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关于端午节和粽子的故事吗(粽子的产生真的与屈原有关吗)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你知道关于端午节和粽子的故事吗?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你知道关于端午节和粽子的故事吗(粽子的产生真的与屈原有关吗)

你知道关于端午节和粽子的故事吗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唐 李昭道《龙舟竞渡图》 故宫博物院藏

相传,端午节食粽子的习俗与屈原有关:诗人屈原投江殉国后,百姓为防止鱼虾搅扰其尸身而将草木叶包裹的江米团投入江中。

傅抱石 《屈原图》 故宫博物院官网

传说终归是传说,学术界认为粽子源于祭祀。

周天子用牛、羊、猪三种动物祭祀社稷,称“太牢”。《诗经·周颂·良耜》载:

“杀时犉牡,有捄其角。以似以续,续古之人。”

菰叶包裹黍米的角黍,其形状极可能是模拟牛角。以水生性阴的菰叶包裹具有阳火之性的黍,又是阴阳相合的古典哲学思想体现。

“粽”字本作“糉”。最早记载见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

“糭,芦叶裹也。从米,声。作弄切。”

起先这种食物是在夏至时食用的。《荆楚岁时记》有云:

“夏至节日,食粽。”

清代 徐扬《端阳故事图之裹角黍》册 故宫博物院藏

粽正式成为端午节的节庆食物,已是晋代以后的事了。

晋代周处在《风土记》中描述:

“仲夏端午,烹鹜角黍。俗以菰叶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于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一名糉,一名角黍。”

南北朝时期,北人南渡,角黍南传。粽子也正在此时与端午节、屈原联系在一起。

南梁吴均《续齐谐记》记:

“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水,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之。汉建武中, 长沙区回, 白日忽见一人, 自称三闾大夫, 谓曰‘闻君尝见祭, 甚善, 但所遗并蛟龙所窃, 今有穗, 可以揀树叶塞上, 以五色丝转缚之, 此物蛟龙所惮’,曲依其言。今五月五日作粽,并带楝叶、五花丝,遗风也。”

才子沈约编南朝《宋书》,其中记录宋武帝刘裕在端午节送“杂色粽子”给北魏太武帝,为粽子加上了协和邻邦的政治意涵。

唐代粽子的用米“白莹如玉”。元稹有诗云:

“彩缕碧筠糭,香粳白玉团。”

唐代韦巨源《食谱》中记载了一种蜂蜜凉粽,在当时的长安非常受欢迎,可谓是男女皆爱,老少皆宜。

皇帝每至端午都会给政绩颇丰的臣子赏赐九子粽,以昭显皇恩。正如温庭筠诗中所写:

“盘斗九子粽,瓯擎五云浆。”

当今市面的蜂蜜凉粽(图片 | 第一旅游网)

宋代苏东坡的“时于粽里见杨梅”是果品入粽的实况写照。

宋代吕原明所著的《岁时杂记》中记载:端午粽子“ 品种甚多, 形式不一, 有角粽、锥粽、菱粽……又有九子粽”。

1988年,江西德安县南宋周氏墓中出土了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粽子实物,可见是墓主生前所爱。

江西德安南宋周氏墓中出土的粽子

元、明以后,粽子叶从菰叶变为箬叶、芦苇叶,辅料有豆沙、猪肉、枣、胡桃等。

“以菰芦叶裹黍米煮成, 尖角, 如棕榈叶心之形”的粽子还被纳入《本草纲目》,其药用价值得到了证实:叶“清热止血、解毒消肿”;糯米性温,有暖脾胃、止泻、补中益气之功用。

清朝时,五月初一至初五日,御膳必有粽子,并以此供神敬祖。如举办“粽席”,还会在食用前进行“金盘射得许先尝” 的小游戏,即把许多粽子放一大盘内,人站在一定范围外用小角弓射中哪只,就先吃哪只。一场“粽席”常摆设2000余个粽子,颇为壮观。

清代郎世宁《午瑞图》 故宫博物院藏

除了前面所提到的食用米粽,还有一种内置艾叶、昌蒲等香料,外缠彩线的,由纸折成的几何体“彩粽”。

小知识:

中国古代的色彩应用多来源于传统的“五色观”——青、赤、白、玄、黄,分别对应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和木、火、金、水、土五行。

“彩粽”色多者为五色,色少者可能只有两色、三色,后世多有变化。

端午节挂艾草(图片 | 搜狐)

缤纷彩粽(图片 | 百度)

古人对于大自然的感知远比我们今天的人们要敏感得多。

时至端午,蝎子、蜈蚣、蛇类等毒物活动频繁,人们为消灾避虫,就在彩粽里加菖蒲、藿香、佩兰等草药随身佩戴,作用等同香包。因样式美观并且芳香怡人,寓意吉祥又能醒脑健神,被视为馈赠亲友的佳品。

小知识:

蜈蚣、毒蛇、蝎子、壁虎和蟾蜍是中国民间盛传的五大毒物,被合称为“五毒”。

中国民俗认为每年夏历五月端午日午时,五毒开始孽生。

端午五毒袋 故宫博物院藏

南京彩粽技艺传承人韩玉如回忆:

“过去老南京人每逢端午节,家家悬挂彩粽,互送彩粽,里面放入五谷杂粮,摇起来哗啦啦地响,象征五谷丰收。”

经过老人别出心裁地创新,彩粽不再是一条线从底缠到顶,而是在画心、菱形、方形等7种织法的基础上设计出秦淮河系列、金陵十二钗系列、明城墙系列等融合南京地域元素的图案。

韩玉如老人和她的南京彩粽(图片 | 江宁新闻)

彩粽制作无前期图纸,全靠作者成竹在胸。形体、色彩及最后的缝合要求都很严格。很多花样不但要上下左右对称,缝合时还要求不露针角、没有断线、毛刺,规整严密。看似小巧的彩粽,其制作动辄需要一天甚至更长时间。

彩粽制作(图片 | 廿四节气手艺学堂)

五月里,端阳到,五色新丝缠角粽,香飘千里是粽香!

实现传统文化久盛不衰,贵在保护与传承中让更多人感受它的魅力。试想岁岁年年五月初,一家老小围桌饮酒品粽, 其乐融融;大街小巷悬挂工艺彩粽,色彩斑斓。

愿“粽”文化代代传承!

齐白石《五日吉祥》

作者:清潭百尺

编辑:戚彧卿

端午安康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