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教育实践活动方案(建构空间多元支持)
央广网天津9月16日消息(记者张强 实习生林雨萱)在天津市北辰区未蓝生活广场,“心青年们”各有自己的岗位——调制一杯可口的饮品、包插一捧沁心的花束……以需求为导向,这方“蓝色空间”里,心智障碍儿童青少年及其家庭拥有了与社会融合连接的机会,为他们独立生活、顺利踏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房刚展示茶艺(央广网发 褚夫晴摄)
一方茶室,相期以茶。30岁的房刚自北辰区特殊教育学校毕业后,就在未蓝生活广场里实训就业,传播起中国茶文化。“我在这里工作了一年多,主要负责调饮、茶艺方面的工作。时常会有客人来预订喝茶,茶艺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还需要慢慢学习。”房刚说。
以残疾人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和辅助性就业支持服务为主体,集特殊需要人群心理支持、艺术疗愈体验、残健融合与家庭特需支持等多功能为一体,未蓝生活广场实现社会各方效益最大化。“广场主要包含水吧店、花店、茶店、陶艺店四部分。我们主要服务于大龄心智障碍的孩子,他们职高毕业后到这里培训独立上岗就业的能力,同时容纳一些孩子在店内就业,目前广场内就有6名。”未蓝生活广场负责人孙娜表示,“我们是结构化教学,有课表和教学安排,并配有专业老师负责教授实训课程。”
未蓝生活广场内景(央广网发 褚夫晴摄)
孙娜(左一)向记者展示心智障碍儿童青少年画作(央广网发 褚夫晴摄)
孙娜也是一位特需儿童的妈妈,如今成为负责人的她,正在以自己的光和热回馈着政府和社会。未,未来可期;蓝,共享蓝图。从1994年3月建校至今,未蓝光行者在北辰区特殊教育学校愈来愈多。
“建校之初,教师只有10人,现在我们师资团队50人,这些年融合教育发展了学生90多人。”天津市北辰区特殊需求服务指导中心赵明珠介绍,我国融合教育早期被称为“随班就读”,近些年来多被称为“融合教育”或“全纳教育”。
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要求,加强部门协作,加大推进力度,强化家校共育,共同为残疾学生成长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天津市也相继印发《关于加强孤独症儿童康复服务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推进融合教育管理支持保障体系建设。
“我们的使命是尽心竭力帮孩子解决问题,正常渠道向上级反映问题,精心反思控制好后面问题。”赵明珠说。从单一的学校工作提升到整个服务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从特教学校拓展到普通学校各个学段的支持服务,北辰区成立了特殊需求服务指导中心,确立特殊教育规划,即为特殊群体生命成长确定方向,为教师生命成长创设氛围、提供平台,对家长成长生涯进行长期干预,全方位打造特殊教育支持服务体系。
天津市北辰区特殊教育学校外景(央广网发 褚夫晴摄)
“近几年,北辰教育局投入500万余元用于普通学校融合教育资源建设,包括聘请专业人员、建立融合教室、场地的装修还有水电等投入。我们会外聘专业人士,结合自己的师资来保证教育质量。学生结束培训后,我们会考虑学生发展情况,并长期跟踪支持。”天津市北辰区教育局副局长苗芊表示,北辰区开展融合教育较早,其发展也位于全国前列。
《天津市“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天津市将初步建立布局合理、学段衔接、普职融通高质量的特殊教育体系。普及程度显著提高,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9%,随班就读比例达到50%。
结合天津市实际,《实施方案》还提出8项主要任务23条具体措施,包括:持续提高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大力发展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加强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融合,推动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融合,促进医疗康复、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融合,改善特殊教育办学条件,巩固完善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生命,都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特别的存在。坚持特教特办、重点扶持,任何一方的努力,都将成为守望“心青年们”的力量,为他们筑起爱的成长空间,让越来越多的特殊群体被看见、被支持,共同成为追光之路上的同行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