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死亡470万(席卷全球的死亡)

戳上方蓝字关注“敏敏老师”哦!

曾敏敏女士(zengminmin2013),哈佛大学校友,哈佛大学亚洲学生奖学金委员会委员,COURSERA中国顾问委员会委员,华英教育董事长,美国独立教育顾问协会(IECA)认证顾问,曾出版《十年-一个哈佛女孩的故事》。2014年创立新足迹游学网(xinzuji),致力于让中国少年通过各类精选海内外课程,体验全球精英教育。

全球死亡470万(席卷全球的死亡)(1)

近日,根据国内多家媒体报道,一种名为“蓝鲸”的死亡游戏正由国外传入中国。

此前国内网络上也出现了疑似“蓝鲸”的QQ群、贴吧以及相关内容,不禁让家长一阵紧张。

它兴起于俄罗斯社群网站,游戏名字源自一种鲸鱼搁浅自杀的集体行为。

整个游戏历时50天,加入者被要求每天完成一个自残任务,包括在清晨4时20分起床、用刀片在胳膊上刻上“F57”代号、观看恐怖电影、不与任何人交谈等,最后在第50天时,结束自己的生命。

据悉参与者加入群组后,会被配备一名“负责人”,而且需要提交个人的真实信息,包括自己及家人真实姓名和家庭住址,甚至是裸照。

如果有人抵触任务或者泄密这些个人信息就会被公开,任务完成不了,负责人还会表示“有人会帮你完成”。

根据俄罗斯报纸Novaya Gazeta调查显示:“从2015年11月至2016年4月期间,俄罗斯有130人疑因玩这款游戏自杀。”

今年2月,又有15岁和16岁两名俄罗斯少女从公寓14楼纵身跃下……

自杀之前,前者在社交媒体发布了一张蓝鲸照片并写道“结束”,后者则在网上写道:“理智已经丧失……结束”。

同样在2月,俄罗斯另一名15岁少女从公寓中跳下,因跌入雪地中免于死亡,但身受重伤。

而就在不知不觉中,这只“蓝鲸”已经通过网络游向了南美大陆。

5月份,一名14岁阿根廷少年在参加了游戏后,被送入重症监护室,这是阿根廷第一起被报导的可能因“蓝鲸”引发的自杀案例。

在阿根廷的拉普拉塔,一名12岁的女孩向警方求助,表示她因完成“蓝鲸”任务而割伤了手臂。

而在巴西,全国各地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青少年自杀自残案件。在圣保罗,一对 18、19岁的小情侣在一家豪华酒店中枪杀自杀,当局认为与“蓝鲸”游戏有关。

在巴拉圭,一名22岁大二计算器系学生,加入“蓝鲸”游戏后,用剑刺穿了胸膛……

这一游戏也流传到了拉美国家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先后有青少年因出现自杀或自残行为被送至医院。

随着游戏的蔓延,阿根廷、英国、墨西哥等都已发布紧急警告,提醒家长密切注意孩子的网络行为。

在社群网站Instagram和Twitter上搜寻相关关键词也都会出现警语。

全球死亡470万(席卷全球的死亡)(2)

一系列青少年自裁行为之下,我们不禁深想:

如此可怕的游戏究竟是如何出现并快速蔓延的?

这就需要提到游戏发明人了。

他是一名叫Philip Budeikin的21岁男子,曾在大学攻读心理学,后被学校开除。

在2016年底他在俄罗斯被捕,被收押在圣彼得堡狱中。

他对罪行直认不讳,甚至认为那些自杀者“很乐于死去”,“我赋予了他们生活中得不到的东西:理解、沟通、温暖”

他表示创建这一游戏是为了通过让那些没有价值的人自杀,以达到“净化”社会的目的,因为“有必要区分普通人和生物垃圾”。

讽刺的是,他去年11月被收押以来,他已收到数十封来自少女的情书。

一名俄罗斯调查人员表示,“Philipp很清楚要怎么做能达到他的目标”,这可能跟他自身的经历相关。

Philipp母亲上班早出晚归,很少有时间和他相处谈心,在学校他也没什么朋友,大量时间都花在网络上面,几乎足不出户。

全球死亡470万(席卷全球的死亡)(3)

这样的人突然发现可以掌控别人的意志和生命,从而找到了强烈的存在感。

从2013年开始,他和同党在社群网站用恐怖影片吸引青少年,然后从中锁定一批容易被操控的人。2万人中大概符合条件的仅有20人。

游戏会由易到难,坚持下来的会被加大难度,比如自残、在屋顶上玩平衡游戏、杀死小动物等,这些任务完成后必须提供照片或影片。

调查人员指出,“大多数孩子会在这个阶段选择离开,只有小部分人留下来。那时候他们已经完全从身心上服从管理员的指示了,无论任务有多怪异。”

游戏过程中,管理员还会不断进行心理暗示:让女孩子认为自己很胖,男孩子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鼓吹说”这个世界不适合他们这些人,应该去寻找更美好的世界”

而调查的难处在于,一些受害者被要求在自杀前删除在社群网站上的通话纪录,而他们照做了。直至1名女孩放弃执行最后一项任务,为调查提供了关键证据。

尽管Philipp否认报导中有130名受害者,但坦承受害者为17人,另有28人“准备好”要执行最后任务,也有人和他接触过,但并非在他直接下令下自杀。

那么,是什么促使这些花样孩子走向末路呢?

