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0万知青名录墙(上海知青50年返回龙泉镇新塘村铁托寨有感)

上海10万知青名录墙(上海知青50年返回龙泉镇新塘村铁托寨有感)(1)

△ 知青在龙泉镇新塘村铁托寨合影

撰文 | 蒙海 王霞

4月24日,带着50年的牵挂,上海知青沈守华一行4人带着他们的家人共9人回到他们曾经生产、生活和劳动过的地方:龙泉镇新塘村铁托寨。

站在他们曾经住过的地方,走在他们曾经走过的乡间小路,看着他们曾经耕种过的土地,望着他们曾经携手共同劳动的乡亲们,虽是蹉跎岁月,面貌却是今非昔比。

寨子周边如雨后春笋似的冒出许多许多的“小别墅”,他们甚至不相信每幢别墅只是一户乡亲们的所有,坡上坡下土地流转建立了蓝莓种植基地,寨子上有了自己的养鸡场合作社,去年赢利并分了红。

他们感叹着城乡变化之大,城乡差距缩小了,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质量提升了。

上海10万知青名录墙(上海知青50年返回龙泉镇新塘村铁托寨有感)(2)

△ 知青在龙泉镇新塘村铁托寨合影

知道昔日的朋友要来,铁托寨的乡亲父老列队在寨口欢迎,当看到彼此的那一刻,他们相拥相抱,老泪纵横,双眼被热泪打湿。

他们虽已经是白发鬃鬃,都是直呼小名:小来、小陈、小沈、小鲍、荣辉、荣亮、妈露、妈耶。触景生情,他们又似曾回到了当年在铁托寨生活、生产、劳动的情景!在5、6年的农村生活中,整个寨子的村民都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人一样,有的把他们认作舅爷、有的把他们认作姑妈。

弹指间50多年已经过去,乡音变粗了,容貌变老了、生活水平变好了、村庄变美丽了、相识的人变少了,唯一不变的是乡亲和知青们的感情、思念和牵挂。

上海10万知青名录墙(上海知青50年返回龙泉镇新塘村铁托寨有感)(3)

△ 知青与龙泉镇新塘村铁托寨村民合影

最爱板腰的小葛不来啊!5个知青中少了葛胜林,乡亲们提出了疑惑?当时活泼、开朗、调皮,又最爱找乡们板腰的小葛,在乡亲们的记忆中最深刻,老的、小的、男的、女的都记着他的小名。

知青们告诉乡亲,葛胜林已经于2009年2月去逝。他是5个知青中最后一个回去上海的。老天啊,你是不是已经作好安排,知道他等不到50年的故地轮回,特意让他在铁托寨多呆上半年呀。葛叔叔,你虽然不能亲临你的第二故乡,相信在另一个世界的那边你也会默默的注视着乡亲们的团聚吧,希望你永远祝福他们!

上海10万知青名录墙(上海知青50年返回龙泉镇新塘村铁托寨有感)(4)

△ 知青在为已逝世的“妈妈”王治兰扫墓

吃水不忘挖井人!他们总是忘不了他们的“妈妈”,一个又朴实又善良又慈祥又有爱心的农村妇女:王治兰。

知青们的第一站首先是到“妈妈”的墓地看望她,50多年前与“妈妈”在一起的点点滴滴画面又浮现在眼前。

王治兰家居住在铁托寨的半山腰,家里有三男一女,其中两个儿子都已经结婚生子,一家共9人居住在一个凹型的院子里,因房屋宽敞,大队就把知青安排在王治兰家居住。

大队集体接待知青晚餐后的当晚,他们就背起行囊入住了王治兰家,第二天就与铁托寨的寨民一起,当起了实实在在的农民。

当时知青最大的葛胜林18岁,沈守华17岁,最小的鲍爱英、来仲安、陈宏尧等三个才16岁,还带着城市气息的学生就这样入乡随俗干起了农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与乡亲们春天下田播种又插秧;夏天下地种红苕抬包谷;秋天挥臂卷起袖子收谷子;冬天上山砍柴烧碳备温暖。

住在王治兰家的6年多时间里,他们学会了抬水、煮饭,学会了为人、处事,学会了苗语、方言;那个时代粮食紧缺,物质匮乏,他们自己拾柴挑水做饭,生活自理,由于没有农村生活经验,一餐饭下来满头大汗,来不及冲洗又急忙吃饭下地干活;有时为了争工分,没时间做饭,干农活累了,没精力煮饭,几个年青小伙宁愿不煮不吃挨饿着,听着房屋那边不有动静,王治兰去看望,才知道他们的情况,城市里16、17岁的孩子,本应该还在学校里接受教育的学生,哪里受得了这个苦啊。于是王志兰叫他们到家里来吃饭,并叮嘱他们以后忙了或累了就到这边吃饭,不要把自己的身体搞跨了,有我孩子吃的就有你们吃的。

从那时起,他们就经常到王志兰家“混”饭吃,帮忙洗菜洗碗带孩子,生活虽然清贫,却充满嘻戏与欢声笑语。

“走啦走啦,后面的行程还多着呢”,亲人叫他们走了,他们才从记忆里回到现实,父爱光荣,母爱伟大,他们一步一回头,眼睛又潮湿起来。沈守华不由自主的再次走向墓碑,鞠躬自言自语的说到:亲爱的妈妈,这次回去,不知道何时才能回来看望你呀,希望你在天之灵祝福我们以及你的家人永远建康、幸福、快乐吧!

