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沭县有山吗(临沭县的这11座山)

(一)苍山

苍山位于县域中心地带,南距县城4公里,东与马山为邻。东西走向,面积约3平方公里。

主峰海拔394.7米, 为县内山之最高。

临沭县有山吗(临沭县的这11座山)(1)

山坡生有何首乌、丹参、半夏、黑狗筋、白莲、酸枣等大量中药材。常见动物有鹌鹑、黄雀、喜鹊、野鸡、野兔、蜥蜴等。

苍山古迹众多。1916年版《临沂县志》载“苍山主峰,去城八十里。高出众山,耸秀绝伦。

前有玉虚宫故址,世传为安期生修炼处……山之东麓为牛口峪,其前有窦王坟。

明清年间,苍山叠翠被列为古琅邪八景之首。

其山北悬崖陡若石壁,有“砥柱触天”之观,自古为游览胜地。

苍山不仅风光秀丽,名胜古迹众多,而且是兵家必争之地。《临沂县志·通纪篇》中有三处记载苍山兵事。

其一:“隋炀帝大业十年夏五月壬寅,贼(2) 帅宋世谟陷琅邪郡。十二年春二月,东海贼卢公暹率众万余,保于苍山。”

其二:“(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八月,知海州事魏胜遣董成率千余人入沂州,杀金守将,降其众,得器甲数万。金人围苍山,砦(寨)首滕ran告急于魏胜,胜提兵解苍山围。”

其三:“(明)怀宗崇祯十四年春三月初一日,流贼史二、姚三陷李家庄,自郯掠海州西境而北。十二日营苍山南,越二日北去……十五年冬十二月,清兵破郯而北,二十八日连营至苍山。十六年春正月初四日,清兵围苍山,越七日破之,二十二日北还。”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以苍山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当地军民为抗战做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建立后,苍山开始了历史新的一页。山上先后兴建林场、滨海革命烈士陵园和职业中专学校。进入21世纪,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又进一步开发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临沭县有山吗(临沭县的这11座山)(2)

(二)马山

马山,因山上有一巨石似骏马奔腾而得名。位于苍山之东,北端与苍山相连,形成簸箕状山谷,谷内松林茂密,溪水潺潺,古迹甚多。人们习惯上将两山视为一体,合称“苍马山”。

马山南北走向,由大小5个山头组成,主峰海拔333.5米,逶迤连绵,长约3公里,面积3平方公里。山体系火成岩结构,山坡上多植赤松。民国五年(1916年)版《临沂县志》载“马山,有故寨,宋滕ran御金兵所建也。”今故寨尚存残垣颓壁。

临沭县有山吗(临沭县的这11座山)(3)

临沭县有山吗(临沭县的这11座山)(4)

(三)冠山

冠山, 因主峰北侧有一巨石耸立,如凤之冠而得名,又名凤山。位于县城东北8公里,临沭镇与朱仓乡分界处,西望马山,北连演武山。南北走向,主峰海拔 288.2米,面积2.66平方公里,山体系沉积岩结构。

1916年版《临沂县志》载“演武山之阳为凤山,一名冠山。有石洞二,上下如层阁。洞右,有石刻‘凤山洞记’四字”。因世传张辽、徐庶曾在此修炼,而另名仙人洞。又因该洞洞门朝东,称朝阳洞。

临沭县有山吗(临沭县的这11座山)(5)

临沭县有山吗(临沭县的这11座山)(6)

临沭县有山吗(临沭县的这11座山)(7)

(四)演武山

演武山位于县城东北8.5公里,临沭镇与朱仓乡交界处。西与苍山、马山相望,南邻冠山。

南北走向,海拔280米,面积1平方公里。山体系沉积岩结构。现尚存有演武庙、演武场、点将台等古遗址。

山顶有一巨石,形似燕窝,旧称燕窝山。相传隋末瓦岗起义军将领罗成曾在此筑台操练兵马,演习武艺。后人称此台为“演武台”,称此山为演武山,其山前道观长春观又称“演武庙”。

临沭县有山吗(临沭县的这11座山)(8)

(五)民子山

民子山, 原名大顶山,位于县城东北15.6公里,玉山镇西北部。东西走向,海拔147米,面积1.2平方公里, 山体系沉积岩结构。山上天然形成一石椅和一官帽石,相传明朝皇帝朱元璋年少时在此放牛, 习玩坐殿仪式, 待其取得皇权后,人们附会其“爱民如子”而改山名为“民子山”。当地人传说,坐此石椅,能“升官发财”,因此慕名前来游玩者众多。山上植有板栗、赤松,刺槐等,并有野生柴胡、桔梗、双花、丹参等中药材。山坡多梯田,宜种花生、地瓜、小麦等农作物。

(六)夹谷山

夹谷山位于县城东北18公里,玉山镇东部,是临沭县与江苏省赣榆县界山。面积1.93平方公里,主峰海拔304.9米。《左传·定公十年》载“夏,公会齐侯于祝其,实夹谷,孔丘相”,即指此山。山顶有石刻曰“尼山分秀”。这里就是公元前500年齐鲁会盟之地,并留有圣化亭、夹谷书院、奎星洞等古迹。

