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厌学家长该休学吗 孩子厌学休学怎么办

#头号周刊#社会的飞速发展,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竞争的强烈、人际关系的复杂,生活中出现了越来越多不和谐的亲子关系,高压教育成了越来越多家庭的教育常态。可以说把孩子推向了深渊,家长也把自己逼到了绝地。

目前,全球大约有20%的青少年正遭受着心理健康问题的困扰。其中50%的青少年厌学行为和心理健康问题有关。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已经给很多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厌学的孩子情况各不相同,背后原因却是相似的。比如家长对孩子以爱的名义无时不刻的控制、要挟,对孩子学习的高期待、高要求,比如长期的过度溺爱或疏离、忽视孩子的存在、依恋关系不够,比如杂乱、不稳定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家庭关系等等。

孩子厌学家长该休学吗 孩子厌学休学怎么办(1)

优秀的父母怎么能培养出失败的孩子呢?怎么会培养出有心理问题的孩子呢?大多家长很委屈,觉得自己对孩子的要求并不过分,往往很多家长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意识不到自己异常的心理健康状态。

厌学的类型与程度:

轻度厌学:主要表现为不喜欢学习,对学习的抵触,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完成作业、抄作业或应付作业,轻度厌学主要表现在思想上的抵触。

中度厌学:将思想上的抵触,付诸行动,出现上课不听讲,经常迟到、旷课等违纪现象,人际关系也会随之出现问题,不再尊重师长,不团结同学。

高度厌学:由思想和行动发展到了心理问题,对学习充满恐惧,心理上自卑,不愿再回到学校,不敢面对老师和同学,这类学生往往会休学或者退学。

小学的时候好好的,学习成绩也不错,怎么到了中学、高中就学不下去了?成绩也是刷刷下降。孩子内心到底是怎么想的?孩子的痛苦点在哪里?孩子厌学的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

孩子厌学家长该休学吗 孩子厌学休学怎么办(2)

每一个厌学孩子心里都有属于TA自己的痛苦,但TA会告诉你吗?绝大多数孩子不会!因为TA认为你不理解TA,说了也是白说,还可能招来一通指责和臭骂。

对于厌学的孩子,厌的可能不是学而是被父母逼着去学!小学的知识量相对轻松,父母稍微抓抓就能有个好成绩。上初中父母追着强调学习,尽管有压力,但也还能应付,成绩还好上。升入高中,学习知识结构的改变,成绩再像小学、初中那样突出就不那么容易了。学习没有主动和自我负责的能力,成绩很难如意,加之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责备,同学的冷落,学习的紧张,情绪的紊乱,干脆就厌学了。

以为是厌学,厌的是学习环境、人际关系和压力问题。外部环境对人的心理有一定影响,当人对环境感到不适,就会引起内心的波动。不想去学校的学生除了环境导致,还有人际关系的影响,比如校园欺凌是很容易出现的一个问题。学校人际关系处理不好,家长老师干预不够,就会严重影响孩子对上学的恐惧。还有学习中的压力过大也会造成孩子心理状态的不稳定,而导致厌学心理和行为。

以为是厌学,其实是想逃离家庭,逃离父母的掌控。家庭关系的紧张、争吵,父母关系的不和睦,甚至离婚,导致孩子心理的撕裂与被遗弃。或者有完整家庭、完整父母,但父母的角色长期缺位,忽视孩子。孩子感受不到关爱与支持,对父母爱恨交织的感觉一直折磨着孩子,生活学习除了痛苦还是痛苦。

以为是厌学,厌的是父母的教养方式,缺少关心或过度溺爱。缺少关心的孩子可能会因为得不到家里的关爱,会从外界寻求关爱。而被过度溺爱的孩子会认为一切都会被父母解决,没有自我成长机会,没有价值感,如同养在温室里的花,经不起风雨的锤炼。父母的过度包办替代,过度控制、过度要求,让孩子失掉自我,没有归属与尊重,孩子体会不到活着的意义和学习自主的快乐。

家庭长期的养育不当,导致孩子不能对学习树立正确的认知。认为学习是个不得不做的任务,认识不到学习与未来的关系,认为学习是父母让学习的。负向比较也会打击到自己的自信心,导致对自我评价过低,最终逃避学习。

不同家长的教育模式,决定了孩子的心理素质,青春期本来情绪波动就大、烦恼多,同样老师的一句批评,有的孩子听了没事,有的孩子却受不了。心理素质不强,就可能无法良好地度过一些困难,也会造成无法专心学习。

