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学诗:读红楼梦学写作152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学诗:读红楼梦学写作152(1)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学诗:读红楼梦学写作152(2)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学诗:读红楼梦学写作152(3)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学诗:读红楼梦学写作152(4)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学诗:读红楼梦学写作152(5)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学诗:读红楼梦学写作152(6)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学诗:读红楼梦学写作152(7)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学诗:读红楼梦学写作152(8)

香菱废寝忘食,一本《王摩诘全集》很快读完。一天早上,“黛玉方梳洗完了,只见香菱笑吟吟的送了书来,又要换杜律。”第48回由此进入第五个场景:“意正浓香菱谈诗得三昧”,归入贾府气运线。

黛玉笑道:“共记得多少首?”老师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非常自然。黛玉同学进入角色很快。

香菱笑道:“凡红圈选的,我尽读了。”老师用心,学生努力。香菱语气中充满自信。曹师从此刻开始,悄悄渲染香菱在学诗、作诗方面的悟性和自信。

黛玉便又问道:“可领略些滋味没有?”香菱笑道:“我到领略了些滋味,不知可是不是,说与你听听。”黛玉直接问香菱“领略”了多少滋味,这已经是非常高的要求。可见在曹师的设定里,香菱学诗起点很高,黛玉对自己的传授也充满信心。

黛玉笑道:“正要讲究讨论,方能长进。你且说来我听。”循循善诱,启发思考。黛玉老师没有对香菱的“谜之自信”进行任何评价,反而鼓励她把心得体会说出来听听。黛玉的方法,其实就是曹师本人关于学诗的方法论。后文香菱的表现,可以看出曹师对自己这套理论同样十分自信。黛玉对香菱表现出来的耐心,是曹师对黛玉柔软善良内心的写照。

香菱笑着说道:“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必真的。有似无理的,想了去竟是有情有理的。”黛玉笑道:“这话有些意思了,但不知你从何处见得?”香菱开口所言“诗的好处”,第一句就已经直奔诗歌三昧真意而去,不知黛玉觉得“有些意思了”,萧遥读到这里也觉得香菱这番话厉害的紧。曹师笔下香菱的悟性,在这一刻继续提高。

香菱笑道:“我看他《塞上》一首内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一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字,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再还有,‘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这‘白’‘青’两字也似无理,想来必得这两字才形容的尽。念在嘴里,到像有个千斤重的一个橄榄。还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余’字和‘上’字,难为他怎么想来?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湾住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远几家人家作晚饭,那个烟竟是碧青,连云直上。谁知我昨日晚上看了这两句,到像又到了那个地方去了。

这一段文字相对较长,更平白更贴合香菱的身份。《塞上》是王维的代表作品之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称得上千古佳句。香菱的领悟紧紧抓住了“直”和“圆”的神髓,对诗词要旨把握的非常精准。为了进一步佐证香菱的进步,曹师继续安排香菱对另外两首诗的名句分别进行了多角度的对比论述。这两首分别是《送邢桂州》和《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在萧遥看来,这段文字曹师仍设计了一明一暗两种布局。明面上,曹师接连引用了三处佳句,表现香菱学有所成。暗线则是这三首诗中的曹师没有引用的部分,明显带有暗示或伏笔,与前文各种谶语的作用相似。

两人正说着,“宝玉和探春也来了,也都入坐,听他讲诗。”香菱学诗有“得”,黛玉一个人知道显然还不够,必须要引入第三者做见证,最好还是跟家里诗社关系最密切之人,这样才会顺理成章地为吸收香菱加入诗社创造机会。这里最佳人选,显然非宝玉和探春莫属。因此,曹师特意安排宝玉和探春一齐出现在潇湘馆。从行文严密性来说,二人的出现,前后文并没有做合理的串联说明,有些突兀,算是一个小小的败笔。萧遥怀疑这一部分文字,不是曹师原笔。

宝玉笑道:“既是这样,也不用看诗,会心处不用多,听你说了这两句,可知三昧你已得了。”曹师笔下,宝玉同学写诗虽然不如钗黛,但品诗的能力和悟性均为上佳,此番夸奖,虽然有天性善良的成分,但也是对香菱悟性的肯定。曹师借宝玉的话,再次拔高香菱在读者眼里的形象。

宝二爷发话了,黛玉老师当然也要正式点评。于是黛玉笑道:“你既说他这‘上孤烟’好,你还不知道他这一句还是套了前人的来呢。我给你这一句瞧瞧,更比那个淡而现成。”这正是授业恩师的做派,继续启发,全面训练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黛玉说着,便把陶渊明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翻了出来,递与香菱。 香菱瞧了,点头叹赏,笑道:“原来‘上’字是‘依依’两字化出来的。”黛玉不过列举了一个普通事例,香菱便准确地切中要点,怪道宝玉同学在一旁大笑道:“你已得了,不用再讲,越发到学杂了,你就作起来,必是好的。”这一次,曹师借黛玉、宝玉两个人的点评,继续将香菱对诗歌的悟性拔高到极致,加入诗社,已万事俱备。

这时候,探春也笑道:“明儿我补一个柬来,请你入社。”一切水到渠成,顺畅自然。曹师经过前面的三层渲染,最后才由探春引香菱入社。整个过程仪式感十足,一丝不苟。

香菱笑道:“姑娘何苦打趣我们,我不过羡慕才学着顽罢了。”曹师笔下的香菱,为人老实本份,懵懂可爱,安于身份,永远不会有非分之想。因此探春邀请他入社,香菱的第一反应就是不相信。

探春、黛玉都笑道:“谁不是顽,难道我们是真作诗呢?若说我们认真成了诗,出了这园子,把人的牙还笑倒了呢!”曹师这句话,是暗示黛玉也认可了探春的提议,肯定了香菱的潜力。

听了黛玉的话,宝玉道:“这也算自暴自弃了。前日我在外头和相公们商议画儿,他们听见咱们起诗社,求我把稿子给他们瞧瞧,我就写了几首给他们看看,谁不是真心叹服?他们都抄了刻去了。”探春、黛玉自谦,曹师却不想让读者真的认为大家作诗的水平不济,因此特意安排宝玉转述外头相公们对诗社诗稿的叹服,借第三人肯定诗社作品的质量。

探春、黛玉忙问到:“这是真话么?”宝玉此时并没有抓住探春、黛玉问话的要点,便很得意地笑道:“说谎的是那架上鹦哥。”黛玉、探春听后,都道:“你真真胡闹,且别说那不成诗,便是成诗,我们的笔墨也不该传到外头去。”这段对话,暗示探春和黛玉礼防意识极重,任何有悖男女大防的行为,都必须被抵制。

宝玉偏偏对此不以为意,说道:“这怕什么。古来闺阁中笔墨不要传出去,如今也有人知道了。”宝玉的话,不无道理。毕竟,如果真的女子笔墨不外传,如今大家不会知道这世间还有谢道韫、李清照、薛涛、鱼玄机等等才情卓异、勇于突破的奇女子,也就没有他们所作那些脍炙人口传诵已久的诗词佳句。

正说着,只见惜春打发了入画来请宝玉,宝玉方去了。”第四十八回的第五个场景,到此结束。香菱学诗,是《红楼梦》全书中段比较重要的事件。这一个场景涉及的情节和人物相对较少,主要用于后续情节铺垫和埋设伏笔,属于高潮之间的过渡事件。后文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全书角色人物突然极大丰富,再次进入一个新的高潮。

附:王维的三首诗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送邢桂州》

铙吹喧京口,风波下洞庭。

赭圻将赤岸,击汰复扬舲。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明珠归合浦,应逐使臣星。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