齐鲁会盟遗址位于夹谷山南坡。现存石碑两块。其一为明万历丙子年(1576年)立,碑刻“孔子相鲁会齐侯处”字样。

夹谷书院位于夹谷山南坡, 占地约3亩。山门前有石阶24级,院内有东西厢房,由圣殿、紫金殿、孔子殿三个大殿构成三重院落。因多年失修,致殿宇坍塌,今仅存遗址。

圣化亭在夹谷山与马山之间的鹰愁涧底北岸悬崖上。其洞狭小,仅容一人屈膝而进,之后可舒身拾级而上,进入悬崖上的八角形阁楼。现洞体犹存,但石级颓废,阁楼亦仅存遗迹。

临沭县有山吗(临沭县的这11座山)(9)

临沭县有山吗(临沭县的这11座山)(10)

临沭县有山吗(临沭县的这11座山)(11)

临沭县有山吗(临沭县的这11座山)(12)

七、青龙山

青龙山俗称“啦啦山” ,位于鲁苏交界处,面积2平方公里,主峰青龙峰在玉山镇境内,海拔135.6米,山体系沉积岩结构。山上植有赤松、刺槐等。

《沂州志·舆地》载:“青龙山,夭矫如龙,首于乾而尾于巽。”与青龙峰紧紧连接在一起的长蛇岭,自南向北伸展,逶迤绵延10余公里。北端若龙尾,中段如龙身,青龙峰恰似龙首,整个山势犹如一条巨龙。青龙峰顶端,由数块巨石构成,呈龙头状,上有石洞,似龙咽喉,当地人称“龙石眼”。由洞口进去,可达峰顶。洞内石隙中,多为红色黏土。夏秋季节,连日阴雨,从洞内流出的红色泥水沿一条小溪,流淌到山脚,注入月牙河中。

月牙河紧傍长蛇岭, 自北向南流淌,在青龙峰下形成一个约1.2万平方米的渊子,当地人称“下渊口”。从此折向西而南流,注入新沭河。月牙河常年有水,河水清澈。

(八)羽山

羽山位于鲁南苏北交界处, 主峰海拔269.5米, 山体呈东西走向,长约3公里,南北宽约1.5公里。 以山顶为界,南坡属江苏省东海县,距东海县城20公里;北坡属临沭县,距县城30公里。

据说早年山上多雉(野鸡),其羽毛甚美,山也因此以“羽”命名。因该山位于鲁东南低丘陵与苏北平原交接地带,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使它山色秀丽。每逢汛期,山顶常喷云吐雾,传递雨讯。当地人有“羽山戴帽,大雨来到”之说。另有古诗描述其美:“羽山一点青,海岸杂花碎。日暮千里帆,楚色有微霭。”

临沭县有山吗(临沭县的这11座山)(13)

该山史载为殛鲧之地。山上有殛鲧泉和多处奇洞、奇石。奇洞,有出云洞、羊石洞、马猴洞。奇石,多以外形取名,如石狗、石凤凰等。试剑石更带有传奇色彩,它矗立在主峰东南,有三条缝,俨如刀劈,传说是祝融殛鲧试剑留下的痕迹。《左传》、《国语》等典籍都对此山有记载和描绘,是一座历史名山。

(九)磨山

位于县城东南29公里,苏鲁交界处,大兴镇东南部。东西走向,海拔158.3米。清时该山属赣榆县,因从县东北向南排数,该山属末位,故名“末山”。清《嘉庆海州直隶州志》载:“末山[方舆纪要] 在西南70里,西北之山至此而尽,故名。”后因匠人常在此山采石加工石磨,遂改称磨山。

山上原建有唐代古寺,有山门、巨灵殿、三官殿、雹神殿、三教堂,殿堂间石级、甬道相连。庙院之外有石洞、石壁、古柏、老柿。

(十)马陵山

临沭县西南部与郯城县东北部交接地带的马陵山,是鲁南历史名山。

马陵山多低山丘陵,各山头海拔一般在80至180米左右。位于郯城县泉源乡司家村的主峰,海拔184.2米。但这里地形复杂,涧深壑险。其中位于郯城东北部的独龙涧,谷深林密,状似葫芦, 深长3公里多,两岸悬崖矗立,峭壁如嶂。据考证当年齐魏交兵、孙庞斗智的马陵之战就发生在此。

马陵山与沭水并行南下, 有些地方水绕山流, 山为水开。而齐魏大战中孙庞斗智、庞涓自刎的故事,更为马陵山增添了浓重的历史色彩。

临沭县有山吗(临沭县的这11座山)(14)

(十一)样山

样山位于县城西南17公里,曹庄镇和石门镇境内,马陵山北端,海拔128米,面积1.5平方公里, 东临沭河。山顶有堆石环绕的古城墙遗迹。相传为孙膑抗击魏兵而构筑的兵寨,墙高2丈,红石堆砌。20世纪40年代,寨墙的垛口、烽火台及南、北、西寨门遗址尚存。50年代,寨墙红石被拆作水利工程用。

临沭县有山吗(临沭县的这11座山)(15)

当年马陵之战后,孙膑念同窗之情,将兵败自刎的魏将庞涓遗体安葬于样山之阴,并立有石碑为记,现存有遗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