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我们守卫在边疆的英勇战士点赞(悬崖边的天梯哨所)
三面临崖的3197高地
石梯铺筑的天路直插云霄
这里有一座天梯哨所
建哨30多年来
一批批雪域卫士登天梯守边关
做祖国明亮的眼睛
哨所官兵重温“筑路英雄”张福林的故事
悬崖绝壁处
拉着攀登绳登顶
“小心!”战士秦祺脚踩暗冰摔倒,同行的哨长邓东成眼疾手快,一把拉住他的衣袖。身边是悬崖幽谷,在场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创造成极致。“天梯哨所”位于三面临崖的3197高地,石梯铺筑的天路直插云霄。
哨所官兵擦拭戍边石
追溯哨所历史,早在上世纪50年代便打下红色烙印,以哨楼前的“张福林班”牌匾为证。
接到和平解放西藏的命令,十八军将士“背着公路”进藏。1951年12月,担任“爆破班”班长的张福林筑路时不幸被巨石砸中,光荣牺牲。1952年,原交通部和原西南军区联合授予张福林“筑路英雄”荣誉称号,他生前所在班被命名为“张福林班”。
昔日筑路树丰碑,今朝登梯守国门。几经辗转战斗,1987年5月,“张福林班”将五星红旗插上3197高地,从此在这里扎下了根。
当时上山根本没有路,战士们再次展现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英雄气概,一手拿枪、一手拿锹,悬崖绝壁处拉着攀登绳,挎包上拴着白毛巾,摸黑冒雨前进,耗时近4小时成功登顶。
肩挑背扛
完成2187级石梯铺设
驻哨之初,生存是最大考验。
没有住房,守哨战士钻进树丛、猫耳洞,和衣而睡。上哨3个月,没有人洗过一次澡。1988年除夕夜,全哨战士吃了一顿数得清个数的饺子,算是年夜饭。即便如此,没有一个战士动过“向后转”的念头。
哨所官兵背运物资
那时,守哨战士活动范围不足30平米,家国情怀在巴掌大的地方激情燃烧。
修路迫在眉睫,自力更生是捷径。战士们在山下崖壁凿石、冰河淘沙,肩挑背扛,像蚂蚁搬家似的一点一点、一梯一梯往山尖延伸,奋战1年多,终于完成2187级石梯的铺设。自此,守哨官兵上山耗时缩短一半。
一年200多天大雾笼罩
官兵扛着菜地追太阳
岁月轮转,寂寞悄悄潜入哨所。
哨所处在崇山峻岭之中,一年有200多天被大雾笼罩。
浓雾遮眼,官兵便练就了听声辨音的绝活儿,并在漫山遍野建立起移动观察哨;缺少阳光滋养,种的蔬菜容易患根瘤病,官兵脑洞大开,用废弹药箱、旧塑料盆装上泥土种菜,趁太阳“露脸”间隙扛着菜地追太阳;哨所活动空间有限,官兵因地制宜举行走廊拔河竞技、天梯扛清油桶比赛、饭桌乒乓球赛,寓训于乐持续掀起练兵热潮……
哨所官兵背运物资
青春易老,使命不负。受哨所环境影响,老哨长李吉坤一洗头便大把大把地掉头发,发际线加速后退,休假回家相亲好几次都因发型而失败。连长、指导员看着心疼,多次劝他下山,可他一次次摆手拒绝,一待就是14年。
如今,简易公路修到半山腰,原来的2187级石梯减到677级,官兵上哨更加快捷;哨楼装上地暖,官兵可以尽情享受浓浓暖意;三级抽水系统安装落户,汩汩清泉引入哨所;电网点亮云端,洗衣机、净水器、热水器等生活电器可以稳定使用……
云天寒哨今胜昔,官兵戍边志更坚,圆满完成上级赋予的各项观察执勤任务。
哨所名片
西藏山南军分区3197哨所驻地海拔3197米,建于1987年5月,前身是“筑路英雄”张福林所在班。因最初通往哨所有2187级石梯,常被称为“天梯哨所”。多年来,官兵坚守雪域高原,忠诚奋斗建哨,哨所被西藏军区表彰为“耳聪目明”观察哨,4次荣立集体三等功。
来源:雪域前线微信公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