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施工重点难点及措施(装配式施工质量标准)

一、装配式未来发展趋向

1.1国家政策:《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国台办【2013】1号)将“推动建筑工业化”作为重点任务。《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国台办【2014】23号),明确提出要“以住宅为重心,以建筑工业化为核心加大对建筑部品发展的扶持力度,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2015年《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50%以上,保障性安居工程采用装配式建造的比例达到60%以上。全面普及成品住宅,新开工全装修成品住宅面积比率50%以上,保证性住房的全装修成品房面积比率达到70%以上。

1.2陕西省装配式建筑示范工程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要求,指导装配式建筑示范工程建设,推进绿色建造和绿色发展,

依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国办发〔2016〕71号文件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陕西省省级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装配式建筑示范工程项目(以下简称示范工程)是指采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以及各类装配式混合结构、组合结构的新建建筑,主要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

1.3建筑行业现状:

1)人口拐点来到,如何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

2)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浪费,如何可持续发展。

3)传统施工技术落后,如何转变技术路径。

4)质量提升困难,如何提高工程和产品品质。

5)关系竞争力时代渐远,能力竞争力时代开始。

6)传统总承包不能适应发展如何转变市场模式。

7)基础建设减速,如何找到新的蓝海。

8)项目分散管理国难,如何实施信息化管理。

1.4为什么大力发展装配式:

➢有利于提高施工质量

➢有利于加快工程进度

➢有利于产业升级,实现建筑工业化

➢有利于调节供给关系

➢有利于文明施工、安全管理

➢有利于环境保护、节约资源

二、装配式结构专项说明

2.1总则

2.1.1主要配套标准图集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表示方法及示例(剪力墙结构)》 15G107-1

《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外墙板》 15G365-1

《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内墙板》 15G365-2

《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60mm厚底板)》 15G366-1

《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 15G367-1

《预制钢筋混凝土阳台板、空调板及女儿墙》 15G368-1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连接节点构造(楼盖和楼梯)》 15G310-1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整体表示方式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8G101-1、2、32.1.2材料要求:2.1.2.1钢筋、钢材和连接材料

1)预制构件使用的钢筋和钢材规格、型号及性能详见“结构设计总说明”。

2)预制剪力墙纵向钢筋连接采用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接头性能应符合《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灌浆套筒应符合《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的有关规定,灌浆料性能应符合《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的有关规定。

3)施工用预埋件的性能指标应符合相关产品标准,且应满足预制构件吊装和临时支撑等需要。

4)预制连接部位座浆材料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被连接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且应满足下列要求:砂浆塌落度(130~170mm),1天抗压强度值(30mpa);预制楼梯与主体结构的找平层采用干硬性砂浆,其强度等级不低于M15。

5)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外墙板采用的拉结件应采用国家现行标准的FRP(纤维增强符合材料)或不锈钢材料。

2.1.3预制构件的深化设计

1)预制构件制作前应进行深化设计,深化设计文件应根据本项目施工图设计文件及选用的标准图集、生产制作工艺、运输条件和安装施工要求等进行编制。

2)预制构件详图中的各类预留预留孔洞、预埋件和机电预留线管需要与相关专业图纸仔细核对无误后方可下料制作。

3)深化设计文件应经设计单位书面确认后方可作为生产依据。

4)深化设计文件应包括下述内容:

(1)预制构件平面图和立面布置图。

(2)预制构件模板图、配筋图、材料和构件明细表。

(3)内外叶墙板拉结件布置图和保温板排版图。

(4)计算书: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的有关规定,应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对脱模、吊运、运输、安装等环节进行施工验算。

1.1.4项目部应根据设计要求,预制构件制作要求和相关规定制定施工方案,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1.1.5上述生产方案和施工方案应符合国家,行业,建设所在地相关标准,规范和地方标准等规定;应提交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审查,取得书面批准函后方可作为生产和施工依据。

2.2预制构件的生产和检验

2.2.1预制构件模具的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有关规定。

2.2.2预制构件的允许尺寸偏差满足《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有关规定外,还需满足如下要求:

1)预留钢筋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

2)与现浇结构相邻部位200mm宽度范围内的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应不超过1mm.

3)预制墙板的误差控制应考虑楼层的墙板、以及同层相邻墙板的误差,应避免“累积误差”。

4)本工程预制剪力堵板纵向受力钢筋采用钢筋套筒连接,钢筋套筒灌浆前,应在现场模拟构件连接接头的灌浆方式,每种规格钢筋应制作不少于3个套筒灌浆连接接头,进行灌注质量以及接头抗拉强度的检验;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灌浆作业。

5)预制构件外观应光洁平整,不应有严重缺陷,不应有一般缺陷;生产单位应根据不同缺陷制定相应的修补方案,修补方案应包括材料选用,缺陷类型及对应修补方法,操作流程,检查标准等内容应经过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书面批准后方可实施。

