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丑行的原因(京剧界水平下降最大最快的行当)
生旦净丑,京剧四大行当,不起眼的丑角始终占有一席之地,正所谓“无丑不成戏”。丑行一般分为文丑和武丑两个分支,演员脸上的“豆腐块儿”是最基本的标识。
丑行虽多饰演小人物、反面人物等配角,但在京剧界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京剧史上第一批公认的名家“清同光十三绝”中就有名丑刘赶三。而刘之后德高望重且最负盛名的萧长华老先生,不仅是大师级的演员,还是一位大师级的戏曲艺术教育家,出任京剧界第一科班喜(富)连成的总教习长达36年之久,他还是中国戏剧学院第一任院长。不论是在旧科班,还是在新戏校,萧老为京剧培养了无数名家名角。
(萧长华梅兰芳《审头刺汤》剧照)
如同旦角有“四大名旦”,生行有“四大须生”一样,丑角也有“四大名丑”之说:萧长华、马富禄、茹富蕙、朱斌仙。由于茹富蕙早逝,且朱斌仙久占江南,又有另一说为:萧长华、马富禄、叶盛章、张春华。前一种为清一色四个文丑,后一说法恰好两文两武。
(叶盛章张春华师徒)
不论哪种说法准确,“四大名丑”之外,丑行可谓名家辈出,如郭春山、慈瑞泉、慈少泉父子、孙盛武、萧盛萱、艾世菊、刘斌昆、詹世甫、孙正阳、李少广、骆洪年、郭元祥、寇春华、郑岩、钮骠、萧润年、黄德华、朱锦华(名丑朱斌仙之子)、朱世慧等。以及武丑大师叶盛章、张春华师徒。可以说,饰演配角为主的丑行,名家的数量、艺术水平丝毫不低于生、旦、净三大主角行当。
(李多奎慈少泉《钓金龟》剧照)
近年来,随着京剧整体水平的滑坡,丑行也面临着极其尴尬的局面,一方面作为剧中人物性格的需要依旧不可或缺,另一方面丑行演员在行业中地位日益边缘化。竟至出现了很多约请相声演员客串的情况,我曾在天津中国大戏院看过迟小秋的《锁麟囊》,剧中梅香一角由不知道算不算是相声演员的应宁客串。要知道,第一代相声演员朱少文原本就是京剧丑角演员,现在相声演员演京剧,算是一种反哺吗?
与其说是反哺,莫若直说是京剧的没落,京剧丑行演员的没落。
除了上述的丑行名家,能叫上来名字的丑角演员还有哪些?
缺少了好的“贾桂”《法门寺》还好看吗?
缺少了好的“蒋干”《群英会》还好看吗?
缺少了高水平“二老军”的《空城计》还好看吗?
缺少了高水平“二国舅”的《四郎探母》还好看吗?
还有几个丑角能演《九龙杯》、《三岔口》、《插刀盗钩》、《时迁盗甲》、《时迁盗鸡》?
《连升店》早已绝迹舞台了吧?
(孙盛武《野猪林》之高衙内)
丑角一般来讲不以唱功取胜,注重的是念白和做工。现在的丑行演员,演技暂且不论,连个最起码的念白听起来都很别扭。
什么原因?
因为当今的丑角演员不会说“北京话”。把“京白”念成了“普通话白”,失去了“京片子”特有的韵味。
犹如拿河南话唱越剧一样,那能是味儿吗?
更何况标准的“京白”,并非广义的北京话,大兴、通州话不是“京白”的基准,标准的“京白”必须是北京南城口音,才算地道。
好好听听萧老先生、马富禄、孙盛武等老前辈的念白吧。
现在没有那个“味儿”了。
京剧衰落早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丑行由于处在非主角的地位,悄然间早已成为堕落最快的行当。
明扬51,个人浅见,欢迎指正,期待关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