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汉武帝与太子反目始末(主人翁和绿头巾)

“主人翁”和“绿头巾”看似相差甚远的两个词汇,却因为汉武帝的丈母娘联系到了一起,这背后又隐藏了什么故事呢?与一代英主汉武帝又有什么关系呢?

范雎的“主人翁”

“主人翁”一词首次出现在文献记载中是在《史记》中范雎蔡泽列传。范雎本是魏国中大夫须贾的门客,后来范雎受须贾诬陷,差点被被魏相国魏齐害死。逃往秦国的范雎改名张禄,在秦国为相后,恰逢须贾出使秦国。范雎乔装穿着破衣烂衫前往驿馆去见须贾,须贾问范雎认不认识秦相张君,范雎说:“我主人翁认识,我有幸也曾拜谒过张相国,我给你引荐。”须贾说马车坏了,没有驷马车他不去。范雎说:“我向主人翁给您借驷马车。”范雎将须贾骗到相府羞辱了他一顿。

家事汉武帝与太子反目始末(主人翁和绿头巾)(1)

这里“主人翁”的原意是当家做主的人。

小鲜肉董偃

“主人翁”一词广为流传却是出自汉武帝之口。

汉武帝的第一位丈母娘是他的姑姑馆陶公主刘嫖,也就是皇后陈阿娇的母亲窦太主。太主,是皇姑的尊称,由于刘嫖是窦太后所出,所以她又叫窦太主。窦太主嫁给陈午为妻,在窦太主五十多岁的时候,陈午去世,寡居的窦太主开始宠幸董偃。

董偃的母亲以卖珠为生,董偃作为助手与母亲一起出入公主府,年仅十三岁的董偃被窦太主相中,对董偃之母说:“我替你养你儿子吧!”因此,董偃就被养在公主府中,在窦太主的悉心培养下,董偃读书、算术、相马、驾车、射箭全面发展,另外还读了不少前朝的传记。

家事汉武帝与太子反目始末(主人翁和绿头巾)(2)

十八岁后,公主进进出出董偃都像保镖一样随侍左右。董偃为人温柔可爱标准的小鲜肉一枚,因为公主的原因,董偃名动京城,王公贵胄都主动与董偃交往,世人称之曰“董君”。窦太主还给了董偃一个可以每日花费黄金白金,钱百万,帛千匹的信用额度权限,这些费用全部用来结交城中权贵,在这个范围内花费不必向窦太主禀报。这就是男人有钱就变坏吧。暴富的董偃渐渐地沾染了奢侈的坏习惯。

窦太主献园

安陵爰盎的侄子爰叔,与董偃关系非同寻常,他警告董偃道:“足下私通窦太主,恐有不测之罪,你想过退路么?”董偃惊惧道:“我也忧虑此事好久了,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办。” 爰叔说:“顾城庙距离长安太远,皇帝的籍田也在那里,可是附近没有行宫,如果你能和窦太主商量把长门园献给皇帝,了却皇帝一个心愿。皇帝如果知道点子是你出的,你就可以安枕无忧了。”董偃叩谢爰叔后,回去与窦太主商量献园之事,窦太主也十分赞同。窦太主献园后,果然汉武帝大喜,将窦太主园改名为长门宫。之后长门宫就成了陈阿娇皇后的冷宫,此是后话。

“主人翁”与“绿头巾”

爰叔做寿,董偃献上百斤黄金作为贺礼。董偃又向爰叔请教会见皇帝的计策,在爰叔的策划下,窦太主称病,汉武帝亲临探望。汉武帝问窦太主想要什么,窦太主给了个很官方的回答,希望陛下注意身体,常来公主府游走一下也就于愿足矣。窦太主病愈后,前往宫中拜见汉武帝,汉武帝花大价钱置办了一桌酒席请窦太主饮宴。

家事汉武帝与太子反目始末(主人翁和绿头巾)(3)

数日后,汉武帝前往公主府园林游玩,窦太主亲自为汉武帝引路,汉武帝就座未稳就说:“让我见下主人翁。”窦太主一听赶紧下殿,取下发簪和耳环,光着脚磕头谢罪道:“臣妾无状,有负陛下,罪该当诛!”汉武帝免去窦太主之罪,窦太主才整理仪容,去东厢房亲自领董偃前来拜见汉武帝。

董偃头戴绿头巾,臂上带着套袖,跟随窦太主前来,拜伏于殿下,窦太主替董偃说道:“馆陶公主的厨师臣董偃冒死再拜谒”,董偃叩头谢罪,汉武帝免其罪赐衣冠。董偃更衣后,窦太主亲自给汉武帝斟酒作陪。

当时,汉武帝见了董偃并不称呼他的姓名,而是叫他“主人翁”。汉武帝见过董偃后,与他也特别投契,董偃经常陪汉武帝在北宫观看斗鸡、蹴鞠之类的游戏。

东方朔直谏

这些行为东方朔看在眼中十分不屑。汉武帝为窦太主在宣室置酒,并派使者引董偃觐见,来到殿下,东方朔仗戟阻拦董偃进殿,并向汉武帝直谏:“董偃有三条可斩之罪,怎么能进呢?”

家事汉武帝与太子反目始末(主人翁和绿头巾)(4)

汉武帝问道:“哪三条?”

东方朔回道:“第一条:董偃以人臣私下侍奉公主,第二条:败坏男女风化,乱婚姻之礼,有伤王制。第三条:董偃生活奢靡,为达到耳目之欲,不走正道,作为淫邪首恶,其罪当诛!”

汉武帝沉默良久,说道:“酒宴我已经摆下,下不为例如何?”

东方朔道:“不可,宣室是先帝处理政务之处,不符合法度就不能进入。如果改变就容易发生齐国竖貂易牙之患,鲁国庆父之难!”

家事汉武帝与太子反目始末(主人翁和绿头巾)(5)

东方朔说服了汉武帝,酒宴转为北宫内进行,董偃从东司马门进入北宫,此门改为东交门。

东方朔因直言进谏,被赏赐黄金三十斤。汉武帝也逐渐疏远了董偃,三十岁时董偃去世。几年后,窦太主也去世了,二人合葬于霸陵。

无眠心语:

窦太主和董偃创造了很多个第一名,窦太主是首位养面首的公主。可以说窦太主是开了公主养面首的先河。

“绿头巾”和“主人翁”这两个词也由他们开始广泛流传。《汉书》中的记载是窦太主寡居后,开始宠幸董偃,其实窦太主献园发生在堂邑侯死亡之前,显而易见,堂邑侯在世之时绿帽子就开始戴了。

东方朔的直言进谏非常及时,也只有治世明君才能听得进去这种逆耳忠言。如其不然,难免落得个齐桓公的下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