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辅仁高级中学(解读百年名校之无锡辅仁高级中学)
峰绿水秀,宛若人间仙境;
地灵人杰,实乃至德名邦。
江南水乡无锡有一条蠡湖,古时也称“五里湖”,是太湖延伸进无锡市区的一个内湖,因为有传说范蠡与西施曾到过这里,所以得名为蠡湖。
蠡湖之畔,矗立着一所同样富有传奇文化色彩的百年名校------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
辅仁中学创办于1918年秋。由上海圣约翰大学无锡同学会的唐纪云先生提出办学建议,并在同学会内集资四千元作为创办经费。校名为“私立辅仁中学”。“辅仁”二字取于《论语·颜渊》“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918年9月14日学校开学。天主教无锡圣公会会长慕高文先生(美国人)被聘为第一任校长。上海圣约翰大学校长卜舫济先生(美国人)专程赴锡参加开学典礼。
学校从小到大,声誉日隆。除中文科目外,教师一律用英语上课,英语成为辅仁的传统特色。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杨四箴校长选贤重才,高薪延聘名师,如朱雪英、裘维琳、沈制平,钱仲夏、杨荫浏等都是学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的著名教师。抗战期间,学校曾在沪重振弦歌,校名定为“上海辅仁中学”。1945年杨校长率部分教职员回无锡复校。
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上级委派庞曾漱同志、戴光同志为第一、第二任政治辅导员(即党支部书记)。同年秋,学校成立了校务委员会,杨四箴担任委员会主任。1952年,私立辅仁中学由国家接办,更名为“无锡市第二中学”。1959年,市二中在全市文化统考中名列第一。1960年,市教育局召开现场会,向全市提出“学二中、超二中”的口号。1979年11月,经省市有关部门批准,决定“二中”与“东林小学”合并,更名为“东林学校”,直至1982年分开。1982年市二中被确定为省重点中学。
1983年,学校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明理、崇德、励志、创优”的八字新校风,继承了辅仁中学“明道进德”的校训传统,校风建设又推动了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1985年被评为市“文明单位”,1986年被评为市“教育先进单位”。
1988年市政府决策,将市二中迁至南片沁园新村小区,新校建设历时三年,1992年3月11日学校全部迁入沁园新址。一所设施齐全,建筑格调新颖的现代化中学崛起于沁园小区南端,古运河东岸。
迁入新址后,学校抓住机遇,开创发展的新天地。学校在向现代化教育示范学校前进的路上迈出更扎实的步伐。1998年,学校隆重举行八十校庆,并于当年通过了国家级示范高中的省级验收,成为无锡市区第一所通过此项验收的省级重点中学。
2003年,在众多老校友的关心支持下,学校恢复老校名辅仁中学,同时,辅仁高中、辅仁高中实验分校、民办辅仁中学(初中)三校组成辅仁教育集团,老校友、原无锡人大副主任黄宁一先生任董事长。教育集团的成立,揭开了辅仁发展史上新的一页。
2004年学校转评为江苏省四星级高中。
进入新世纪学校保持了教育的高质量。因每年都为重点高校输送数量较多的优秀学生,学校先后被确定为南京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校的生源基地,也是国防生生源基地。
九十年风雨沧桑,几度艰辛,然而辅仁中学在无锡人、江南人心目中的培养人才的“名校”形象始终未变。学界泰斗钱钟书、国际著名宇航学家、前美国宇航中心材料室主任唐鑫源、原中宣部部长王忍之、原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李国光、著名史学家许绰云、北大著名教授金开诚,以及裘维蕃、许智宏、秦伯益等12位两院院士都毕业于“辅仁”或“二中”,他们是学校近两万名毕业学子中的优秀代表。
目前,辅仁高中的发展又迎来了新的机遇。新校区南滨无锡大名鼎鼎的蠡湖,直线距离仅300多米,南校门前为新开的会友路,北校门临延长的隐秀路,东西分别是贡湖大道(原苏锡路)和五湖大道,交通十分便利,与当年蜗居在田基浜是不能同日而语了。当时有位负责基建的副校长曾说过,建造新校区,不仅是建设一所现代化的学校,而且要体现出文化的积淀和传承,要体现出人文历史和底蕴,要体现出办学理念的内涵和外延!
在2019年高考中,辅仁高中再创佳绩。回望三年前的中考:天一/486、省锡中/484、一中/470、梅村/465、辅仁/457.5。三年来,在辅仁园丁的辛勤努力和培养下,辅仁在2019年高考中持续创出佳绩,朱熙同学以412A A的总分位列市属高中第二名的好成绩。一本率逐年稳步提升。(PS:2018年何韵瑾同学以410的总分位列市属高中第一)
明道进德,辅仁情怀;薪火相传,作育英才。前进中的辅仁中学将迎来更美好的明天!
关注我们,通过底部网站可查阅更多信息~
声明:本站信息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wx:smitrue)提交信息,我们将及时处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