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爱斯基摩人寿命(北极的爱斯基摩人一辈子吃生肉)
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地球广袤而神秘,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类因为环境的不同,而形成了不一样的生活习俗。比如在食物方面,中国人更喜欢利用各种烹饪技巧,把简单的食材做出花来;
而国外一些国家,对食物的处理就比较简单了,甚至有些地区的人受限于环境,吃肉的时候根本不加工,直接食用生肉。生活在北极圈内的爱斯基摩人,就保留着吃生肉的习惯。
生活在北极的爱斯基摩人一辈子吃生肉
“爱斯基摩人”其实并不是一种比较正式的称呼,因为“爱斯基摩人”其实是印第安人的对生活在北极圈土著的一种,带有嘲笑性质的称呼,意思为“爱吃生肉的人”。
而这些土著,也就是爱斯基摩人更喜欢称自己为“因纽特人”。不过随着时代的推移,也有越来越多的因纽特人接受“爱斯基摩人”的称呼(下面都用爱斯基摩人)。就像自己人种的称呼一样,爱斯基摩人真的很爱吃生肉。海里的鱼类、海豹、鲸鱼;以及陆地的驯鹿、北极熊等,都是他们捕猎的对象。
在他们的传统观念里,如果把肉煮熟来吃完全就是一种浪费。所以基本上所有的爱斯基摩人,捕获猎物之后,都会直接生啃它们的肉。更让人惊讶的时候,相比新鲜的生肉,爱斯基摩人更喜欢存放一段时间,并且稍微有点腐烂的肉。
他们甚至有一道用来招待贵客的硬菜——基维亚克(Kiviak),把上百只带有羽毛的侏儒海燕,直接塞进海豹的肚子里用油脂密封,然后埋到冻土层里发酵2-3年,再拿出来食用。据说有类似于糖和纳豆的口味,当然也有一些发酵物孵化的味道。
只吃生肉还不会得坏血病,这是基因突变了吗?
爱斯基摩人诡异的饮食习惯,让很多人都难以接受。而且,生活在极寒的北极,蔬菜水果等都是奢侈品。水果和蔬菜不仅仅是改善伙食,它们还包含了人类所必须的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
我们都知道,十字军东征的时候那些出海的战士大多患上了“坏血病”,它曾经是历史上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疾病,但后来人们发现预防和治疗的坏血病的方法很简单——多吃包含维生素C的食物。
1753年,苏格兰军医詹姆斯·林德发现此病与饮食有关,并经由英格兰探险家詹姆斯·库克进一步引证下。发现饮用橘子汁、柠檬汁後,可治疗和预防坏血病。
爱斯基摩人夏季还可以找到一些海藻、某些植物的茎块。但冬季几乎没有像样的蔬菜能吃,那么他们如何保证自己的维生素C来源呢?答案就在生肉里,得益于他们生吃肉类的传统,爱斯基摩人并不缺维生素C。
像驯鹿的肝脏、海豹的大脑都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直接生吃,可以确保爱斯基摩人的维C摄入,而如果煮熟的话,里边的维生素C就会遭到破坏。也许是因为这一点,所以几千年来,爱斯基摩人都保留着吃生肉的习惯。
基维亚克(Kiviak)也是爱斯基摩人提取维生素的一种重要途径随着时代的进步,爱斯基摩人也开始渐渐改变自己的饮食传统。因为长期使用生肉,给他们的身体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比如寄生虫感染,约有15%的老边爱斯基摩人会感染一种旋毛虫病的疾病。这种寄生虫感染疾病,虽然无痛无症状,但却对生命安全有威胁。
因此,越来越多的爱斯基摩人接受了把肉烤熟来吃。但是这样里边的维生素C经过高温之后就被破坏了,维C的摄入又成了问题。
基维亚克(Kiviak)就成了是爱斯基摩人摄取维生素的一种重要方式。利用发酵牺牲物所生成的丰富的营养素,获得重要的维他命营养。而基维亚克这种食物的维生素来源,就是海鸟肚子里边内脏发酵后形成的流质物体。
食用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把鸟尾巴上的羽毛清理干净,直接从肛门处吮吸,把已经发酵孵化成流质的内脏吃进肚子里;此外,还有一种吃法就是把基维亚克当做调味料,把鸟肚子里的东西涂在烤好的肉上,直接食用。
后记
关于爱斯基摩人的起源,普遍的看法是约在石器时代(距今6000-4000年前)亚洲一支人类迁徙大军越过白令海峡,进入北美洲。结果被当地的土著印第安人追杀。印第安人一路围追堵截,爱斯基摩人且战且退,最终逃到了北极圈内。
印第安人认为在寒冷的地区,爱斯基摩人不可能存活,便停止追杀,谁知道爱斯基摩人顽强地活了下来。由于出身于亚洲,所以爱斯基摩人实际上是黄种人,外貌和中国人很接近,不过他们的生活习俗更趋近于西方。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