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申请书(社会实践一流课程教学设计与申报攻略)

教育部于2019-10-30发布《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根据文件精神,社会实践一流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通过“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等活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培养学生认识社会、研究社会、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建设社会实践一流课程。课程应为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的非实习、实训课程,配备理论指导教师,具有稳定的实践基地,学生70%以上学时深入基层,保证课程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认定1000门左右国家级社会实践一流课程。

划重点解读社会实践课程的实施与标准:

一、 社会实践课程的选题

1.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强调能力目标的体现,同时结合课程思政;

一流课程的目标都需要满足

  1. 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坚持立德树人;
  2. 坚持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注重提升课程的高阶性、突出课程的创新性、增加课程的挑战度,契合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等综合能力养成要求;
  3. 目标描述准确具体,对应国家、行业、专业需求,符合培养规律,符合校情、学情,达成路径清晰,便于考核评价。

针对,社会实践一流课程,更强调综合能力的培育,在实施中需要强调校内、校外的结合,理论实践的结合。

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申请书(社会实践一流课程教学设计与申报攻略)(1)

社会实践课程课程目标的观测点

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申请书(社会实践一流课程教学设计与申报攻略)(2)

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强调“五育并举”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社会实践课程必须是培育计划、教务系统中的学分课,有一定的学时和学分,同时我们在查看课表的时候还需要查看负责人是否承担课程的教学(理论、实践)。专家也会通过教务系统的截图来判断申报的内容是课程还是活动。

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申请书(社会实践一流课程教学设计与申报攻略)(3)

2.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的实施路径:

  1. 通过“青年红色筑梦之旅”
  2.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3. 创新创业
  4.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等活动

我们从2020年公布的首批社会实践一流课程中

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培养学生认识社会、研究社会、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申请书(社会实践一流课程教学设计与申报攻略)(4)

以上都是在教育部组织之下力推的全国范围内的活动,这些活动必须融入课程。

创新大赛:

https://cy.ncss.cn/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 https://cy.ncss.cn/redactivity/index

但是,我们在申报课程的时候不能以活动的形式,需要体现在课表或培养计划中。所以,在进行社会实践一流课程设计的时候需要包括课程的理论环节 实践(活动 大赛)。

我们在去年评上社会实践课程中筛选课程名称发现,含有“创”的课程有57门,包括:创新、创业、创意、创客、创办、创造、创作等,当然创新与创业的课程最多。

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申请书(社会实践一流课程教学设计与申报攻略)(5)

社会实践课程中的“创”课

同时,我们也可以将专业课程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比如:我们在校内有《社会调查》的课程,除了理论教学之外,我们还安排了70%以上的实践学时,要求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调查,这类课程是可以作为社会实践课的。如:中国传媒大学的《实践:社会调查》。

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申请书(社会实践一流课程教学设计与申报攻略)(6)

社会实践课

3.课程应为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的非实习、实训课程;

4.课程应配备理论指导教师

5.课程需要有稳定的实践基地

6.课程的学时安排中需要体现70%以上学时深入基层

7.保证课程规范化

8.保证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另外,我们在选题的时候需要让学生关注社会热点话题,根据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的建设要求,引导学生“认识社会、研究社会、理解社会,培育学生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比如,针对法学专业的学生参加“法律诊所”的实践环节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去年在社会实践课程中就有3门课程为“法律诊所”相关的社会实践一流课程。

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申请书(社会实践一流课程教学设计与申报攻略)(7)

同时关注农村发展、乡村振兴、农村调查等方面的课程,2019年认定了10余门

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申请书(社会实践一流课程教学设计与申报攻略)(8)

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申请书(社会实践一流课程教学设计与申报攻略)(9)

社会实践课需要有完整的教学过程,包括理论环节的教学和实践环节的教学要求。

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申请书(社会实践一流课程教学设计与申报攻略)(10)

二、 社会实践课程的教学设计

社会实践一流课程,这是该类课程首次被纳入课程建设计划。课程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注重推动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有机融合,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引导学生认识社会、研究社会、理解社会,培育学生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所以,我们在选题的时候应该结合国家发展、行业发展、学校优势、地域优势、学科优势进行选择。

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申请书(社会实践一流课程教学设计与申报攻略)(11)

