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再次强大(您把人带沟里的能力全球第一)

阿富汗是帝国坟场,大英在这里栽了三次,然后是苏联,再就是美国。

当然,也不是说阿富汗就不可征服,蒙古人就让当地人服服帖帖的,当然,后来他们也融入了当地。

很多人自豪于我们同化游牧民族的能力,其实,游牧民征服一地后,要长治久安,就只能采取被同化的策略,毕竟文化落后,人又少,还拧巴的和当地人不一样,怎么与民同乐?

蒙古人跑到中东伊斯兰地盘,没过多久就改宗伊斯兰了,就是为了低成本统治。对统治者而言,信萨满和信真主,没啥区别,都是拜菩萨,拜哪个不是拜呢。萨满的菩萨多,拜起来还麻烦,真主就一个,简单多了。

生活和宗教都需要断舍离,简单才能持久,这就是一神教厉害的地方。

(一)帝国坟场的由来

大英帝国头两次进入阿富汗,都和俄国有关。

英国人贪财,俄国人爱地。当时,俄国和英属印度之间,只隔着阿富汗,这个小国随时可能被俄国吞并。以英国人的进取心,肯定要先下手为强,把阿富汗变为保护国才能安心。

英军从印度挥师阿富汗,很快就攻占首都喀布尔。这其实只是厄运的开始,随后部落民就活跃起来,东打一枪西放一炮,让英国人不得安生。

一般的模式是这样:部落民埋伏,袭击英军小股部队,英军顽强抵抗,增援随后赶到,此时部落民早已作鸟兽散,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

英国人能赢得每一场战斗,但赢不了战争。

阿富汗的民族众多,除了都信伊斯兰教,也没啥共同点。大部分人信逊尼派,少部分人信什叶派,也就是说,甚至连宗教都是分裂的。英国人来了之后,平时吹胡子瞪眼的各部落终于找到了共同点:我们都不是英国人。

阿富汗就像一锅热油,英国这股清凉的水混迹其中的时候,油锅就爆了。

英国人第三次和阿富汗发生战争,是在一战之后,阿富汗新国王想摆脱英国控制,实现完全独立。双方大声叫阵,互有一些推搡,放几个冷枪,战争就结束了。大英帝国刚被德国修理,实在无心和这帮放羊的再打一架。

(二)理解阿富汗问题的两把钥匙

一般来说,征服一个国家,只要打败政府就可以了。但在阿富汗,打败政府只是开了个好头,外来帝国还要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里畅游好几圈。

阿富汗的国王,只是大型部落联盟的酋长,国王被打没了,部落照常运转。

一般有共同祖先的人组成一个部落,同一个爷爷或者太爷爷的人,组成一个家族。大概来说,阿富汗有几百个部落,部落下面有很多村落,每个村落则由几个家族组成。亲戚都在村里,逢年过节围着村子转一圈就能把亲戚走完,太方便了。

家族是最基层的社会单位,部落是有血缘关系的家族的综合体。部落就相当于一个大型商场 ,村子是商场的一整层,家族是单个店铺,店铺里的员工就是家族成员。店铺平时自负盈亏,有困难就找同层邻居帮忙,实在不行也可以找商场物业,减个租什么的。

每个村子都会选举一个首领,相当于村长。村长虽然是个干部,但权力不是无限大,正式的决策要开村民大会,大家互相问候对方祖宗,偶尔来点肢体接触,最后形成一致意见。全员同意的决策才能执行,有一个人反对都不行。

村子里还有一个基层神职人员,俗称毛拉。毛拉也不是多有水平,一般粗通文墨,读过几遍宗教经典,知道一些宗教法规。毛拉的存在意义重大,早晚祷告,他起带头模范作用,红白喜事,也需要他带着大家念经。毛拉入村,伊斯兰教才能覆盖全国。

