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八郎的来历 杨八老越国奇逢

杨八郎的来历 杨八老越国奇逢(1)

命运的奇妙,对我们而言真是无法参透,只能顺从。古人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可是正是没有什么告诉我们命里到底有没有,所以很多人还是在奋斗、还是在坚持、还是在苦苦挣扎。因为他们坚信努力能够改变命运,努力终究会有所回报。更有甚者稍微有点权势、有点钱财就以为自己会被命运眷顾,狂妄自大、为所欲为,以徽州宴为例,或许那个嚣张狂妄的女人永远也不会想到,自己的日进斗金的生意因为一句:敢动我家的狗弄死你孩子的话,毁于一旦。闲话不说了,且看今天的故事。

古人说人是穷困富贵都是命中注定的,有的先富后贫,有的先贱后贵,好像云彩一样来无影去无踪,瞬息变化,让人意想不到。如宋朝吕蒙正秀才,没有发达之前,家道艰难,三天没有吃过饱饭,在天津桥上赊了一个西瓜,在桥柱子上磕开,不小心失手掉到桥下,西瓜顺流而下,没有吃上。后来他状元及第,做到了宰相的位置,建造了一个落瓜亭,来告诫自己穷困时的失意。所以说:前程如黑漆,暗中摸不出。宋朝军卒杨仁杲,才开始为丞相丁晋公修房子。夏天负土运石,汗流不止。发牢骚说:同样是父母所生,住房子的何等安乐。我们做工的,何等吃苦。正是有福之人人服侍,无福之人服侍人。他口中的怨言被监工的听见,一顿皮鞭,打的皮开肉绽,只能忍气吞声。没过几年,丁丞相被贬为崖州司户。杨仁杲因是外戚起家,官至太尉,皇亲国戚。朝廷将丁丞相的府邸,赐给了杨仁杲居住。丁丞相动用民夫建造官邸,分明就是替杨仁杲做工头的。

话说元朝至大年间,有个叫杨复的,因是八月中秋节生日,小名八老,乃是西安府盩厔县人妻子李氏,生有一个儿子七岁,头角峥嵘,天子聪敏,取名世道。夫妻两人对儿子十分爱惜。一天,杨八老和李氏商议说:我快三十岁了,读书不成,家事日渐消乏。祖上原在闽、广为商,我想要凑些资本,买办货物,去漳州贩卖,图几分利息,作为养家之用,不知道娘子意下如何。李氏说:我听说治家以勤俭为本,守株待兔,不是良策,趁着壮年,还能长途跋涉,快点整顿行囊,不必迟疑。八老说:虽是如此,但是子幼妻娇,放心不下。李氏说:孩子已经长成了,我就能教导了他,希望你早去早回。当天商议停当,选了个吉日出行,和妻子分别,只带了个小厮,叫做随童。出门搭了船只,向东南进发。

古人写了一首诗,说的就是经商的苦楚。人生最苦为行商,抛妻弃子离家乡。飨风宿水多劳役,披星戴月时奔忙。水路风波殊未稳,陆程鸡犬惊安寝。平生好气顿消磨,歌不发声酒不饮。少资利薄多资累,匹夫怀璧将为罪。偶然小恙卧床帏,乡关万里书谁寄。一年三载不回程,梦魂颠倒妻孥惊。灯花忽报行人至,阖门相庆如更生。男儿远游虽得意,不如骨肉长相聚。请看江上信天翁,拙守何曾阙生计。

杨八老走到漳浦,住在檗妈妈家,专门收买番邦来的货物。檗妈妈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二十三岁。曾经招赘了个女婿,相依为命,去年那女婿死了,女儿守寡在家。檗妈妈见杨八老本钱丰厚,而且志诚老实,待人一团和气,十分喜欢他。想要将女儿嫁给他,依靠养老送终。八老才开始不答应,被檗妈妈再三劝说:杨官人,你不远万里,在外经商,没有个体己的知疼知热的人,我女儿年纪小,正好相配。乐的做个两头大,你回家去,有李氏娘子在家。你来漳州,有我女儿。两边往来都不寂寞。做生意也是方便顺利。我老了也不会花费你太多钱,只是单独一个女儿,想让她嫁个好人家,日后生儿育女,也为我门下留个根苗。就是你家中娘子知道了,料来也不会责怪。有过多少做买卖的,流连娼楼妓馆,胡乱花钱。你本分的人,应该从长计议,不要推脱了。八老见她说的有道理,就答应了,择日成亲,入赘到檗家。不出两个月,檗氏怀孕。一年之后,生下了个小孩,阖家欢喜。

