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地主将10顷地还给百姓(河北地主将10顷地还给百姓)

纵谈古今,深挖您所不知道的河北历史,大家好,我是“青史君”,欢迎关注“青史观”,每天为您带来新鲜、有趣、干货满满的历史故事。

今天,我们为您聊的是元朝末年时发生在河北的故事。

河北地主将10顷地还给百姓(河北地主将10顷地还给百姓)(1)

汉景帝画像

容城县在一个千年古县,早在汉景帝时期,匈奴一个军官徐卢氏主动内附,景帝将他封为了容城携侯,封地就在今天的容城县一带,这也是“容城”见于建制的最早记录。

元朝末年,容城出了一个大孝子魏敬益,他侍奉母亲非常孝顺,母亲死后他哀伤过度,这件事在乡间传为佳话。魏敬益这个人乐善好施,乡间有男女到了婚娶年纪但是因贫而没法置办嫁妆结婚,魏敬益自掏腰包为他们完婚。

河北地主将10顷地还给百姓(河北地主将10顷地还给百姓)(2)

宋濂画像

当时河北水旱灾害严重,百姓们饿肚子。魏敬益就拿出自家粮食来熬米粥给大家喝来赈济灾民。魏敬益在本地是地主,家里有16顷地,按说有了这些资产他可以吃喝不愁,但是魏敬益心中不安。

有一天,他把几个儿子招来说,我买了四庄村十顷地,但是村子很多百姓因此没地而没法生存,他们不免挨饿受冻,我心中不安。他接着说,我对他们的境遇表示同情,所以我希望把这十顷地还给他们。而剩下的几顷地还是咱家的产业,这也是我留给你们的田产。

河北地主将10顷地还给百姓(河北地主将10顷地还给百姓)(3)

百姓们知道后一方面表示了感激,但是却不愿意接受魏敬益的赠地。这件事被本地官府知道了,官府对他的做法表示敬意并把事情上奏到中书省,请求给他表彰,得到了允许。当时的丞相贺太平知道这件事后大为感慨,他说:“世乃有斯人矣!”意思是,这世间竟然有这样的奇人。

河北地主将10顷地还给百姓(河北地主将10顷地还给百姓)(4)

元朝的一顷地是100亩,当时的亩比现在的市亩略小。元代时期的农业生产条件落后,粮食亩产量低,即便是有16顷地的地主也算不得大地主,过的日子也不过比富农略好一点罢了。元代土地兼并严重,皇室成员赏赐的土地动辄就是几千顷,这点地实在是九牛一毛不值一提。

河北地主将10顷地还给百姓(河北地主将10顷地还给百姓)(5)

依照魏敬益乐善好施的本性,他的家族能购地能发迹靠的是勤劳致富而不是巧取豪夺。守这样的家业不易,但是魏敬益主动把土地还给百姓让他们有自己的产业,这在元朝末年那个世风浇薄的年代是非常难得。所以不难理解,为啥当朝重臣贺太平也会发出“世间还有这等奇人”的感慨。因为像魏敬益这样的好人实在是太难得了。

而明朝宋濂编纂的《元史》中也把魏敬益的事迹写进了《孝友传》第二卷。

河北地主将10顷地还给百姓(河北地主将10顷地还给百姓)(6)

好了,今天我们的故事就说完了,欢迎关注我们下次发布的文章。您也可以留言来说您想听的故事,想了解的历史,我们尽量满足您的要求,讲给您听。

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本号内文章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抄袭,违者必究!请您文明评论,杜绝谩骂、攻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