阿富汗降水少,村庄间经常出现夺水纠纷,德高望重的水源仲裁人就出现了。水源仲裁是基层秩序稳定的根基,毕竟,种地、放羊,这些最基本的活儿都需要水。

理解阿富汗问题有两把钥匙,第一是部落,第二是家族。

军事行动往往以部落为单位,而家族内的私人生活,外人不得插手。平时,家族间互帮互助,部落间井水不犯河水。当然了,有利益冲突的时候,家族大打出手,部落刀兵相见,也是很正常的。

我们的封建社会是皇权不下县,阿富汗是王权不下部落。我们强一点的地方在于,皇上能任免县太爷,阿富汗国王可没法任命部落首领。

阿富汗的问题,从来都是在农村而不在城市,阿富汗农村才是真正的阿富汗。

(三)地缘、地缘,还是地缘

冷战开始后,苏联招安卫星国,美国则拉拢盟友形成对苏包围圈,搞了几个同盟组织。在欧洲是北约,中东地区是中央条约组织,东边则是东南亚条约组织。巴基斯坦作为美国的好基友,一下加了两个群,中央条约和东南亚条约组织都有它。群多,抢的红包也多。

阿富汗再次强大(您把人带沟里的能力全球第一)(1)

加了两个群的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作为连接中东和东南亚两个条约的核心,是整个遏制链条上的关键一环,而要保巴基斯坦,就必须保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分家之前,都是英属印度的一部分,美国这个战略,和之前的大英是一样的。

苏联和美国在阿富汗争夺影响力,苏联给1亿美元基础设施援助,美国就帮助建立航空公司,苏联提供坦克飞机,美国就建大型水电站。苏联的赫鲁晓夫、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先后访问阿富汗,两家竞赛,争相为阿富汗国内建设添砖加瓦。

随着美苏援助的进入,阿富汗人的生活世俗化达到巅峰。在首都,女士进出公共场合,美貌一览无遗,夜店、电影演遍地开花。甚至嬉皮士都来了,他们感慨:这里的人民很友善,这里的大麻最带劲。

在阿富汗,底层醉心大麻,上层沉溺酒精,妇女忙着解放,一派生机勃勃。

阿富汗的邻国伊朗,此时的情况也差不多。巴列维王朝的伊朗是美国在中东的核心盟友,统治者拿着大笔美援,过得醉生梦死。

繁荣的表面,两国面临同样的问题:发展没有惠及下层民众。首都光鲜,乡下落后,城里现代,部落守旧。国家被分成两部分:捞尽好处的世俗派和怨念不断的守旧派。记者在城里拍下世俗派的照片,让全世界都以为整个国家都是这样,实际上人口的大多数过的还是昨天的日子。

这种形势下,阿富汗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亲苏派发动政变,把王室杀了个精光。当然,这时候的国王已经改叫总统了,不过换汤不换药。

政变之后,政府禁止高利贷,搞土地改革, 办农业合作社。这些看起来很给力的举措,效果却适得其反。

比如,农民借高利贷主要有两个用途,结婚和办丧礼。禁止高利贷之后,地主干脆就不放贷了,农民借不到钱,就娶不到老婆,也没办法体面安葬老人,大家怨声载道。

土地重新分配,但新的水源仲裁机制没有建立起来,大家为了抢水源争斗不休。原本可以养活所有人的土地,重新分配之后却无法养活任何一个家庭。

为啥说马列主义要活学活用,这就是很好的例子。不能跟本土结合的主义,都是教条主义。

亲苏派掌权,加上部落暴民又开始不安分,苏联加大投入,在首都喀布尔,军事、技术顾问就有5000多人。

阿富汗虽然走苏联路线,但还是希望能保持独立自主,基于这点,美国并没有与之断交,大使馆继续营业。

倒霉的是,美国大使被劫匪绑架了。美国人说我们自己来救,阿富汗政府不同意,我的地盘我做主,然后,在营救的过程中,将劫匪和大使一起解决了。美国于是断绝了与阿富汗的外交关系。

