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家六忌(传统兵家辩证方略)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意思是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它关系到军民的生死,国家的存亡,不能不慎重考察研究。如何全面而慎重地考察呢?历史上各大兵家总结的辩证方略及其所体现的辩证思想,不仅能使我们体会用兵之妙,还能深得商战之法,及夫临敌,又能相机而应之以变通之术。

故重新解读此书,以宏扬古代传统兵家的辩证方略,古为今用。

爱战 ①

【原文】

凡与敌战,士卒宁进死,而不肯退生者,皆将恩惠使然也。三军知在上之人爱我如子之至,则我之爱上也如父之极。故陷危亡之地,而无不愿死以报上德。法曰:“视民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②。

【注释】

①本篇讲仁爱治军。上下级的关系,应当是上爱我如子,下则爱上如父。只有建立在互爱的基础上,在战场上,士卒才能奋战而置生死于不顾。②视民如爱子,故可以与之俱死: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之,指代将领;俱,一同。

【译文】

凡与敌人作战,士卒能够宁前进而死,也不后退而生的原因,全是将领仁爱待将士的结果。众将士知道将帅爱护他们如同爱子之无微不至,那么,将士爱将帅也会像对自己的父亲一样地至真至诚。所以,士兵在陷人危难之地的时候,没有不以拚死奋战来报效将帅的恩德的。兵法上说:“将领对待士卒如同对待自己的爱子,士卒就能与将领同生死,共危难。”

兵家六忌(传统兵家辩证方略)(1)

【经典案例赏析】

战国时期,魏国的将领吴起,任西河太守,他与最下层的士兵共衣同食。睡觉与士卒一样不另铺垫席,行军时不骑马与士卒一起步行,也和士卒一样把干粮满满的包裹背在身上,与士卒同甘苦共劳累。士卒中有一个身上长了毒疮的,吴起为他吮吸毒脓。这个士卒的母亲听到后便哭了起来。有人问她:“你的儿子,只是一个普通的士兵,而将军能亲自为他吮吸毒脓,为什么还哭呢?”她说:“不是这样的。往年吴公也吮吸过他父亲脓疮中的毒脓,使他的父亲在战场上拚死奋战来报效,从不后退,结果死于战场。今天吴将军又为我的儿子吮吸毒脓,我不知道他又会战死在哪里。所以,我为我的儿子哭泣。”魏文侯以吴起善于用兵,廉洁公正,深受士卒的爱戴,就派他守西河地区。吴起在这里先后与诸侯国大战七十六次,获全胜的就有六十四次。

威战 ①

【原文】

凡与敌战,士卒前进而不敢退后,是畏我而不畏敌也。若敢退而不敢进者,是畏敌而不畏我也。将使士卒赴汤蹈火而不违者,是威严使然也。法曰:“威克厥爱允济②。”

【注释】

①威战,即威严治军,就是将领要在军中建立威信,纪律严明,使将士敬畏,能达到军令军法如山,使士卒畏我而不畏敌,即使赴汤蹈火,仍敢进而不敢退,战必胜。如果治军不严,将领无威,其结果是士卒临战畏敌而不畏我,那就会敢退而不敢进,必打败仗。

②《尚书·胤政篇》“威克厥爱允济”,威,严格要求;克,攻克战胜;厥,他的;爱,偏爱;允济,能够成功;其意思是严格要求,就能克服他的偏爱获得成功。

【译文】

凡是与敌人作战,士卒前进而不敢后退,这是因为士卒畏惧将威和军法而不畏惧敌人的缘故;如果士卒敢于后退而不敢前进,这是畏惧敌人而不畏惧将威和军法的表现。将领命令士卒赴汤蹈火而不敢违抗,是将威纪严使他这样的。《尚书·胤政》中就指出:"将威军纪严能获得治军战敌的成功。”

兵家六忌(传统兵家辩证方略)(2)

