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江山英雄难觅(丰碑如林翰香远溢)

有知识 有温度 欢迎关注

唐天祐元年(904年),朱温挟持唐昭宗把都城迁至洛阳,接着对长安城进行了全面拆毁。节度使韩建开始缩建长安城,并准备将已经被弃于城外的原来唐朝国子监里的《开成石经》《石台孝经》《孔子庙堂碑》 等重要碑石往城里搬。可惜不久后他被调去了别的地方。

韩建的继任者叫刘鄩,他对把《开成石经》等碑石搬到城里并无兴趣。但他的一个谋士劝他说:“如果不把外面城墙根下的碑石搬到城里,遇外敌时,它们就会成为敌人的攻城利器抛石机的炮弹。”

刘鄩听后十分担心,马上安排将《开成石经》等碑石搬到了原来唐代尚书省的西隅,就是今天西安鼓楼以北、西华门以西一带。后来再经搬迁,终于在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搬到了现在碑林的位置,可以说西安碑林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博物馆。

万里江山英雄难觅(丰碑如林翰香远溢)(1)

[唐] 开成石经

经过 900多年的积淀,而今碑林收藏有碑石、墓志、造像、石雕4000余件,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涵盖了儒、释、道诸家思想,每年有数十万中外学人、游客来此观瞻。

西安碑林

是儒家文化的图书馆

万里江山英雄难觅(丰碑如林翰香远溢)(2)

春秋时期,孔子创立了儒学。至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的“四书五经”成为知识分子治学入仕的基石。为了避免口传手抄之误,封建朝廷曾7次进行庄严的刻经活动。现陈列于西安碑林第一展室的《开成石经》是中国历史上年代较早、保存最完整、最大的一套儒家经书。

唐大和四年(830年),国子监祭酒郑覃向唐文宗奏请镌刻《周易》《尚书》《诗经》《周礼》等12部儒家经书。开成二年(837年),整套石经刻成,共114石,每石俱两面刻字,总字数达65万。至清补刻《孟子》17石,合称“十三经”。《开成石经》对于传承中国古代文化和校刊历史典籍的意义是不容忽视的。

西安碑林第三展室还陈列有一块不规则残石,它就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刻经的珍贵遗存——大名鼎鼎的《熹平石经》残石。该石是近代著名书法家于右任先生购于洛阳,在20世纪30年代捐赠给碑林的。

《熹平石经》由东汉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蔡邕书写,包括《鲁诗》《周易》等7部儒经,当时立于国都洛阳太学中。因始刻于汉灵帝熹平四年(175年),故名《熹平石经》。可惜后来历经变乱,渐至毁坏。现在人们竭力收集,也只见到500余块碎石。这块两面刻有400多字的《易经》残石是《熹平石经》残石中字数第三多的一块,弥足珍贵。

西安碑林

是中外交流的档案库

西安碑林还存有很多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史料,刻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是基督教东渐华夏的第一块碑石。碑文记载了唐贞观九年(635年)东罗马帝国景教(基督教聂斯脱利派)经波斯传入中国,当时心胸宽广的唐太宗李世民对叙利亚传教士阿罗本的到来十分欢迎。“帝使宰臣房公玄龄总仗西郊,宾迎入内”(碑文),不久又特设大秦寺以助景教传播。碑文中还记载了罗马帝国的疆域四至,以及景教的教规、教仪、传播情况等。碑身四周还有以古叙利亚文刻写的僧侣题名。其史料价值受到中外学者的高度重视。

其他如汉梵合文《陀罗尼真言经》经幢,以及《不空和尚碑》《米继芬墓志》《苏谅妻马氏墓志》等,对于研究唐朝与南亚、中亚的交流都极其重要。

西安碑林

是立体的中国书法史

万里江山英雄难觅(丰碑如林翰香远溢)(3)

在蔚为大观的西安碑林,碑石从汉代一直到近代,前后跨越1800余年。中国书法史上所有阶段的代表作品几乎都能在这里找到。

秦王嬴政横扫六合、统一中国后,命丞相李斯创立小篆,并在巡游所到之处用小篆刻石记功。经过两千多年的风雨剥蚀,当年的秦刻石几乎已只字不存。幸亏宋代重刻的小篆祖书《峄山碑》,使我们领略到森然规范下李斯小篆细劲、端严、典丽的风姿。

万里江山英雄难觅(丰碑如林翰香远溢)(4)

[秦] 李斯 峄山碑

明代出土的东汉《曹全碑》秀韵飞动,在汉隶百碑中独树一帜,以其清丽婉畅、圆润绰约不知使多少书家倾倒。

初唐书风深受东晋王羲之的影响,但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诸家又能各出己意,他们与后来的颜真卿、柳公权几乎决定了楷书艺术的主体构架。西安碑林陈列的他们的代表作品《孔子庙堂碑》《皇甫诞碑》《同州圣教序碑》《多宝塔碑》《颜勤礼碑》《玄秘塔碑》等,皆是书法史上光芒四射的杰作。

西安碑林

是汉唐雕塑艺术的殿堂

万里江山英雄难觅(丰碑如林翰香远溢)(5)

20世纪60年代初,西安碑林建立了西安石刻艺术室,收集陈列咸阳沈家村东汉石刻双狮、陕北东汉画像石、唐代献陵石犀、昭陵四骏、老子像等中国汉唐时期最为著名的一批石刻雕塑。这是我国古代雕塑大型室内专题陈列第一家。

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发展的繁盛期,其中汉代雕塑形象生动,造型古朴,神态夸张。隋唐则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尤其是唐代雕塑,雕刻技法更加娴熟流畅,不仅体现出唐帝国博大、雄强的时代精神,也显示出唐人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雕刻技艺。


万里江山英雄难觅(丰碑如林翰香远溢)(6)

《西安碑林博物馆珍品讲读》由著名文物鉴定家陈根远编著,全书分“石墨镌华”“古刻萃珍”上下两篇,攫取西安碑林博物馆精华文物70件(组),撮要介绍其历史文化价值,彰显其在儒家文化传承、中外文化交流、中国书法流衍、雕塑艺术特色等方面的独特魅力。

全书配设11个音视频文件,以图、文、声全方位展示的方式,细致讲解了10通馆藏名碑,读者扫描书中二维码即可观看。

适逢国庆黄金周,让我们一起感受风雨沧桑九百年的西安碑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