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上市公司具备的条件(上海民营企业上海光源助我们申报科创板)
近日,上海美迪西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在科创板上市招股说明书(申报稿),已被上海证券交易所受理,进入问询阶段。这份招股书显示:公司建立的“基于蛋白质晶体学的药物发现与筛选技术服务平台”经市科委认证,已入选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这个平台与上海光源密切相关,”美迪西首席执行官陈春麟博士说,“我们可能是使用上海光源机时最多的公司,这个大科学装置对美迪西的成长乃至申报科创板帮助很大。”
上海光源是第三代中能同步辐射光源,由国家发改委、中国科学院、上海市政府共同投资建设。它位于张江高科技园区,于2009年5月6日正式向用户开放,每年为用户供光4000—5000小时。上海光源用户办副主任李红红介绍,这个大科学装置有4条蛋白质晶体学线站,是生物医药企业的研发“利器”。这类企业用户中,张江企业约占60%,诺华、罗氏、葛兰素史克、礼来、维亚生物、药明康德、睿智化学等一批落户张江的中外企业都使用过蛋白质晶体学线站。
上海光源内部设施
美迪西就是其中一员,而且是与上海光源合作10年的“资深用户”。这家药物研发外包服务企业(CRO)为客户提供药物发现、药学研究、临床前研究、新药临床研究申报等服务。在药物发现领域,美迪西从事蛋白质晶体学研究,需要测定蛋白质与小分子的共晶结构。陈春麟回忆,上海光源开放前,这种研发工作十分不便,需要把晶体寄到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委托那里的先进光子源(APS)测定结构,或寄给日本大型同步辐射设施SPring-8。“晶体都是装在液氮罐里寄送的,办理海关手续很繁琐。测定一批晶体结构的时间成本非常高,价格也不菲。”上海光源开放后,这个难题迎刃而解。10年来,美迪西平均每月使用一次上海光源,每次4—8小时。
今天恰逢上海光源开放10周年,美迪西生物部主任王涛博士又一次带领团队来到那里,在BL17U1线站进行实验。只见他们从液氮罐中取出一个个已在实验室里生长好的蛋白质晶体,在实验站里,把它们放入自动上样机械臂旁的大液氮罐,随后走出实验站,用计算机操作机械臂,把一个晶体放入X光衍射仪。仪器围绕圆柱形晶体每0.1度拍一张衍射图,不到2分钟,就采集了3600张衍射图,分辨率小于3埃(1埃等于10的负10次方米)。“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的X射线亮度是X光机的上千亿倍,能极大地提高蛋白质晶体的衍射分辨率。”上海光源运维人员周欢博士解释道。2017年11月,上海光源更换了最新的探测器EIGER X 16M,它能收到比传统探测器更高的衍射分辨率,而且收集数据的速度比传统探测器快一个量级,将收集一套数据的时间从20分钟缩短至2分钟以内。
王涛博士在上海光源测定蛋白质与小分子的共晶结构。
获取蛋白质晶体的高分辨率衍射图后,科研人员就能解析它们的结构。据陈春麟介绍,如今,小分子创新药研发大多采用“基于结构的设计”方法,即在解析疾病相关靶点的精准结构后,根据这个结构设计小分子药物、优化先导化合物的结构,让它能进入靶点的活性中心并与之充分结合,就像根据锁孔的结构设计钥匙一样。王涛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近年来兴起的肿瘤免疫疗法,其大分子创新药的抗体与抗原结合位点的精准测定,也需要利用同步辐射光源。
王涛博士在上海光源处理蛋白质晶体的衍射图数据。
在上海光源的支持下,美迪西近年来与葛兰素史克、诺华、罗氏、阿斯利康、强生等近百家制药企业以及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高校合作,测定了300—400个蛋白质与小分子的共晶结构,为肿瘤、代谢类、心血管、精神类等疾病的新药研发提供了高质量数据。这些合作项目使美迪西快速发展。科创板的推出,则为这家民营企业的加速发展带来了机遇。
鸟瞰上海光源
栏目主编:黄海华 文字编辑:俞陶然 图片编辑:邵竞
本文图片:海沙尔 摄影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