【经典案例赏析】

在春秋齐景公的时候,齐国遭到两国攻击,晋国攻打东阿、郵城,燕国侵犯黄河南岸的齐国领土,齐军打了败仗。齐景公忧心忡忡。晏婴便向齐景公推荐田穰苴,说:“穰苴虽然是田氏偏房所生,可是这个人文能使众心服,武能使敌人畏惧,您不妨试用试用。”齐景公就召穰苴,和他谈用兵打仗的事,非常满意,就任命他为将军,率兵抗击晋国燕国入侵的军队。

穰苴接受任务后,对齐景公提出要求说:“我本来地位低下,您突然从平民中提拔我,加官在大夫之上,这样士卒不会服从,百姓也不会亲近。人地位低就无权威可言,所以,我请求您能派一个你所宠信的大臣和国民所尊重的人,来作为监军,才好理事。”齐景公答应了他,派宠臣庄贾作为监军。穰苴辞别了齐景公,并与庄贾约定说:“明天中午在军营门会齐。”第一天,穰苴先赶到军营,设置测日影的标竿和计算时间的漏壶,等待庄贾的到来。庄贾一向以自己的显贵的地位表现骄横,并认为这次穰苴所率的军队是自己的军队,而且自己又任监军,所以把约定相会的时间未当一回事。亲戚朋友们为他设宴送行,到中午他未到达军营。穰苴便放下标竿,撤下漏壶,进人军营,检阅队伍,指挥士兵,宣布纪律。部署完毕,直到傍晚,庄贾才到军营。穰苴严肃地质问道:“为什么过了约定的时间才到?”庄贾毫不在意地说:“大臣和亲友们硬要设宴饯行,不才所以来迟了。”穰苴严厉地指责他说:“身为将帅,接受命令的那一天,就应忘掉自己的家庭;亲临阵地指挥打仗,就应该忘掉自己的父母;击鼓进军的紧急时刻,就应当忘掉自己的生命。如今,敌人侵人我国内地,国内人心动荡,士卒日晒夜露在边境,我们的国君为国家大忧患而寝不安席,食不甘味,因为百姓的生命都系在君的手里,还说什么设宴送行?”于是召来军中执法官问道:“军法中不按期到达的,如何处置?”军法官回答:“当斩。”庄贾此时才感到害怕,便派人飞驰报景公求救。但去的人还未来得及返回,已经斩了来庄贾警示三军。三军将士都震惊战栗。

过了不久,齐景公派的人才拿着符节赶到,车直驰进入军中。穰苴说:“将在外,君主的命令也可以不接受。“他又问军中执法官:“军营中不许车马驰人,现在使者这样干了,该如何处置?"执法官说:“当斩。“穰苴说:“国君的使者不可杀。”于是杀了他的仆役和砍掉车的左车辕及左骖马,来警示三军。田穰苴让使者回报齐景公,然后执行军务。部队行军驻扎,掘土埋灶、士卒伙食、看病食药,他都亲自一一布置安排。他还把自己的官俸粮饷拿出,自己与士卒一样饮食,并特别照顾体弱有病的。三天之后,率兵出发,那些生病的士卒都纷纷请求出征,大家奋勇争先,为报答将军的关怀去战斗。

晋军听到这些消息,便撤兵而去;燕兵听到这些消息,也过黄河北撤,齐国的危急解除。田穰苴挥军追击,收复国土,然后率军凯旋归来。

兵家六忌(传统兵家辩证方略)(3)

【辩证方略解析】

所谓“世间万物皆阴阳,一阴一阳之谓道”,兵法之要首在于“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要辩证统一,全面深入,恩威并行,赏罚分明,军纪严明,令行禁止;“知彼”更要辩证统一,全面深入,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有备方能无患。

法家他律管束人性之阴,儒家自律激发人性之阳,“知己”之要首在于阴阳兼治,统筹兼顾。

爱战:凡与敌战,士卒宁进死,而不肯退生者,皆将恩惠使然也。

威战:凡与敌战,士卒前进而不敢退后,是畏我而不畏敌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