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孝贤皇后女儿和敬公主(天下长河中出场不多的她)

最近正在湖南卫视热播的电视剧《天下长河》中,有一个女性角色,出场只有几次,却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她就是康熙的第二任皇后——孝昭皇后钮祜禄氏。

所有清宫剧中,有孝昭皇后影视形象的不多,她就像个透明人一样,毫无存在感。而电视剧《天下长河》,寥寥数场戏,却还原出一个真实的孝昭皇后。

历史上孝贤皇后女儿和敬公主(天下长河中出场不多的她)(1)

孝昭皇后入宫多年,一直不得康熙宠爱,碍于当时的政治形势,加上孝昭皇后显赫的背景家世,在孝庄太皇太后的不断催逼下,出于政治需要,康熙才迫不得已封其为皇后。

即使这样,康熙对她始终只是敬重,却并不亲近,始终以各种理由躲避她,孝昭皇后备受冷落,心里的凄苦愁怨可想而知,最后抑郁成疾,封后仅半年就去世了,她也成了历史上最后一位居住在坤宁宫的皇后。

历史上孝贤皇后女儿和敬公主(天下长河中出场不多的她)(2)

出身显赫 入宫无宠

孝昭皇后钮祜禄氏出身满洲镶黄旗,父亲遏必隆是康熙四大辅臣之一,祖父额亦都是清初开国五大臣之一,深受努尔哈赤信任和倚重,姑姑还是皇太极的元妃,孝昭的长姐还嫁给了孝庄太后的女儿固伦淑慧长公主阿图之子巴林郡王鄂齐尔。

孝昭皇后这样显赫的出身和家世背景,在清朝所有皇后里可以说是独一份了。

康熙四年(1665年),为了牵制四大辅臣的关系,对付越来越专权跋扈的鳌拜,孝庄太皇太后乾刚独断,选中索尼的孙女赫舍里为皇后,同时将遏必隆的女儿钮祜禄氏选入宫中为妃,史料没有确切记载她的封号,后人一般就称其为昭妃。

历史上孝贤皇后女儿和敬公主(天下长河中出场不多的她)(3)

原本昭妃是有机会获得康熙宠爱的。康熙六年(1667),康熙亲政,当时索尼已死,苏克沙哈被鳌拜矫诏诛杀,遏必隆是唯一可以对抗鳌拜的顾命大臣,康熙还特意加封他为一等公,封太师,希望他能和鳌拜斗一斗。

没想到遏必隆却选择了明哲保身,对鳌拜所作所为沉默不语,既不加阻止也没有上述弹劾,这令康熙十分反感,对钮祜禄氏自然就更加冷淡疏离了。

与此相对的是,赫舍里一族始终站在皇帝这一边,她的亲叔叔索额图还成了康熙的一等侍卫,深得康熙信任。

康熙八年(1669年)时,康熙以布库之戏智擒鳌拜,索额图功不可没,因此升任一品大学士。也是在这一年,赫舍里为康熙生下嫡长子承祜,深受宠爱,可惜孩子2岁时夭折了。

历史上孝贤皇后女儿和敬公主(天下长河中出场不多的她)(4)

而遏必隆却因为党附鳌拜,坐罪下狱,被削去太师,夺去世爵,廷论死罪。后来康熙念其为顾命大臣,又是开国勋臣额亦都之子,加上其家族势力不可小觑,还是赦免了遏必隆,命令他仍以一等公品级、宿卫内廷任职。

康熙十三年二月(1674年),遏必隆病重,康熙亲临府邸慰问,是年病逝,谥号“恪僖”。

孝昭入宫多年,一直不得康熙宠幸,又受父亲之累,不知遭受了多少冷落和非议,一个人承受了难以言表的压力与愁苦,但她多年来从不抱怨,一直默默忍耐,对孝庄太皇太后、孝惠章太后恭敬孝顺,对待康熙更是贤良淑惠,竭尽妻子之能。对待自己的父亲也毫无怨言。

历史上孝贤皇后女儿和敬公主(天下长河中出场不多的她)(5)

多年封后 为父建庙

康熙十三年五月,赫舍里皇后因为难产,在生下嫡次子胤礽后去世,年21岁。

当时正值三藩之乱爆发,内忧外患,康熙身心俱疲,爱妻去世,更令他痛心疾首,他不禁追谥赫舍里为“仁孝皇后”,还多次到赫舍里的梓宫前凭吊,又将年纪轻轻的胤礽立为太子。

赫舍里去世后,孝昭成了当时宫中位分最高的妃子,一直又深得孝庄太皇太后信任,很可能开始协理六宫了。

康熙十六年,赫舍里皇后去世三年丧满,正如前面所分析的一样,迫于当时的形势和政治需要,康熙将孝昭封为皇后,与此同时,又将自己的表妹佟佳氏封为贵妃,还一下子封了七个嫔。

