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豫剧红脸王老艺人唐玉成(豫剧老红脸王唐玉成和卢尚斌的师徒情)

河南豫剧红脸王老艺人唐玉成(豫剧老红脸王唐玉成和卢尚斌的师徒情)(1)

老红脸王唐玉成一生徒弟众多,学生更是无数。传说中神乎其神的李克让,大名鼎鼎可以开派的朱勤堂、杨启超,还有羊羔子红脸张万云等等,个个都是响当当的红脸名家。近些年,随着逐渐对豫东红脸王流派的重视和不少戏迷的挖掘,老红脸王老年的时候收的几个徒弟,也开始走进人们的视线,被大家慢慢熟知,像付克恭,卢尚斌(白三),还有个卢尚忠(白四),可惜前几年已经过世。今天主要说说卢尚斌(白三)和老红脸王的一些交际。

卢尚彬,艺名白三,出生于1933年,在豫东一带,提起来白三的人知道的不少,卢尚斌却很少有人知道。卢老师跟随老红脸王学艺应该是在58年前后。那时候整个虞城县剧团响应国家政策,去了宁夏石嘴山市“支边”,其中就去了不少名家。比如演《烈火扬州》出名的杨东来,当年就随着剧团一起去了石嘴山。老红脸王唐玉成因为年纪大,还因为名声比较大,没有随团去,就被分配到利民镇东的乔集张集卢庙一带下放,在那里指导一批学戏的学生。张发良,卢尚斌,还有卢尚忠等等一批人都是在这个时候跟随老红脸王学戏。

卢老师当年还学过私塾,按照他自己的话说,学了《论语》、《三字经》、《百家姓》,笔者曾亲耳听见他和宁陵的李峰老师在一起背《论语》“学而”一篇,两个人都背起来如同背戏词,滔滔不绝,相当流利。他们现在还一直称:上《论语》、下《论语》,可能那时候《论语》是按照两部来分别读的。卢老师在老红脸王分配前已经开始学唱戏,但是学戏的时候年纪有点大,算是个半路出家,但是由于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学起来特别快,当老红脸王下放时,他悉心求教,同时悟性高,很快得到了老红脸王的亲睐,遂拜师在老红脸王门下。

河南豫剧红脸王老艺人唐玉成(豫剧老红脸王唐玉成和卢尚斌的师徒情)(2)

论起来再这些弟子中和老红脸王唐玉成关系最好的,当属卢尚斌老师。老红脸王对这个学生特别喜爱,当然,这其中也有老红脸王的夫人——董老太太的原因。董老太太,当年,在整个豫东梨园行,人品绝对可是屈指可数。对待每一个人,都至善至诚。据说,当年如果那个名角牌子大,剧团里面谁都请不来,只要老太太一出马,人就能请过来。老太太没有其他秘诀,就是待人好,而且是真诚的,没有任何虚情假意。卢老师在拜了老红脸王之后,跟着老红脸王学了几年,后来,卢老师去了栾川煤矿那边演出,准备调过去,只是后来因为家庭原因和户口原因没有办成,当他回来的时候,老红脸王也已经回到虞城县剧团。卢老师去县城看望老红脸王和老太太。中午,董老太太提议吃饺子,大家都说好。卢老师说我来调馅,老太太欣然应允。只是卢老师以前根本没有做过饭,也不知道怎么个调法,就那样放了盐和调料,使劲搅拌,然后包饺子,下饺子。等大家坐到桌子上,老红脸王吃第一个饺子,没有表情,对董老太太说:老董,你吃味道咋样?老太太吃一口,连说不错不错。老红脸王:咸不咸。老太太说,正好正好。卢老师吃一口,咸得很,自己都直皱眉头。老红脸王哈哈大笑,说:也就是尚斌做的,要是换个人做的,你早就叫了。老太太还一直说,不错不错,不咸不咸。一件小事,老红脸王夫妇对卢老师的喜爱可见一斑。

期间卢老师因为去了珠海很多年,所以,1990年开唐派艺术研讨会的时候没有参加,2005年,老红脸王诞辰110周年演唱会,也没有参加,2010年,给老红脸王立碑开研讨会也没有参加。而当卢老师刚刚从珠海回来,便和付老师一起去给老红脸王上坟,远远看到坟地,卢老师就面有戚色,到了碑前,张嘴先叫了一声“娘”,老泪纵横。大家烧纸的时候,他就一直默默的蹲在碑边,看着长满荒草的坟,好像在说些什么。

有一次给卢老师录音,本来就想让他唱《火焚纪信》“搬一把棕交椅”这一段,卢老师一直不唱,他给别人说,我唱的再好能有俺师傅出名,能有他唱得好?私下里,他给我们说,因为这段戏,当时是老红脸王亲自一点点教授的,所以只要一想起来这段,就想起来当年的情景,心里就觉得很难过。笔者明白卢老师见景生情,不觉悲从中来。不愿意唱,只是不愿意让自己的伤心事又流露出来,让自己一遍又一遍的心伤。

河南豫剧红脸王老艺人唐玉成(豫剧老红脸王唐玉成和卢尚斌的师徒情)(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