杨八老思念家中的妻子和儿子,本来打算成亲后一年半载,就要回乡看望。因为檗氏怀了身孕,放心不下,等到生下孩子,檗氏又不放他归家,如此耽搁了三年。孩子都两周岁了,取名世德。虽然和世道同辈排行,但却姓了檗氏的姓,叫做檗世德。杨八老对檗氏说:我暂且要回关中,看看妻子就回来。檗氏苦留不住,只得听从。

八老收拾货物,准备起身。又放心不下欠账,和随童分头催缴。八老走到州府前,只见门前挂着榜文,上面写道:近日倭寇沿海抢劫,各地方要用心巡察,以防万一。一应出人的人,都要仔细盘问,城门也是晚开早闭。八老看了,吃了一惊,有了趁早动身的想法。也不去讨债了,赶紧回家收拾东西,与檗氏告别。次日清晨,别了岳母和妻子只带了随童上路了。

路上看见了乡村百姓,纷纷攘攘都来城中逃难。听说倭寇一路杀人放火,官兵不能抵挡,已经追到了附近。吓得八老魂不附体,进退两难,没有办法,只得跟随众人到汀州城中避难,再想办法。走了有两个时辰,离城约摸有三里路,忽然听见一阵喊杀声。后边的百姓都哭嚎起来了,却是倭寇杀来了。众人都被吓得腿软了,跑不动了。八老看见旁边有一片树林,跟随众人到其中躲避。可是林子里有倭寇埋伏,有几个练过的汉子上前拼命,都被倭寇一刀一个给结果了,好像砍瓜切菜一样,吓得众人一起跪下,大叫饶命。

倭寇拿住平民也不是全都杀了。掳得妇女,肆意淫虐,等到不耐烦了,要不放了,要不杀了。男子只要是老弱的,一并杀了。若是强壮的,就抓来剃了头发,抹上油漆,假冒倭寇。每当遇到厮杀,便把这些人去打头阵。官军只要砍下一颗首级,就能拿去领赏。平常百姓中有秃头,尚且被官兵割下头颅请功,何况这些在战场上被捉住的,也不管真假,定然不会轻饶。这些剃了头的假倭寇,自知左右是死,索性投靠倭寇,还能多活几天。所以一般行凶出力都是假倭寇在前,真倭寇在后,官兵也是屡屡中计,不能取胜。

杨八老和一群百姓都被倭寇围住了,好像瓮中之鳖、釜中之鱼,无处躲避,只得顺从苟活。随童也不见了踪迹,不知是死是活。倭寇在各处乡村劫掠了众多金银珠宝,心满意足。听说元朝大将军快到了,于是抢了一些船只,驱赶着劫掠的人口乘船回日本国去了。到了日本,将掳来的健壮男人留作奴仆使用,剃了头发,光着两只脚,和日本人一般模样。给了他们兵器,交给他们作战的方法。被俘的人惧怕,不敢不听。过了一年半载,习惯了当地水土,学会了日本话,竟然和真倭寇一样。

光阴似箭,杨八老在日本国,不觉住了十九年。每夜私自对天祷告:愿神明保佑我杨复,再转家乡,重会妻子。寒暑不变。到了元太定年间,日本国遭到饥荒。众倭寇纠集人马,又来侵略,带着杨八老同行。八老心中又是喜又是忧,喜得是可以趁这个机会回到中国,陕西和福建自己都有亲属,万一皇天护佑,得以骨肉重逢,再行团聚,也未可知。忧的是,现在自己是一个倭寇的形象,便是自己照着镜子,也吃一惊,他人又怎么会认得。况且刀枪无眼,此去凶多吉少,枉送了性命。但是宁做故乡鬼,不愿为夷国人。祈求上天可怜,这次只愿到陕西。福建两处,如果去了别的地方,也是枉然。

