过时的语言,谈的还是一些生活琐事,对事情没有独到见解。即使在酒桌上,有的人也找不到切入点,谈不出给人以启发的话题,有价值的信息交流有限,这说明你的思想已经落伍了,平时也不大注重思考问题。

徐海东将军平日凡是遇见多年不见的战友,总是以“三问”代替世俗的寒暄。一问政治上犯错误没有,二问经济上多吃占没有,三问生活上和老婆闹离婚没有。他的爱人周东屏曾提醒他:“多年不见的老同志,怎么好这样问?”他却说:“问问怎么不行,净说好听的,那算什么共产党员?”

2022年6月7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