随后,亲苏派的二号人物搞小动作,让大哥“自然死亡”,自己做了大哥。

新大哥对苏联一向不感冒,掌权后要和苏联划清界限。

站在苏联人的角度,从战术、战略角度而言,都必须出兵阿富汗了。战术目标是清除新上位的那个二货,战略目标有三个。

阿富汗再次强大(您把人带沟里的能力全球第一)(2)

攻占阿富汗,一箭四雕

第一,堵住伊朗。这时候的伊朗刚在宗教领袖霍梅尼的带领下,建立了伊斯兰共和国,阿富汗局面不稳,很有可能滑往同样的方向。多米诺骨牌一倒,信伊斯兰教的苏联中亚加盟共和国,就危险了,可能步伊朗的后尘,搞宗教革命。

第二,防止美国进入阿富汗。美国痛失伊朗这个核心盟友,有了从阿富汗身上找补的心理。苏联人得到情报,美军也在准备出兵。这宝贝地方被美国霸占,那苏联往南的出海口就彻底没戏了,绝对不可以呢。

第三,牵制我国。中美已经建交,正如胶似漆,联合对付苏联。如果能在西方给我国添堵,那也是极好的。

这泥麻一箭四雕的好事,不办不是北极熊。而且撮尔小国,要收拾就是动一下小指头的事, 看看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不都是服服帖帖的么。

(四)苏联入侵

苏联入侵之后,扶植了一个傀儡,城里面很快平定,广大乡村却闹腾起来。男人拿起AK47是战士,躲到村里就是农民,实在不行还可以钻进山洞,游击战打得像模像样。

部落各自为战,村庄自行其是,整个场面是无组织有纪律。无组织好理解,那他们的纪律是啥?嗯,看见苏军就打,打了就跑,绝不多放一枪。

游击队甚至发明了空袭预警系统:只要远方的鸟群起飞,就意味着苏军的飞机快到了。这土智慧,不得不说很有用。

正常来说,一盘散沙最容易被打败,但在阿富汗,这却是他们坚持下来的秘诀。没有组织,就意味着没法通过打击,让组织崩溃或投降。你不可能打败一个不存在的东西,对吧。多山的地形,是这盘散沙的坚强后盾,苏军装备再先进,也奈何不得撒进山里的沙子。

哎,大英帝国踩过的坑,苏联体验下来,感觉同样不好。

美国一看苏联掉坑里了,那还不得踩上两脚,嘻嘻。于是出钱出枪支持勇敢的阿富汗人民。

美国的资源先给到盟友巴基斯坦,再由巴基斯坦国内一个叫三军情报局的间谍机构具体分配。三军情报局成了阿富汗各派别武装的金主爸爸,谁要是不给好评,就没饭吃。

美国提供的武器中,最有杀伤力的就是“毒刺”导弹,这玩意携带方便,发射简单,用热成像瞄准目标。造价4万美元的毒刺,每天能击落一两架价值1000万美元的苏军直升机,这个经济账根本就不用算,苏联亏大了。

没办法,苏联只能撤军,没多久,它就解体了。很多人惋惜,如果没有这场战争,说不定苏联不会崩。其实呢,战争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就算不打,以苏联当时的揍性,迟早要玩完。

判断力出问题,谁都救不了。里根一个星球大战的鬼画符就让他们神经高度紧张,调集资源全力应对。这是战略忽悠呀,亲。

(五)塔利班

战争结束,巴基斯坦来劲了。

中亚有大量石油待开采,这些石油可以用管道运输,经阿富汗到巴基斯坦,走海路到全球各地。而且中亚和巴基斯坦一样,都信逊尼派伊斯兰教,伊朗信的是什叶派,两派完全不对付。巴基斯坦有机会带着中亚兄弟们搞一个逊尼派小团体,把死敌伊朗排除在外。

阿富汗再次强大(您把人带沟里的能力全球第一)(3)

经阿富汗的输油管道

石油管道和逊尼派小团体,实现的关键是阿富汗政局稳定。阿富汗现有军阀,包括三军情报局扶植的那些,都不堪大用,名声越来越臭,很有必要找一个新代理人出来,迅速摆平各派,实现安定团结。