如何实施社会实践课程的教学呢?一般社会实践课需要有理论环节,理论环节一般在校内完成,可以采用多种授课的形式:大班授课(宣传、启动、动员)、分组研讨(实践组对、项目结束、项目分析等)、理论知识讲解(传统授课、线上线下混合)、课程汇报(成果展示、成果汇报、项目答辩等环节)。但是,这部分内容的学时不能超过30%,不少老师在申报的时候选择专业课申报,专业课的理论学时一般比较多,最后实践学时无法达到70%,所以我们在申报中不要出现否决性指标。

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申请书(社会实践一流课程教学设计与申报攻略)(12)

上海交通大学《社会实践》课程的教学理念

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申请书(社会实践一流课程教学设计与申报攻略)(13)

理论环节(4次课、8学时)

三 、社会实践课程教学团队

理论指导老师需要具有专业背景的教师指导学生相关理论课程的学习。同时,社会实践课程的教学团队中应该有具有组织、管理方面能力的老师。因为实践活动需要联合实践基地开展实践项目,涉及到更多校外的环节。我们在去年的成功案例中看到不少学校党委书记、副书记、团委书记及副书记作为负责人或团队成员。

课程负责人一般是在专业领域有

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申请书(社会实践一流课程教学设计与申报攻略)(14)

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申请书(社会实践一流课程教学设计与申报攻略)(15)

四 、社会实践课程的教学支持

实践环节一般是结合各自的选题进行分组实践,这里面需要做好实践基地的建设,基地需要有长期的合作,同时需要配备指导老师进行实践项目的指导。不同课程的指导方式不一样,有的是进行业务指导,有的是进行实践过程管理。

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申请书(社会实践一流课程教学设计与申报攻略)(16)

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申请书(社会实践一流课程教学设计与申报攻略)(17)

实践环节(项目式24学时)

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申请书(社会实践一流课程教学设计与申报攻略)(18)

同时,为了保证实践课程的可持续发展,学校需要建立实践的长效机制,从基地建设、经费保障、团队保障等方面进行规范。基地最好是社会基层、行业基础、发展前沿等相关的基地。

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申请书(社会实践一流课程教学设计与申报攻略)(19)

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申请书(社会实践一流课程教学设计与申报攻略)(20)

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申请书(社会实践一流课程教学设计与申报攻略)(21)

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申请书(社会实践一流课程教学设计与申报攻略)(22)

五 、社会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

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申请书(社会实践一流课程教学设计与申报攻略)(23)

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申请书(社会实践一流课程教学设计与申报攻略)(24)

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申请书(社会实践一流课程教学设计与申报攻略)(25)

青年创客参加首届"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论坛xgb.nwpu.edu.cn

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申请书(社会实践一流课程教学设计与申报攻略)(26)

学生需要提供优秀的作品报告作为实践考核内容

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申请书(社会实践一流课程教学设计与申报攻略)(27)

六、 社会实践课程的总结

在实施社会实践课程中,我们在选题、建设、实施及改革成效中有详细的介绍。我们从国内华南农业大学的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建设立项中可以总结:

参考 https://www.scau.edu.cn/2020/0324/c1390a222573/page.htm

课程的选题:结合教育部的建设要求,“社会实践课程”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通过“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等活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培养学生认识社会、研究社会、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建设社会实践一流课程。

同时,社会实践课程需要满足校内培养计划的要求,学校在现有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中及未来1年内拟开设的课程中遴选“社会实践一流课程”。鼓励各单位在创新创业实践学分中重组现有实践课程,围绕国家“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的要求组织申报与建设。

结合教育部对社会实践课程评审的要求,“社会实践一流课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1、课程应为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的非实习、实训课程(可整合),至少为1个学分。目前绝大部分为2个学分及以上。

2、课程应具有结构合理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队伍。可以是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相结合,校内老师负责理论环节,校外老师作为实践指导老师。

3、课程应具有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最好有签约的材料。

4、学生70%以上学时深入基层开展社会实践。需要体现在教学日历和教学设计中。

5、申报课程应保证课程至少在今后五年内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

针对社会实践课程的建设,老师们的问题可以留言,我们继续讨论。请各位教师,关注下“高教观察”我们立志于帮助高校教师,成就卓越之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