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兵马俑这么出名(兵马俑成千上万)

在这篇文章,笔者要给大家带来的内容是——兵马俑成千上万,唯独这尊“与众不同”,专家为什么要停止展览?

作为我国第一个统一的王朝,可以说秦朝虽然短命,但是留给后世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无论是统一的标准,还是留下的文化思想与封建制度,都在此后的上千年内,对无数个王朝奠定了基础。但是到了现代,最为著名的,恐怕就是这位皇帝死后留下的陵墓,还有他的“大秦军队”了。

为什么兵马俑这么出名(兵马俑成千上万)(1)

兵马俑作为我国本世纪最为著名的考古奇迹之一,在世界上的影响也是相当大的。有不少收藏家,甚至为了能够一睹当时世界上最强军队之一的风采,特地远道而来,瞻仰这规模庞大的陪葬品。其中也有一些人,对兵马俑起了些坏心思。兵马俑虽然是文物,但也是数千年前的古董,其价值几乎是不可限量的。

根据我国专业人士的考究,仅仅是一个有了破损的兵马俑,就能在拍卖会上估价三千万左右,完整的更是翻个倍。但这并不算是最高价,在这上千尊兵马俑里,有一个,是真正的与众不同,甚至专家还要特意叫停它的展览,避免出现不安全的情况。而这只是因为,这尊兵马俑是彩色的。

为什么兵马俑这么出名(兵马俑成千上万)(2)

或许有人认为这是在说谎。因为在照片或是博物馆里,我们见到的兵马俑其实都是土色或者黑色的。但是这些颜色,其实都不是它们真正的颜色。我们都知道,在陵墓当中,长百上千年的时间里,空气不通,内部环境是保持一种平衡的。但是在不合理的开墓手段下,空气忽然涌入其中,马上就会出现氧化反应,使得陪葬品就会出现“时间快转”的现象。比如说上个世纪郭沫若考古队打开的明朝陵墓,就因为没有用合理的手法打开,使得内部的陪葬品短时间内快速反应,最后都失去了自己原有的样子。而兵马俑的坑洞,还是居民打井的时候才发现的,自然来不及抢救,当人们看到的时候,就只剩下了灰色土色了。

为什么兵马俑这么出名(兵马俑成千上万)(3)

但是兵马俑的数量极多,在长久的时间当中,的确出现了一个“奇迹”,那就是彩色兵马俑。这个兵马俑像是被时间遗忘了,他的兄弟们“灰头土脸”的时候,它却因为身上的淤泥覆盖,而保留了属于自己的颜色。这让研究者简直是欣喜若狂,于是为了保住这个唯一的彩色兵马俑。让最好的专家用最好的工具,一毫米一毫米地,逐渐将黏土去除,再将泥壳逐渐剥去,避免空气进入,发生氧化反应。在数个月之后,他的颜色终于留了下来。展现在研究者面前的,是一个蓝色脸庞的兵马俑。

为什么兵马俑这么出名(兵马俑成千上万)(4)

这一下子就让整个学界都惊动了。在亚洲地区,人类的肤色一般都是以粉红色和淡黄色为主,是不可能出现那种绿的蓝的肤色的。兵马俑相当讲究的就是一个真实,其他的兵马俑身材和脸庞各异,毫无疑问就是以真人为模型制作的。

那么这里出现的蓝脸,又是什么原因,才会被选进到秦始皇的陪葬品当中呢?要知道,秦始皇作为一个皇帝,对自己的陵墓是很在意的。这一点从《史记》当中记载的就能看出来,动用了数十万人挖掘骊山,还派人在天下搜刮珍宝,积累了极多的水银。怎么可能会在自己的“军队”里,安放一个明显和其他人不符的兵马俑呢?要说它是残次品,在兵马俑修成完工之后,怎么可能不被检查出来呢?因此专家假设的残次品论,宣告了失败。

为什么兵马俑这么出名(兵马俑成千上万)(5)

因此,也有人认为,这个其实是当时军队当中的祭祀。在古代,人们普遍迷信自然的力量,比如说商朝的甲骨文当中,就有不少都是占卜的话语。在我国的古代文化当中,春秋战国之前,巫文化也深受推崇。秦朝虽然采用的法家制度,但是这段时间内,祭祀的文化还有留存也在情理之中。因此有不少人都觉得,这个说法的确有着自己的道理。但是随着对遗迹的深入调查,这个说法又站不住脚了,因为有人发现,在历史中,祭祀在春秋战国时期非常常见。一个军队当中,不可能只存在一个人,但是其他地方都没有发现蓝脸俑,使得这个祭祀论,马上就销声匿迹了。

为什么兵马俑这么出名(兵马俑成千上万)(6)

但是这个理论,的确为人们提供了思路。蓝脸俑是因为意外才留了下来,而其他人都变成了“灰头土脸”的样子。在没有找到第二个蓝脸俑的情况下,是否可以认为,其实一整个军队都是蓝脸,只是因为反应之后其他失去了颜色,才使得这个原来普通的蓝脸俑变得独特了。而且这本来就是军队的象征,一个蓝脸战士可怕,还是一群蓝脸战士有威慑力,自然不必多说。但不管为什么,这个蓝脸俑因为自己的独特价值,在拍卖会上,已经开出了一亿以上的价钱。为了避免它出事,专家特意停止了它的展览,将它放入恒定环境中,仔细保护了起来。

参考资料:《史记》、《考古》。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