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经济学书本电子版(经济学的笼中鸟)
《叙事经济学》是一本让人期待的书我本以为这是一场朝圣之旅,但最后却发现,此书成了奇思妙想的催化剂在新冠疫情的特殊时期,层出不穷的新闻、故事和辨论,如潮水般冲刷我的脑袋下面的文字,与其说是读后感,不如说是我的一次观念探险和思维体操叙事,如同一条丝线,把文化研究、哲学、历史到经济学的许多理念宝石串联起来,形成一串多彩斑斓的项链,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曼昆经济学书本电子版?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曼昆经济学书本电子版
《叙事经济学》是一本让人期待的书。我本以为这是一场朝圣之旅,但最后却发现,此书成了奇思妙想的催化剂。在新冠疫情的特殊时期,层出不穷的新闻、故事和辨论,如潮水般冲刷我的脑袋。下面的文字,与其说是读后感,不如说是我的一次观念探险和思维体操。叙事,如同一条丝线,把文化研究、哲学、历史到经济学的许多理念宝石串联起来,形成一串多彩斑斓的项链。
叙事:波普尔的世界3,柯文的《历史三调》
《叙事经济学》来头不小,作者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希勒。只是,书名本身让人疑惑:经济学不是自诩为社会科学里最硬的学问吗?至少其使命应该是研究事实和真相吧。而叙事,不该和文学、虚构更贴近吗?叙事在经济学有容身之所吗?已经功成名就的希勒,或许不想再来灌输某些新知识,而是试图激起更多反思和批评。
阅读此书,就好像闷头走入某间大学课堂,落座后越听越疑惑:难道我走错教室了?这不是经济学课程吗?怎么说的都是文学和历史话题。当然,经管系的同学或许有另一番感慨:这老师太离经叛道了,课程醍醐灌顶啊。
叙事(narrative)一词,没有太多中文掌故可以追溯,显然来自英文语境。希勒说,“叙事”很多时候与“故事”是同义词。他希望表达的是《牛津英语词典》中一个特定的现代定义:“解释性或说明性地描述一个社会、一个时期的故事或表现”。他说,故事不仅限于简单的人类事件年表。故事也可能是一首歌、一则笑话、一个理论、一条注解或一项计划,它们能激起情感共鸣,而且可以很轻松地在日常谈话中得到传播。
如果没有参照和对立物,一个词的定义是不牢靠的。叙事和谁对立?是真相吗?一旦引入这个问题,我们会进入哲学尤其是认识论的范畴。我想到了卡尔·波普尔的世界3理论。
波普尔所区分的三个世界是:世界1,物理客体或物理状态的世界;世界2,意识状态或精神状态的世界;世界3,思想的客观内容的世界,尤其是科学思想、诗的思想以及艺术作品的世界。世界2即主观经验或个人经验的世界,跟其他两个世界中的任何一个发生相互作用。而世界1和世界3不能相互作用,除非通过世界2即主观经验或个人经验世界的干预。波普尔认为,尽管世界3是我们创造的,但它基本上是自主的。
在今天,世界3有巨大的启示意义。不论是技术本身,还是膨胀的互联网内容,都已经成为一个独立自洽的世界(世界3的一部分)。人们不再和物理世界接触,几乎完全通过内容(世界3)来获取知识。举个简单的例子,人们大多通过看手机来了解天气预报,根本不再抬头看天色和云层。我们宁愿看朋友圈的中秋摄影赛,也不太在意窗外的满月。
如果把叙事放入波普尔的理论3,或许我们可以摆脱二元论的狭窄思路,不再把叙事看做事实或真相的对立面,而把叙事(或者说人类编造的故事、说辞、理论)看做一个自主的世界,它可以影响人们的精神状态和行为。
我大约能感觉到希勒说的叙事是什么。只是,在历史和文化研究等领域,其实有更适当的概念和分类,比如历史学家柯文的著作《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History in Three Keys: The Boxers as Event, Experience, and Myth)就是这方面的典范。柯文没有用“叙事”,而是用事件、经历和神话来区分。