三军情报局左挑右选,找到了一个叫奥马尔的人。这哥们开始是个战士,在与苏联人的战斗中失去了左眼,后来跑到宗教学校学习,身边慢慢聚拢起一批学生。阿拉伯语中,学生被称为塔利布,一群学生就是塔利班。奥马尔领头的这个组织就被叫做塔利班了。

苏联入侵的时候,几百万难民逃到巴基斯坦,待在难民营里无所事事。为支持塔利班,巴基斯坦让很多难民回到阿富汗,加入战斗。很快,塔利班就控制了全国大部分地区。

夺权之后,塔利班治理的核心目标是“促进道德”和“防治恶习”。惩恶扬善,这人间值得,文艺青年都要流泪了。那道德和恶习的标准是什么?当然是伊斯兰教法和传统。

比如,妇女不穿罩袍抛头露面就是恶,需要惩戒,抽几鞭子啥的。要是搞破鞋,不好意思,石刑,具体来说就是扔石头砸死你。

今年塔利班重新掌权,在前几天又成立了劝善惩恶部。怎么说呢,塔利班一直追求建立宗教国家,教法就是国法,如果完全世俗化,那就是忘了初心,会失去战斗力,也会丢掉基本盘,他们是万万不敢的。

美国对于巴基斯坦扶植塔利班,是乐见其成的,美国的石油公司也在打中亚石油的主意。意识形态并不重要,沙特是极端瓦哈比派,美国人可以和他们勾肩搭背,塔利班这点小信仰,并不妨碍做生意。

大家都是成年人,赚钱才是第一位的。

(六)基地组织

本·拉登的老爸原籍也门,是一个富商,他们家和沙特王室关系密切,算是沙特的豪门大户。拉登有50多个兄弟姐妹,他排行十七。

作为一个富家子弟,放荡不羁爱自由是肯定的,拉登选择的放荡路线是跑到阿富汗打圣战,跟异教徒苏联人死磕。拉登还在巴基斯坦开了个招待所,广结四海宾朋,这个地方成为拉登的一个“基地”。战争打完,拉登回到沙特,“基地”成为他新成立组织的名称。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还极有可能挥师沙特之际,拉登主动请缨,要召集人马对抗萨达姆。沙特政府没把他放在眼里,你一纨绔子弟,坑爹就行了,不要坑国王。之后美军进入沙特,打响海湾战争。

拉登惊呆了,异教徒可以随便到咱国家来的么?他大骂王室,王室将他驱逐出境,后来又剥夺了他的公民身份。

拉登的基地组织在1995年开始搞恐怖袭击,在沙特首都炸死了十几名美国人。拉登被美国中央情报局追击,于是躲回阿富汗。

拉登在阿富汗和塔利班走得很近,赞助300万美元之后,就成了塔利班的座上宾。塔利班划了几块地盘给拉登,他以此建立武装训练营,让宗教极端分子学习美国海豹突击队的特种作战技能。

基地组织越来越猖狂,1998年袭击美国在非洲的两个大使馆,造成几千人伤亡。随后就是2001年的911,这个大家都知道了。

拉登藏匿在阿富汗,美国人怎么可能忍,三下五除二,发动阿富汗战争,把塔利班从城市赶到了农村。

(七)尾声

阿富汗战争到现在已经20年,美国花掉2.3万亿美元,军工复合体赚得盆满钵满,帝国体面退出的目标却无法实现。

拜登心一横,体面不重要,关键是要撤,不然钱袋子受不了,而且撤了才能集中精力对付东方,这才有了喀布尔机场飞机外挂活人的现象级闹剧。

至于民主政府,阿富汗部落民满脸不屑,自古以来都是选举村长的啊,我们早就民主了。总统?他是哪个部落的,我选他能多个老婆么?

塔利班重新夺权,对我们是否有利,这个问题还要继续观察。有利我国的前提,是塔利班不走宗教极端路线,能够温和化。温柔的人谁不爱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