原来倭寇在海岸侵扰,也是天数,听凭风向。若是北风,便侵犯广东一路。若是东风,便侵犯福建一路。若是东北风,便侵犯温州一路。若是东南风便侵犯淮阳一路。这时是二月,正值东北风大盛,一连几天,吹个不停。径直飘向温州一路。那时元朝承平日久,沿海防御松懈。就只有几只破船,几百个老弱的士兵,都是望风而逃。众倭寇公然登岸,少不了杀人放火。杨八老虽然心中不愿意,也不免随波逐流。这一次入侵,从二月到八月,官兵一连败了数次,倭寇抢了几个市镇。转而劫掠宁绍,又到了余杭,残暴程度不可描述。各府、州、县都写了告急文书,奏报朝廷。皇上下旨兵部,派遣平江路普花元帅领兵佂剿。这普花元帅足智多谋,手下多精兵良将。奉命大刀阔斧,杀奔浙江这边来。前哨探听到,倭寇占领了清水闸作为巢穴。普花元帅会同浙江兵马,水陆并进。倭寇平时轻视官兵,不以为意。谁知道普花元帅手下,有十个统军,都有万夫不当之勇。士兵都带有火器,四面埋伏,等到和倭寇酣战之际,火器一起发作,杀得他们走投无路,大败亏输。斩首千余敌寇,活捉二百余人。那些抢船逃跑的,又被水路官兵截杀,多有落水而死的。普花元帅得胜,赏了三军,担心倭寇没有除尽,派兵四下搜捕。

在清水闸上,有个顺济庙,供奉的神像为冯俊,平常十分灵验。倭寇占据这里时,杨八老私下里向神像祈祷,得了个大吉之兆,心中暗喜,与一起被掳得十二人约定,大军到时,出去投降。又担心官军不分真假,拿他们领功,心中拿不定注意。到了八月二十八日,倭寇大败。杨八老等十三个人躲在顺济庙中,不敢出去。正在两难之际,听到外面喊杀之声,乃是王国雄千户带人来搜庙。十三个人都被活捉,捆在一起,吊在走廊下边。众人都在喊冤,说不是真倭寇,却没有人理他们。当时天色已晚,王千户就在庙中歇息,打算明天早上押解到上峰处请功。事有凑巧,王千户手下有个贴身服侍的人,叫做王兴。夜间起来出恭,听见走廊下有哭嚎的声音,其中有一个是关中人氏的声音,十分好奇。悄悄点了个灯,看见了杨八老的样貌,有些疑惑。就问:你们既说不是真倭寇,那是哪里的人,如何入了倭寇的贼伙,怎么和他们一模一样。杨八老哭诉到:众人都是闽中百姓,只有我是西安府盩厔县人氏,十九年前在漳浦做客,被倭寇劫去,秃头跣足,受了万般辛苦。众人都是同时受难的,今天在这里,本来都是要去自首的,奈何形状怪异,没有一个相识的人,害怕不被相信,因此狐疑不决。幸亏天兵获胜,倭寇败亡,我等指望能够重见天日。不想老将军没有自己审问,一概捆吊。明天被押解到衙门,性命不保了。说完,众人都哭了起来。王兴赶紧摇手说:不要高声啼哭,惊醒了老将军,反而不好。你这个安西府汉子姓甚名谁。杨八老说:我姓杨名复,小名八老。长官也带有关中口音,莫非是同乡么。王兴听说,吃了一惊:原来你就是我的旧主人,可还记得随童么,小人就是。杨八老说:怎么不记得,只是样貌都变了,当面也不认识了,自当日在闽中失散,你怎么在这里呢。王兴说:暂且不要细说,明天早上老将军起身时,我站在他身边,你只要看着我叫我的名字,我自会给你开脱。说完,拿了灯走了。

原来随童跟随杨八老时才十九岁,如今又过了十九年,已是三十八岁,急切间怎么认得。当年和主人失散,躲在茅房中,侥幸没有被倭寇捉到。那时王老千户还是百户,在此领兵,偶然遇到他,看他伶俐,问了他的来历,收在身边服侍,也让他自己打探原主人的消息,谁知道杳无音讯。后来老王百户立功,升任了千户,被调到浙江当官。随童改名为王兴,在他身边做了一个得力的家人。也是杨八老命不该绝,让他主仆相见。

第二天,王老千户点齐兵马,解下十三名囚犯,要带到军门请功。正要起身,忽然倭寇中有一个人,看着王兴,高声叫道:随童,我是你的旧主人,快来救我。王兴假意认了认,两个人抱头痛哭。老王千户把王兴叫过来问他缘故。王兴将一一诉说,恳请老千户放了杨八老。王老千户说:既然有此冤情,我也不敢做主,押到帅府,让他自己分辨吧。王兴恳求和众囚犯一起去作证,王老千户准了。到了帅府,普花元帅本要将他们一起斩首,王老千户和王兴赶忙求情,将以前的事禀告元帅。普花元帅听了,让王老千户押解着众人到绍兴郡丞杨世道处审问。