在柯文眼中,当事人经历的历史、历史学家笔下的历史,以及神话化的历史三者之间是有差异的。该书第一部分是历史学家笔下的义和团运动的史实;第二部分考察了直接参与义和团运动的各类人物当时的想法、感受和行为;第三部分评述在20世纪初中国产生的关于义和团的种种神话。柯文认为,后两条途径对普通读者具有更大的说服力和影响力。
至少,在柯文那里,历史可以分为史实(事件列表)、个人经历和神话(myth)这三类。而在希勒的《叙事经济学》中,我们看不到这种区分。他似乎把三者混为一谈。
在书的第三篇里,希勒提到了九个经济叙事。但与其说是这是九个叙事,不如说是一些笼统的概括和研究方向:恐慌与信心,节俭与炫耀性消费,金本位制与金银复本位制,自动化和人工智能取代几乎所有工作,房地产繁荣与萧条,股市泡沫……
这里的问题在于,你不知道希勒的叙事指的是一个名词,还是一个有主谓宾的句子,或是某种复杂结构的主题。他最常使用的工具是ProQuest和Google Ngram。前者可以搜索过去两三个世纪的报纸文章和广告,后者是书籍词频统计工具。书中做过词频统计的关键词包括金本位制、拉弗曲线、技术性失业、劳动节约型机器、大萧条、美国梦……也许受制于工具,他只能把这些词语当作分析对象。
稍加辨别,我们会发现,这些词属于不同的范畴和语境。有些是学界术语,有的是媒体热词;有的过于含混和抽象(比如大萧条、美国梦),有的相对清晰(比如金本位制)。
定义相对清晰的几个名词,比如金本位制、比特币,是该书最有启发性的章节。显然,金本位制、比特币,比大萧条、美国梦等更实在,更能脱离个人主观想法而存在。或者说,前一类更适合作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而后一类更适合进入文学批评和文化研究。
被解构的隐喻,难入因果的叙事
新冠疫情带来无数新闻报道和意见纷争,各种群的撕裂和争吵让人心脑疲惫。除了关于病毒的医学和传染病分析,我更关心,叙事、修辞和隐喻如何促成人群的分裂和团结。比如人们可以把Covid-19比作非典,或者大号流感。两种措辞会帮助人们理解或误解这种新疾病,并引发不同的情绪和应对措施。
苏珊·桑塔格的著作《疾病的隐喻》是绕不开的经典。该书是两篇批评文字的合集,英文标题更清楚,即Illness as Metaphor和AIDS and Its Metaphor。桑塔格用隐喻,而不用叙事,来揭示疾病的事实与关于它的言语之间的鸿沟。
桑塔格在书中揭露了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如结核病、艾滋病、梅毒、麻风病,以及恶性肿瘤,如癌症)是如何被隐喻化,并被社会赋予各种价值判断和道德评价的。
通过分析大量文学作品,桑塔格指出这些疾病被赋予的情绪色彩:结核病从前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现在癌症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一样的:人们不了解病的起因,两者都没有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案,致死率比较高。二者都被或曾被理解为热情病:结核病的发烧是身体内部热量、热情燃烧的标志;相反,癌症被认为是缺乏热情的人患的病。
与结核病有关的词包括:文雅、精致、敏感、浪漫、柔美、有趣、有教养、优越、悲伤、艺术家的病、妙笔生花的人的病、外显的风度、有个性……;与癌症有关的词包括:痛苦的情感、压抑、忧伤、焦虑、愤怒、用脑过度、冷酷、无情、被入侵、富裕、奢华、懒惰……如果一个人患上结核病或者癌症,那么他也就背上了社会、文化所赋予的这些隐喻。
桑塔格的目标,是将疾病还原为疾病。“要正视癌症,就当它只不过是一种病而已。它不是上苍降下的一种灾祸,不是老天抛下来的一项惩罚,不是羞于启齿的一种东西。它没有‘意义’。”或者说,所有关于疾病的隐喻,不过反映了文化的巨大缺陷:“反映了我们对死亡的阴郁态度,反映了我们有关情感的焦虑,反映了我们对真正的‘增长问题’的鲁莽、草率的反应,反映了我们在构造一个适当节制消费的发达工业社会时的无力,也反映了我们对历史进程与日俱增的暴力倾向的并非无根无据的恐惧。”
简而言之,在桑塔格和其他文化研究的视野中,隐喻或神话是需要被揭穿的某种意识形态。只有抹去各种言辞迷雾,才能更接近事物的真相。
