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主要是反映什么问题的 红楼梦的核心主旨

《红楼梦》究竟讲了什么事?不同的人会看出不同的结果。各有理解和观点。

之前说过《红楼梦》讲的两个道理。通过智通寺的对联和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解读。看懂这两个道理,就明白了故事梗概。

红楼梦主要是反映什么问题的 红楼梦的核心主旨(1)

而要讲清楚《红楼梦》到底讲了什么事,却又要从另外角度来认识。

君笺雅侃红楼认为《红楼梦》就讲了两件事:治家和败家。

“治家”体现在宝黛姻缘和金玉良姻的区分。

“败家”体现在贾家朝堂立场的错误。

贾家之败,就败在两次选择全都错误。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大观园众女儿的悲剧,都是基于这两件事衍生出来。

红楼梦主要是反映什么问题的 红楼梦的核心主旨(2)

一,先说“治家”。

贾家“治家”的错误,并不是从宝黛钗的姻缘开始,而是从迎娶王夫人和王熙凤时,就开始了。

王夫人和王熙凤是金陵王家的女儿,但从贾母开始,贾家联姻走的是书香门第的弃武从文之风。

而王家的家风则与文化无关,主要是以武功为主。

这从王熙凤大字不识,被当作男儿抚养,教育的杀伐果断,铁血无情体现出来。

王熙凤如此,王夫人和薛姨妈也好不了多少。

但贾母可是堂堂尚书令史公的女儿。一朝宰辅文官之首。

所以,王夫人和王熙凤嫁入贾家,并不符合当初荣国公设计的“弃武从文”的治家路线图。

贾家在宁荣二公和贾代化贾代善两代时,位极人臣,已经到了需要一定的退让和韬光养晦,才能不被皇帝猜忌。

红楼梦主要是反映什么问题的 红楼梦的核心主旨(3)

荣国公当初设立私学,让贾家子弟读书科举,就已经给出了治家方向。逐渐放弃军功,要走科举仕途。

然而,只到了第二代就背弃了这个方针。

宁国府从宁国公开始,把持了两代的“京营”,控制着京城和皇帝的安全。要说皇帝完全放心根本就不可能。

按说在贾代化之后,最好的结果是将京营主动交还给皇帝,贾家顺势退出。类似杯酒释兵权,换得更多的利益,安心享受富贵培养子弟转型,弃武从文。

可贾家利令智昏恋栈不去,玩了一手“左手倒右手”,培养四大家族王家的王子腾做接班人,让王子腾“代替”贾家继续做京营节度使,控制京营。

王夫人和王熙凤,就是贾家为了巩固与王家的关系而联姻。

结果就是贾家放弃了“弃武从文”,开了历史的倒车。

贾家的伎俩肯定瞒不过皇帝,也必然被猜忌。老皇帝时还好,知道贾家忠心。但新皇帝登基后,就难免“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红楼梦主要是反映什么问题的 红楼梦的核心主旨(4)

所以,《红楼梦》一开始,王子腾就从京营节度使调任九省统制,京营被新皇帝收回去了。

相当于皇帝排除了京营的隐患。而王家则“出卖”贾家的京营,换得壮大自身。

贾家的昏招不但为皇帝所忌产生隔阂,还养肥了王家的野心。

从甄士隐的老丈人封肃坑蒙拐骗女婿,就反映出王家对贾家不安好心。

而金玉良姻背后,更是王家的图谋,就是要通过王家女儿的联姻,控制贾家的血脉。

林黛玉借刘姥姥一针见血指出其中问题“母蝗虫”也。借子孙繁衍成祸,贻害无穷。

贾家在当初的选择上就错了,已经是大船难调头。到了第四代的姻缘上,虽然拨乱反正却已经积重难返。

荣国公时代,建立家学,效果明显地体现在贾敬中进士,贾珠十四岁进学上。

只可惜后继乏力,就源于贾家教育的断档。

等到贾政当家,给贾珠迎娶国子监祭酒的女儿李纨时,已经是晚了。

此时摆在贾家的面前有两条路。

红楼梦主要是反映什么问题的 红楼梦的核心主旨(5)

一条是改弦易辙,回到当初荣国公指定的弃武从文老路,以短期利益换得未来前途,诗书传家也就是宝黛姻缘。

一条是一条道走到黑,继续富贵传家,迎娶薛宝钗,与王家薛家结成新的铁三角。

到底是迎娶书香门第的林黛玉,与李纨携手整顿贾家门风。还是迎娶商贾女儿薛宝钗为贾家续命?就产生了林黛玉好还是薛宝钗好的基础问题是。

曹雪芹只用一件事就体现出来。就是香菱学诗。

薛宝钗不置可否,林黛玉却积极培养。

如果将香菱看作贾家后代子孙。林黛玉会鼓励发展,薛宝钗却坚守“本分”一条路。鼓励多方面发展会百花齐放,坚持科举仕途一条路,不成功便成仁。

未来发展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贾家最终选择了金玉良姻,将贾家、王家和薛家继续捆绑,结果就是富贵传家三世而亡了。

红楼梦主要是反映什么问题的 红楼梦的核心主旨(6)

二,再说“败家”。

贾家恋权就是败家根源。

京营节度使左手倒右手为皇帝所忌。

秦可卿葬礼,用义忠亲王老千岁的棺材板是僭越。

与北静王结党营私是不轨。

贾元春省亲,积极响应太上皇旨意。对皇帝不忠不顺是立场错误。

剩下的卖官鬻爵,包揽诉讼,不轨不法,都是小事了。

更可怕的是贾家卷入北静王与皇帝的权力之争,最终在一场类似马嵬驿之变的冲突中,贾家像杨贵妃的杨家一样,灰飞烟灭。

曹雪芹在中秋节借林黛玉取名的凸碧堂和凹晶馆,给出了画龙点睛的伏笔。

林黛玉说“凸凹”源自画龙点睛的典故,就是说凸碧堂和凹晶馆折射的贾家立场问题。

凸碧堂在山巅,代表庙堂之高,伴君如伴虎。

凹晶馆在山脚,是凸碧堂的退步,位于湖边是处江湖之远,进退得宜。

林黛玉取名,表现出她的远见卓识。可惜,贾家放弃了她,是最大的错误。好在最后李纨坚持了本心,以一人之力拯救了贾家。

综上,《红楼梦》就讲了这么两件事,其他都是在此基础上衍生,宝黛爱情如此,金玉良姻如此,大观园的幻灭,都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不多赘述了。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文|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清代画家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