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cpi的理解(大家都讲CPI那么CPI是什么)

有人曾经列举了30年前的1元钱与现在的1元钱之间的区别:,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对于cpi的理解?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对于cpi的理解(大家都讲CPI那么CPI是什么)

对于cpi的理解

有人曾经列举了30年前的1元钱与现在的1元钱之间的区别:

30年前,1元钱能做什么?

交一个孩子0.6个学期的学杂费(一个学期1.6元),治疗一次感冒发烧(含打针),买20个雪糕、7斤大米、50斤番茄、20斤小白菜、20个鸡蛋,到电影院看5次电影,乘20次公交车。现在的某个不特定时间点,1元钱能够做什么?乘公交车1次(非空调车)、买2个鸡蛋,夏天买0.5斤小白菜、0.8斤番茄、0.7斤大米,看病挂号1次(最便宜的门诊),缴纳小孩学杂费的1/800,看0.05次电影,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差异?简单地说,是由于物价(CpI)上涨了,钱不值钱多了,所以1块钱买的东西会越来越少。

经济危机之后,普通居民对物价的感觉是更贵了,CPI恐怕是大家谈论最多的经济词汇了,大家对CPI的关注归根结底还是对日常生活品的价格变化,比如说猪肉的价格变化、面粉的价格变化、蔬菜的价格变等的关注。那么CPI能如实地反映出老百姓最关心的日常生活费用的增长吗?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到底什么是CPI。

CPI是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的缩写。我国的CPI指数是按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这八大类来计算的。这八大类的权重总和加起来是100。其中,食品占比重最大,包括:粮食、肉禽及其制品、蛋、水产品、鲜菜、鲜果。

在每一类消费品中选出一个代表品,比如,大多数人是吃米还是吃面,是穿皮鞋还是穿布鞋等。国家统计局选出一定数量的代表品,把这些代表品的物价按每一月、每一季、每一年折算成物价指数,定期向社会公布,就是我们所说的官方的CPI指数。

CPI就是反映市场物价的一个最基本的术语。在中国现实的社会中,物价是和柴米油盐息息相关的,物价成为国家高度关注的问题。C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衡量通货膨张水平的物价指数计算的重要指标。

物价指数计算的基本方法,是以计算期各种商品的销售量,再除以基期各种商品的价格乘以基期各种商品的销售量。即C(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100%。

CPI!是反映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品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指标,也被作为观察通货能力水平的重要指标。如果CPI在过去的12个月中上升了2.3%,那么就表示当下的生活成本比12个月前平均要高出2.3%,这无疑是不被欢迎的。而当生活成本提高时,你的金钱价值也随之下降。如果CPI在12个月内上升了2.3%,那么去年的100元纸币,今年只可以买到价值97.7元的商品或服务。所以,CPI升幅过大,就表明货币贬值幅度过大,通货膨胀就成为经济不稳定的因素。因此,CPI指数也是反映通货膨胀程度的有力指标。一般来说,当CPI增幅大于3%时,就已经引发了通货膨胀;而当CPI的增幅大于5%时,就已经是严重的通货膨胀了。般在这种情况下,央行为了抑制通货膨胀,会有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举措,但这种举措有可能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

编制物价指数的目的,是为国家分析物价变动对国民经济与人民生活的影响,从而制定有关物价宏观调控政策,加强物价管理提供依据。同时,也为企业作出相应的经济决策提供依据。物价上涨,有可能是由以下几种原因造成的:

1.市场的波动

市场的格局发生了一些变化,导致某一种商品或者很多商品的价格上涨。最明显的例子是石油价格上涨,比如,由于俄罗斯乌克兰打仗或者伊朗的形势紧张,导致市场参与者预期石油的供应可能会紧张,这会推动石油价格上涨。但是,这种上涨跟通货膨胀没有关系。

2.价格的自由波动

这种涨跌恰恰就是市场机制在发挥作用。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经常出现商品长期短缺,但在市场机制下,如果一种商品短缺,价格就会上涨。很快就会有很多企业去生产这些商品,短缺也就不存在了。因此,由于市场格局变化引起的物价上涨,实际上是市场启动了自己校正自己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可以驱动资源的重新配置。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就是通过价格信号进行的。把这种物价上涨当作通货膨胀而对它进行调控,结果就是市场重新配置资源的机制被打断,只能扰乱市场秩序。

3.通货膨胀型物价上涨

有人认为,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通货膨胀就是由于货币供应量持续。过快地增长,导致物价上涨。在奥地利学派看来,通货膨胀型物价上涨不一定是物价的普遍上涨。在通货膨胀期内,不同行业、不同商品、不同服务的价格,会在不同的时间上以不同的幅度上涨。这样,每一类的商品、服务上涨持续的时间也不一样,最后累计上涨的幅度也不一样。物价上涨并不是同时发生物价的普遍上涨,而是呈现为一个波浪式的上涨过程。

这就如同向水中扔进一块石头,涟漪从中心向四周扩散,而且,可以说,最早上涨的那些价格就必然会一直领先于其他价格。因为,在特定时期,新增货币源源不断地流入这些行业,相反,越往后,价格上涨的幅度会越小,相关企业及其员工所能获得的收入增加就会越少。

相对来说,价格最晚上涨的,肯定是距离权力最远的企业和行业。而所有这些价格上涨会波及较为重要的最终消费品一食品。应当说,距离权力最远者,比如农民,也可能因为猪肉、粮食价格上涨而享受到一点好处,但在他们所生产的产品价格上涨之前,其他商品与服务价格早就涨上去了,而彼时,他们的收入却并无增加。更重要的是,一旦这些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涨,通货膨胀就已经成熟,政府必然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干预价格,于是,他们本来要得到的好处就流失了。总体来看,他们是通货膨胀的净损失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