上海10万知青名录墙(上海知青50年返回龙泉镇新塘村铁托寨有感)(5)

△ 知青在龙泉镇新塘村铁托寨院坝座谈

在曾经的院坝围座起来,乡亲们陆陆续续的来了,来一个,少不了问候一遍,来两个,又少不了再问候一遍:舅爷、姑妈、小陈、小来、小鲍、小沈。“哈哈,我们不是小字辈了,现变成老字辈了,我以前是最小的,现在我最高最大呢”,陈宏尧笑起来说到。他们与乡亲们谈得好欢啊,因病不能来座谈的,他们又组织到家进行了看望,给他们鼓励,让病重的乡亲们有坚强活下去的信心,5、6年的下乡感情,虽经历了50多年的磨练,没有减少,只有更深。

上海10万知青名录墙(上海知青50年返回龙泉镇新塘村铁托寨有感)(6)

△ 知青看望龙泉镇新塘村铁托寨村民

看到在厨房里忙忙碌碌的王治兰的儿孙们,鲍爱英走到他们中间问道:“你们哪个叫阿少、哪个叫阿凹啊?我这里有他们幼儿时的相片呢”。王治兰的几个孙孙急忙停下手中的活,激动的问道相片在什么地方啊,拿我们看一下呀!最为激动的是阿少,在那个70年代初的他,哪曾想到还会有一张自己幼儿的相片呀,从懂事至今怎么自己从来不听奶奶、父母、叔叔、叔妈说过,也从不看到过相片呀!

从鲍爱英姑妈手中接到相片,孙孙们围作一团,“我是这个,你是这个,姐姐是这个,这是伯妈,这是我妈,还有一个应该是?”孙孙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看着8厘米左右长的正方形黑白相片里的3个大人、3个幼儿,孙孙们从母亲的轮廓里只是猜出个大概,怎么也猜不出其中的1个大人和幼儿,“我仔细看下,我再看一下”,孙孙们你来我往的抢着看,试着猜。“不要抢不要抢啊,一下弄坏去啊,猜不到时请看看相片的后面,我都用钢笔按照位置记着他们的名字呢”,鲍爱英姑妈紧跟着他们不时的提醒,时刻的注意着相片的安全。

阿少激动的流出了眼泪,拿着相片奔向正在座谈的叔叔、叔妈以及自己的爱人、弟媳等,指着相片也让他们猜一猜,他们哪里会猜着呀。什么是无价之宝,对相片里的6个人来说,这张相片就是无价之宝啊。

原来知青们接到通知准备返回上海时,为了永远的记着王治兰家的恩情,他们希望她家一定要留张相片留念,于是王治兰家儿媳们背着孩子徒步4公里左右去县城,照了才送给鲍爱英的,由于时间久远,在记忆里已经不知道这张相片的存在了,可是上海知青却将它毫发无损的保存下来,小小的一张相片,让他们与这家人恩情永存!

上海10万知青名录墙(上海知青50年返回龙泉镇新塘村铁托寨有感)(7)

△ 王治兰一家合影老照片

以前没有相机,但那时他们与乡亲们的言行举止已经永久的留在各自的心中,现在先进了,人人都有手机,他们要抓住此次行程多和乡亲们合影留念,“多照一张、多照一个,反正不要胶卷,我们要放在微信里,哪时想看哪时看,随时随地都可以看”,鲍爱英说。

听说晚上还要举行篝火晚会,他们非常的激动,要穿着我们的民族服装,拿着芦笙与乡亲彩排,为了篝火晚会的成功,乡亲们与他们一道摆着各式各样的姿势,他们仿佛又回到知青时期的青春少女、靓哥帅男,都希望把自己最美好的影象留下来,什么地方有纪念意义就照,哪个地方有深刻回忆就拍,谁的动作最优美就录!

上海10万知青名录墙(上海知青50年返回龙泉镇新塘村铁托寨有感)(8)

△ 知青与龙泉镇新塘村铁托寨村民合影

没有高档的灯光、没有扩音的话筒、没有一流的设备,有的只是寨子乡亲们纯朴的笑容、有的只是雄厚整齐的芦笙歌曲、有的只是群众们自娱自乐的翩翩舞步。

随着柴火的点燃,寨子芦笙笀筒响了起来,全体寨民和他们跳起了芦笙笀筒舞,铁托寨的篝火晚会开始了。晚会由村党支部书记致欢迎词,知青代表沈守华作感恩答谢,群众代表莫安策汇报了家乡的巨大变化与取得的成就,世界杯护旗手莫秋的父亲莫太和作了希望发言,知青以及家属集体演唱歌曲、跳起了舞蹈表达对铁托寨乡亲父老的感恩之情,最后全体人员再次跳起了芦笙笀筒舞,欢庆上海知青返乡顺利圆满结束。

上海10万知青名录墙(上海知青50年返回龙泉镇新塘村铁托寨有感)(9)

△ 知青在龙泉镇新塘村铁托寨参加篝火晚会

知青叔叔、阿姨们,50年前我们相识相知相见恨晚,50年后我们重逢重遇重温叙旧,你们即将踏上回家的征程,但我们相信,你们此次返乡的行程不是最终的旅途,明年、后年……铁托寨会以更好的村容村貌、更好的礼遇迎接你们的到来!

言语解释:

1.妈露(伯妈的意思),妈耶(叔妈的意思)。

2.通庄(在划拳时,一个人与全桌的每人划一次拳)

3.马老壳(在划拳时,规定划三拳或六拳,最后一拳划拳输的就与另外一个人划,一直划下去,直到划赢为此)

4.板腰(摔跤)

• 丹寨县融媒体中心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