根据俄罗斯总检察院调查数据显示,俄罗斯62%的青少年自杀事件,大多与家庭冲突和生活巨变有关,与老师、同学、朋友的冲突,来自成年人的暴力威胁,以及周围人的冷漠忽视。

其中家庭不和谐是导致青少年自杀的主因。

孩子往往是父母或其他家人敌意的接受者,他们常会因为家庭中缺乏有效的沟通而感到不被关心。

校园霸凌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今年Netflix就出了一部有关校园霸凌的美剧《13个原因》,拿下IMDb 9.1,烂番茄新鲜度93%的高口碑。

剧中讲述了一位高中女生如何被有意无意的欺凌所打击,最终走向自杀之路……

除了学校与家庭因素之外,学业成绩低落、生活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而引发重大压力、同龄人群的影响等因素都与青少年的自杀行为有关。

这些处于情绪和社会边缘化的青少年群体,敏感脆弱,长期得不到尊重和关注,对未来失去生存信心,很容易萌生自残和自杀年念头。

而社交媒体和在线视频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为一些诱导者提供了方便,隐性的伤害在不断加剧。

就像有人认为,参加蓝鲸游戏而自杀的人,并非完全是游戏诱导。“他们不是因为聚在一起才想要自杀,而是因为想要自杀才聚在一起”。

青少年之所以被吸引到自杀群体中,往往是与长期与自杀念头作斗争的人。

根据心理家分析,自杀行为很有可能是青少年采取的一种无奈的沟通与表达想法的方式,他们希望藉由这种激烈的方式,让外界知道他需要关注。

全球死亡470万(席卷全球的死亡)(4)

如何发现自杀倾向?

和成年人一样,青少年也会通过一些行为或语言显露自己的变化,包括:不愿意跟家人或朋友交流、严重忧郁情绪(伴随着睡眠习惯改变、体重变化、对一切兴趣乏乏)、行为上的突然转变(包括变得较具攻击性、焦虑、多疑、自私)、常做白日梦甚至有幻觉出现。

如何预防自杀行为?

学校教育方面,除了重视学业知识和传授,还应该加强学生的心理教育。

规划适当的生命教育课程和心理咨询室,教导学生如何解决及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人际关系的处理、压力的调适等的问题。

作为家长,可以透过亲子教育改善家庭的互动方式,教导青少年如何改善人际关系的技巧等。

实际上,青少年的同龄人群也扮演着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因为大部分的青少年在出现心理问题时,都会先向身边的好友求助。

多点沟通,不要漠不关心;多点支持,不要假装与自己无关。

正如美剧中《13个原因》的一句台词,“一定要有所改善。我们之间相处的方式、互相照顾的方式,无论如何都要有所改善。”

全球死亡470万(席卷全球的死亡)(5)

所幸,周围的世界还是充满了正确的引导和善意的行为。

巴西圣保罗就发起了一个叫“粉鲸”活动来反击“蓝鲸”,旨在为青少年们设计了一系列带有正面影响的任务,让他们能够找到生活的价值并与绝望抗争。

中国网友们也开了脑洞,仿效游戏里的任务玩起了另外一种画风。

学霸版游戏

全球死亡470万(席卷全球的死亡)(6)

社会主义价值观版

全球死亡470万(席卷全球的死亡)(7)

暖心正能量版

全球死亡470万(席卷全球的死亡)(8)

还有网友直接在手上画起了萌版鲸鱼

全球死亡470万(席卷全球的死亡)(9)

而国内各大门户网站也快速进行了清查。

腾讯方面已经封锁了十几个相关的QQ 群,并同步启动了相关关键词的搜索屏蔽。

新浪微博也对相关账户和内容进行屏蔽、删除和排查,避免该类内容在微博聚集讨论。

百度方面也进行了关闭相关贴吧,全网清理了关键词。

在百度搜索“蓝鲸游戏”关键词,置顶的搜索结果将会是一句暖心的友情提示:

“请远离伤害自己与他人的活动。“

百度搜索 " 自杀 " 时,第一屏还会出现 "24 小时免费心理危机资讯热线 "。

还写着一句话

" 这个世界虽然不完美,但我们仍然可以治愈自己。"

即使你不完美,这个世界也没有抛弃你。

互动问答

你如何看待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你有什么好的沟通或解决方法吗?

跟我们分享一下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