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话描述顺丰快递(古代的顺丰速递)

一段话描述顺丰快递(古代的顺丰速递)(1)

古驿站

在文艺作品中,常能见到这样精彩的幕:“一卷黄尘滚滚,骏马飞驰而至,但见人影一晃,跳将下马。大喝:“八百里加急!御

赐金牌,阻者死,逆者亡!’”话音未落,烟尘滚滚中,骑者已如箭一般飞驰而去。

这是古人在快马传递紧急公文,有点像现代的邮政特急件。古代没有邮局,传递文件靠的是驿站,一般每隔二十里设一个驿站,一站一站地往下传。文件传递时间则由紧急程度来定,紧急的要求每天三百里,特别紧急的每天四百里、六百里,所谓的“八百里加急”,就是特急件。遇到这样的信件,就要用最快的马死命跑,差不多可以日行千里。每到一个驿站换一次,吃喝全在马上。非到万不得已,一般不会启用八百里加急送信。因为这样的送信方式基本上是要跑死马的,如果送信人体质差一些,也会劳累过度而亡。历史记载,南北朝的北周宣帝曾亲自驾驭驿马日行三百里。而唐朝的最紧急通信要求日行五百里,其级别用的无疑是御马。比如,天宝十四年十一月九日,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唐玄宗则在华清宫,两地相隔三千里。可6日之内唐玄宗就得到了消息,算下来每天传递速度达到了五百里。

一段话描述顺丰快递(古代的顺丰速递)(2)

古关隘

正如诗人岑参在《初过陇山途中呈字文判官》一诗中所写的“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

那么,对于这样紧急的任务,如果被强盗劫去了怎么办?对于这一点,唐朝律法也有规定,如果耽误的是紧急军事文书,则罪加三等,一旦延误时机导致战事失败则处于绞刑。《唐国史补》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件事:一个负责签发公文的

员外郎,处理从河北发配到岭南的囚犯文书。本来应该向河北、岭南两处发文,因夜间疏忽,只发了岭南一地。事后,这个员外郎就被免了职,而泄露机密的人则被处以绞刑。可见,如此严厉的法律,一般强盗是不会抢劫的

一段话描述顺丰快递(古代的顺丰速递)(3)

驿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