回到《叙事经济学》,希勒为什么研究叙事呢?在他看来,现代经济学家都重视因果关系,但并不认为新叙事的出现有任何因果方面的重要性。而希勒认为,新的传播性叙事导向经济事件,经济事件再导向改头换面的叙事。
希勒的这一观点是极具颠覆性的。当今正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大多是以数据或制度为支撑的概念,比如产权配置如何影响经济绩效,比如CPI、PPI的变化跟GDP或者股票指数有哪些相关性?某一叙事和经济指标会存在这样的因果关系和数据相关性吗?比如,大萧条一词在媒体出现的频率和GDP增速之间存在某种关系?这样的理论预设实在过于大胆了。
另一方面,这样的研究简直无从入手。千千万人头脑中的想法和故事,如何用某个指标测度呢?就算是同一个名词和故事,也会在人们心中激发截然不同的行为,难道他们会形成某种集体行动吗?比特币、金本位叙事的流行,会让人们更热爱它还是更痛恨它,会引发购买还是抛售狂潮?这样的因果关系实在太脆弱了。
关于想法如何影响经济决策,我倒想到了一个指标,即PMI(采购经理指数)。PMI通过对采购经理的月度调查,汇总出来一个指数,能反映制造业或服务业的整体增长或衰退。被调查者对每个问题只需做出定性的判断,在(比上月)上升、不变或下降三种答案中选择一种。PMI的确是经济监测的先行指标,但要说PMI是一种叙事,那就让人迷惑了。这个指数显然没有任何故事成分。
作为修辞术的叙事
希勒在《叙事经济学》中最有启发的部分,其实属于传播学和营销的范畴。有时候我会怀疑,这些案例不是经常出现在格拉德威尔的《引爆点》之类图书中吗?
希勒提到“文化企业家”这样的概念,即很多叙事其实是某些个人或几个人的产物。谈到叙事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他提到了营销领域的自我参照效应,还有新闻领域,关于空气污染,如何用实验组的方式证明,新闻讲述方式的差异会有不同的影响。
不论是影响力营销、社交媒体营销,还是英国政府2010年成立的“助推小组”,说白了不都是某种舆论引导和民意操纵吗?当然,我们也可以用更中性的措辞,比如美联储比其他央行更善于引导市场预期。
言辞如何刺激群体行为,最新例证就是英国首相的群体免疫叙事。当中国人还在争论“群体免疫”的科学定义和政策建议是什么时,英国政府已经实现了他们的目标——让人们自愿待在家里。有评论说,英国政府面对的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呢?这些人为了脱欧,把英国拖进三年混乱。所以政府说:如果我的措施你不配合,就只能群体免疫了。是恐慌,而不是说理,让人们自动宅到家里。这一激将法是真是假我们不知道,但它足以证明,某个叙事和群体行为之间的关系太复杂了,希勒若要证明前者导致后者,那实在过于天真。
回到出发点,我认为叙事的恰当翻译,应该是“讲故事”。风口、会飞的猪、互联网思维、群体免疫、后浪……最会使用这类修辞、话术,最会讲故事的,还是营销和自媒体的幕后操盘手。他们根本不关心真相,也不在乎因果,要的就是争议和流量。来自学界的批评,最多也就能戳穿某些故事的神话,却无法抵御语词垃圾的通货膨胀。而擅长这种揭穿任务的,也是文学批评和文化研究者,经济学家很难帮上忙。
文中提到的著作:
《叙事经济学》, [美]罗伯特·希勒(Robert J. Shiller), 中信出版集团,2020-3
《历史三调》,柯文,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疾病的隐喻》,苏珊·桑塔格,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12
《无尽的探索 》,[英] 卡尔·波普尔,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09
《引爆点》,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中信出版社,2006-1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