历史上孝贤皇后女儿和敬公主(天下长河中出场不多的她)(6)

孝昭已经入宫12年,多年隐忍,一朝封后,在别人看来可能无限风光,只有孝昭自己深知这背后的凄凉和苦楚。而且她也能感觉到,康熙封自己为皇后的无奈和不情愿,对她是更加敬而远之,两个人之间似乎隔着厚厚一堵墙,孝昭深知也许自己这辈子都不可能走进康熙的心里了。

而她所能做的,就是尽自己的心力,为自己的家族争取一份荣耀。当时遏必隆已经去世3年,钮祜禄家族势力却不容小觑,因此孝昭请求为父亲遏必隆修建家庙。

当时,平叛三藩之乱的战争正在紧张进行,清廷比任何时候都需要齐心合力,团结一致。为已故老臣遏必隆建立家庙,不仅仅是一人、一家之事。通过这一举措,显示出康熙不忘勋旧,并使其他老臣后代、镶黄旗将领及文武朝臣受到鼓舞,更加感恩戴德。所以,此事具有广泛的政治影响与作用。康熙自然很爽快地答应了她的请求,立刻下人着手办理。

历史上孝贤皇后女儿和敬公主(天下长河中出场不多的她)(7)

半年而终 死后哀荣

夙愿一旦达成,孝昭多年来紧张疲惫的心终于放下来了,而她也很快就病倒了。宫中多年的隐忍愁苦早已磨损了她的健康,这些年她强撑着在后宫里挣扎生活,无非是为着一口气,为着自己心中多年的那点不甘。如今心愿已了,她似乎觉得自己终于可以解脱了。

康熙十七年(1678年)二月二十六日巳时,登上后位才半年的孝昭崩逝于坤宁宫。

在孝昭去世前,康熙已经先后出生了16个孩子(包括夭折的),其中10个皇子,6个公主,却没有一个是孝昭所生,可见她始终也没得到康熙的宠爱,但却凭借自己的人格魅力,赢得了皇室极大的尊重。

历史上孝贤皇后女儿和敬公主(天下长河中出场不多的她)(8)

孝昭去世当日,孝庄太皇太后亲自到乾清门,想要入宫哭祭,在康熙再三劝阻下,孝庄才回宫。三天后,孝惠章太后又亲临孝昭的梓宫举哀。这些当年赫舍里皇后去世时都是没有的。

康熙对孝昭还是有一定感情的,虽然这种感情谈不上是爱,更多的是一种敬重和感激,他在孝昭的祭文中称她为“内廷之良佐”,“夜寐夙兴,克佐旰宵之治”,“劳心中壶,每分宵旰之勤”,多年来谦逊稳重,对待两宫太后又极尽孝顺,而且“依疏服浣、首弘俭朴之风”,是自己的贤内助,好帮手。

孝昭死后,康熙也伤悼不已,亲自将孝昭梓宫送至武英殿安置,连续四天都去梓宫前举哀,而且几乎每次都是辰时往,申时还,在梓宫旁呆上七、八个小时。后来又亲自孝昭将梓宫送至巩华城。

历史上孝贤皇后女儿和敬公主(天下长河中出场不多的她)(9)

为遏必隆敕建的家庙告成时,孝昭已经去世,康熙为其亲自撰写了碑文:

“赐一等公遏必隆家庙碑。孝昭皇后壶德攸宣,伦情肫笃,念父母鞠育之勤,思词宇春秋之祀。朕嘉其德,遣官督理。后二月,皇后已崩,十七年十二月工作告成,因谕内阁,祥考明代实录,云符典例,特赐碑文,勒诸贞石……。”

这也算是对孝昭皇后在宫中凄苦忍耐多年的最好补偿了。

康熙二十年(1681年),康熙为自己修建的景陵地宫告成,三月初八,孝昭皇后与赫舍里皇后的梓宫一起入葬景陵地宫。

这一年十月,康熙第二次大封后宫,孝昭皇后的妹妹封为贵妃,康熙的后宫又迎来了一个新的时期。

图片来自网络 侵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