杨世道听了王老千户的来意,将他送走,升堂办案,先是王兴开口诉怨,然后是杨八老将自己的籍贯、妻子儿子姓名,自己的经历,同乡人员的姓名都一一说了。杨郡丞问明了情况,当庭下令:权且收监,等到行文到原籍,查明了来历,才能释放。退堂后,杨郡丞回到衙门见了自己的母亲杨老夫人,将自己今天审问的事告知母亲,并说囚犯中有一人和父亲的名字相同,妻子儿子的姓名也和自己二人的相同,而且王兴名字叫随童和以前父亲的仆人名字相同。老妇人说:世上难道有这么怪的事么,你明日再开堂审问,我在幕后听听,一看便知。

第二天,再次开堂,还没有仔细问就听老夫人在幕后大叫说:我儿,不要再问了,这个人正是你父亲。惊得杨郡丞手忙脚乱,跌下了座位,与杨八老抱头痛哭。请到后堂后,王兴也进来了。当下三口人,又是大哭一场,好像梦里相逢一样。之后杨郡丞才拜见了父亲。随童也来磕头,拜见了主人、主母。杨八老对儿子说:我在倭国,夜夜对天祷告,只愿再次回到家乡,重见你们。今天上天可怜我,天随人愿。高兴地是我儿荣升富贵,更是万千之喜。只是那十二个人都是闽中之人,与我同时被捉的。你可速速给他们昭雪,不可偏佑,使他们有怨念。杨世道听了父亲的话,便把一干人等都放了,又各自赠送了三两银子的路费,众人感恩不尽。一面吩咐书吏写下文书,回复帅府。一面安排庆贺宴席。服侍杨八老沐浴后,换了新衣服,顶冠束带。杨世道的夫人张氏出来拜见公公。一家团圆,欢喜无限。

这件事,传遍了绍兴府。本府的檗太守,听说杨郡丞认了失散多年的父亲,备下礼物,专门前来道贺,定要请杨八老相见。杨八老见了檗太守,分宾主坐下。太守欣羡不已。杨郡丞置办酒席款待。饮酒中间,檗太守问杨太公:当时为什么长久的的停留在闽中,招致这样的祸端。杨八老说:才开始打算待一年半载,便要还乡。当时住在檗家,他家有一个寡女,二十三岁,正想要招夫婿。我入赘了她家,所以多呆了三年。檗太守将情况一一问了清楚,八老不知道太守叫什么,随口说:我的第一个儿子取名世道,檗氏所生的,取名檗世德。算来檗氏所生的今年也有二十二岁了,不知道她们母子现在什么情况。说完,泪如雨下,檗太守又喝了几杯酒,告辞回去了。和母亲檗老妇人说了如此如此,猜测杨八老就是自己失散多年的父亲。檗老妇人说:明天你请他来赴宴,我在屏风后观看,一见便知。

第二天,檗太守宴请杨八老。檗老妇人屏风后偷看,这时的杨八老衣冠楚楚,已不是倭寇的模样,更容易相认了。檗老夫人没有听他们说几句话,就大叫说:我儿,快请你父亲进来相见。请到私衙,一家三口相见,又是抱头痛哭。正说话的工夫,杨郡丞派随童来太守府接父亲回去,听过太守也认了父亲,随童大惊,进了私衙,看见了檗老夫人,赶紧磕头相见,檗太守娶妻蒋氏也来拜见公公。檗太守重整酒席,派人请杨郡丞到来,说了明白。一守一丞,这时才认作是亲兄弟,当时连杨夫人和张氏都请了过来,阖家团圆,欢喜非小。

杨八老在倭国受了十九年苦,谁知道儿子杨世道和檗世德,长大成人后,同年中的进士,又一同被选派到绍兴郡为官。今日才从枷锁中脱出性命,就认了两位夫人,两个贵子,真是古今罕有。第三天,全郡的官员都知道这件奇事,都来贺喜。檗太守和杨郡丞一起写了个文书,告知了普花元帅他们认父的始末。普花元帅表奏朝廷,一门封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