孩子厌学家长该休学吗 孩子厌学休学怎么办(3)

即然出现了厌学心理和行为,很多家长也是着急上火,带孩子无病乱投医,求助各大城市医院、名师治疗、解决,效果如何?也是需要碰机缘,需要父母、孩子共同努力,特别是父母需要养育观念的更新与改变,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我们父母和孩子来说确实也是一种挑战。

厌学并不是病,而是一种表象。作为家长,更应该关心的是孩子背后的心理需求。孩子的问题是日积月累形成的,解决同样不是一朝一夕。孩子出现了问题,一定是家长先出了问题!家长之间不协调,回避关系上的矛盾,孩子的问题无法解决。

家长与孩子互动中,应该给孩子更多的包容、理解和陪伴。家长要为孩子提供自己能力范围的支持,不将自己的欲望强加给孩子,同时也不因自己的付出得不到预期中的回报而懊恼,迁怒于孩子。如果做父母的能够放下权威和孩子平等相待,放下完美和孩子真实相处,放下指责和孩子真心沟通,那么孩子身上的束缚就会小很多。

我们来看看家庭养育的真相:

无条件付出 百依百顺=爱孩子(有毒)

其实=爱潜意识的自己=害孩子(真相)

360度无死角管控孩子=关爱孩子(有毒)

其实=让人窒息的控制=毁孩子(真相)

在家庭里拼了命地投资孩子=培养孩子(有毒)

其实=生存恐惧 无法信任未来(真相)

为了孩子忍受痛苦婚姻=伟大的母爱父爱(有毒)

其实=懦弱无能的成人 甩锅给孩子(真相)

老人拼命喂孩子=促进孩子健康(有毒)

其实=满足自己的内在饥饿感(真相)

控诉负面情绪=提倡正能量(有毒)

其实=不接纳人类的痛苦(真相)

否认负面情绪=阳光积极(有毒)

其实=无视真实感受=自欺欺人(真相)

那么我们家长该怎么做?

首先放下你的面子,孩子这样,也是因为你的面子,因此放下不好意思,摒弃怕人家笑话的作怪心理。

孩子厌学、休学是现实,家长的教育模式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找靠谱的专业机构做咨询,需要长期坚持。

未成年的孩子很需要被引导,家庭对青少年的影响最大。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每个人需要不断学习,父母做好表率,言传身教,严慈相济。不建议极端地教育,而且父母应该相互配合,不该把孩子的问题推卸给孩子或父母中的一方。

社会大环境是会影响每一个人的,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需要父母积极引导,当然首先父母是要有个积极向上的状态。

同时青少年也应该了解,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学习不是完成任务,而是提升自己的过程。厌学可以有无数个缘由,也没有人说厌学一定是一件错误的事。从厌学中可以看到一些背后的动因,尝试从根本上去解决这一问题。当你能解决掉这些事,你也能从中获得成长和感悟,也可以更快乐。

而父母需要注重与孩子重新建立关系,厌学、休学是事实,要接纳孩子,与孩子共同努力,孩子才能有勇气战胜当前的困难。所以不用去强调行为的对错,仅仅去解读行为,了解孩子的思想,并做好有效沟通或正确导航。即便沟通,也要在舒服的层面,一旦不顺畅就马上停止,只去做有意义的事,很多时候是孩子在试探父母。

当关系被破坏了,我们还想教育孩子?夫妻间关系的品质,决定了婚姻的品质;婚姻关系的品质决定了亲子关系的品质;人与父母的关系品质,也决定了人一生与各种关系的品质。

厌学、休学不可怕,怕的是家长错误的养育方式死不悔改,给孩子“下毒”,把孩子推向深渊。孩子是镜子,如实地照出了家庭系统的状况。要想孩子回到正常轨道,家长就得改变模式,家庭就得重建成长系统。这个过程需要很长一段时间,需要专业机构督导,还要看我们改变自己的力度以及孩子受伤的程度。这个过程会有抵抗、反复、挣扎,甚至耍无赖,但一定要记住:咱是和孩子一起打败问题的,而不是和问题一起打败孩子。

孩子厌学家长该休学吗 孩子厌学休学怎么办(4)

我们都想要培养一个适应任何环境的孩子。其实家长们要培养孩子适应现在的教育环境。因为孩子有个好的心态,能适应现在的教育环境,才能有能力去适应未来的社会。而最好的教育在家庭,家庭教育是雪中送炭,学校教育才是锦上添花。

共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