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字的引申义(行不是走而是十字路口)

词的本义就是指有语言文字材料所能证明的词的本来意义。因此,词的本义不一定都是原始意义。判定本义的原则:“字形可考,文献可证”。

一、 分析本义的方法

① 析形释义

即从分析字形入手探求本义。从造字方法看,象形最能反映本义,其次是指事和会意。形声字的意符并不等于本义,但本义与意符有密切关系,通过意符推求本义是一个有效的办法。

象形字:

象:

走字的引申义(行不是走而是十字路口)(1)

大象。

斤:

走字的引申义(行不是走而是十字路口)(2)

砍伐树木工具。

豆:

走字的引申义(行不是走而是十字路口)(3)

器皿(盛食物的器皿,形似高脚盘)

指事字:本:树根。末:树梢

会意字:

休:倚木。

集:

走字的引申义(行不是走而是十字路口)(4)

群鸟落于树上

许慎说:“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huī),武信是也。”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义。上下是也。”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汉字的结构和意义之间的关系都象以上例子那样简明。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从字形方面说,汉字的字形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发生了讹变;二是从词义方面说,有些词造字时候的本义可能已经失传了。

② 考核文献

向:朝北的窗子—— 塞墐户。《诗经·七月》(北出牖也。《说文解字》)

叔:拾取——九月苴。《诗经·七月》(拾也。《说文解字》)

行:道路——遵彼微。《诗经·七月》(人之步趋也。《说文解字》)

元:人的头——狄人归其。《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始也。《说文解字》)

常用词本义:

零:下雨。 采:采集。 比:并列。 识:记住。

北:背离。 身:怀孕。 天:头顶。 货:财物。

觉:睡醒。 族:聚集。 鄙:边邑。 特:公牛。

临:俯视。 质:抵押。 阴:山北。 归:女子出嫁。

除:宫殿的台阶。 宫:住宅,房屋。 主:火把,后作“炷”。

因:席垫,“茵”的本字。习:鸟反复地试飞。 险:地势起伏不平。

乡:二人对食之状,义为用酒食款待别人,“飨”的古字。

二、 词的引申义

引申义就是发展、延伸出来的意思。词的引申义,就是在本义的基础上繁衍派生出来的意义。凡属直接派生引申义的意义我们称之为基础义,它可以是本义,也可以是本义以外的其它意项。

① 辐射式

走字的引申义(行不是走而是十字路口)(5)

节:本义为“竹节”。如:竹则笋苞抽节。(左思《吴都赋》)

①用于树木,引申为木的枝节。如:其于木也,为坚多节。《周易·说卦》

②用于动物,引申为骨节、关节。如: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庄子·养生主》

③用于交际,引申为符节、礼节。如:长幼之节,不可废也。《论语·微子》

④用于时间,引申为季节、节气。如: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列子·汤问》

⑤用于音乐,引申为节奏、节拍。如: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起舞。(蒲松龄《促织》)

⑥用于道德,引申为气节、节操。如:时穷节乃见。(文天祥《正气歌》)

⑦用于行为,引申为节制、节省。如: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子·天论》

② 递进式

朝:早晨——朝见——朝拜——朝廷——朝代

兵:兵器——士兵——军队——战争——战略,策略

表:毛朝外的皮上衣——外衣——外表——标志

③ 综合式

理:治玉——治理其他(理发)——天下太平

理:治玉——纹理——抽象的条理——道理

理:治玉——纹理——抽象的条理——通顺,通达

三、 词义引申的规律

(1)由具体到抽象

道:本义指道路。周道如砥,其直如矢。《诗经·小雅·大东》

引申为(达到某一目的的)抽象的途径、方法。交邻国,有道乎?《孟子·梁惠王上》)

再引申为抽象的规律、道理。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庄子·养生主》

(2)由个别到一般

雄、雌:本义指雄鸟和雌鸟,专指鸟类而言。《说文》:“雄,鸟父也。雌,鸟母也。”

谁知鸟之雌雄。《诗经·小雅·正月》

引申为泛指所有动物。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辞》

(3)由实词到虚词,即实词的虚化

以:本义为任用、使用,是动词。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屈原《涉江》)

后引申虚化为介词,意思为凭、用等。以家量贷,而以公量收之。《左传·昭公三年》

(4)假借产生新的义项

向:北窗——朝向、面向——趋向、奔向——接近

北窗——从前、本来、刚才(假借义) 寻向所志《桃花源记》

北窗——假如(假借义) 向吾不为斯役《捕蛇者说》

常见字本义和引申义

本义:被子 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训俭示康》)

因被子是盖在人身上的,引申为:覆盖 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答韦中立书》)

由覆盖引申为:加于……之上 泽陂生民(《荀子》)

由加于……之上引申为:蒙受,遭受 妆成每被秋娘妒(《琵琶行》)

因遭受是被动的,引申为:被(介词)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京口北固亭怀古》)

通“披”,假借义:披,穿 操吴戈兮被犀甲(《国殇》)

本义:以背载物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愚公移山》)

由本义引申为:担负,使……担负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由承担不了引申为:辜负,对不起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由没有承担引申为:违背 不久当归还,誓天不相负(《孔雀东南飞》)

背负有依凭,由本义引申为:依仗 秦贪,负其强(《廉颇蔺相如列传》)

由本义背载不了引申为:失败 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谋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