6)预制构件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结构性能检验。

2.3预制构件的运输与堆放

预制构牛在运输与堆放中应采取可靠措施进行成品保护,如因运输与堆放环节造成预制构件严重缺陷,应视为不合格品,不得安装;预制构件应在其显著位置设置标识,标识内容应物括:使用部位、构件编号等,在运输和增放过程中不得损坏,

2.4预制构件运输

2.4.1预制构件运输宜选用低平板车,车上应设有专用架,且有可靠的确定构件措施。

2.4.2预制剪力墙板宜采用竖直立放式运输,叠合板预制底板,预制阳台、预制楼梯可 采用平放运输,并采联正确的支垫和固定措施,

2.5预制构件堆放

2.5.1堆放场地应进行场地硬化,并设置良好的排水设施。

2.5.2预制外渡板采用靠放时,外饰面应朝内。

2.5.3叠合板预制底板、预制阳会、预制楼梯可采用水平叠放方式,层与层之间应垫平、垫实,最下面一层支垫应通长设置,叠合板预制底板水平叠放层数不应大于6层,顶制阳 台水平叠放层数不应大于4层,预制楼梯水平叠放层数不应大于6层。

2.6现场施工

2.6.1预制构件进汤时,须进行外观检查,并核收相关质量文件。

2.6.2施工单位应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

2.6.3施工单位对套筒灌浆施工工艺进行必要的试验,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考核,施工现场派有专人值守和记录,并留有影像的资料:注意对具有瓷砖饰面的预制构件的成品保护。

2.7预制剪力墙板的安装

2.7.1安装前,应对钢筋与预制剪力墙板查前的配合度进行检查,不允许在吊装过程中对安装钢筋进行校正,

2.7.2预制剪力墙外墙板应采用有分配梁成分配相架的吊具,吊点合力作用线应与顶制构件重心重合;预制剪力墙外墙板应在校准定位和临时支撑安装完成后方可脱钩。

2.7.3预制墙板安装就位后,应改时校准并采现与楼层间的临时斜支撑措施,且每个预制墙板的上部新支撑和下部斜推各不宜少于2道,

2.7.4钢筋套简灌浆应根据分仓设计设置分仓,分仓长度沿预制剪力墙长度方向不宜大于1.5米,并应对各仓接缝周围进行封堵,封堵措施应符合承载力设计要求,且单边入墙厚不应大于20mm,带用剪力墙墙板的灌浆区具体参照《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外墙板》和《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内墙板》;

三、装配式施工流程

装配式施工重点难点及措施(装配式施工质量标准)(1)

3.1.1叠合板施工流程操作流程:

(1)材料准备:

装配式构件进场、编号、按吊装施工流程清点数量。

(2)吊具准备:

预制叠合板厚度一般为60mm左右,叠合板吊装时,为了避免因局部受力不均造成叠合板开裂,故叠合板吊装采用专用框式吊架,框式吊架通过工字钢、钢板、槽钢焊接而成。框式吊架长2600mm,宽900mm,吊耳采用20mm厚钢板,架体为H型钢250x125x6x9。并设置有专用吊耳和滑轮组(4个定滑轮、6个动滑轮),专用于预制叠合板类构件的吊装,通过滑轮组实现构件起吊后的水平自平衡。检查吊装用钢丝绳长度是否合适,绳结是否牢固,检查吊钉、吊环、卡具等,确认完好。

(3)起吊前准备工作

叠合板吊装前在校正完的墙体上用墨斗线弹出标高控制线,并复核水平构件的支座标高,对偏差部位进行切割、剔凿或修补,墙上留出的搭接钢筋不正不直时,要进行修整,以满足构件安装要求。

(4)搭设临时支撑

预制叠合板采用盘扣式脚手架作为临时固定措施。独立固定支撑包括竖向支撑杆、钢管、顶托及100mmx100mm木方。一般垂直桁架钢筋方向是900mm,平行方向1200mm。考虑到周边为现浇梁,叠合板周边为200mm宽模板,每根木楞上放模板条,使叠合板在同一平面上受力。

3.1.2叠合楼板施工控制要点

(1)水平楼板的模板及支撑方案须满足承载力、刚度及稳定性设计要求,支撑布置须满足构件在施工荷载不利效应组合状态下的承载力、挠度要求。模板及支撑严格根据施工设计要求及施工方案设置。采用门式、碗扣式、盘扣式等钢管架搭设的支架,应采用支架立柱杆端插入可调托座的中心传力方式,其承载力、刚度、抗倾覆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规定进行验算。

(2)混凝土浇筑前,应按设计要求检查结合面粗糙度和预制构件的外露钢筋的位置和尺寸。

(4)安装预制受弯构件时,端部的搁置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支座处的受力状态应保持均匀一致,端部与支承构件之间应座浆或设置支承垫块,座浆或支承垫块厚度不宜大于20mm。

(5)施工荷载宜均匀布置且应符合设计规定,并应避免单个构件承受较大的集中荷载。

(6)叠合板支座的连接应按设计要求施工,支座应采取保证钢筋可靠锚固的措施。

(7)叠合构件应在后浇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拆除模板支撑

3.2.1预制楼梯施工流程操作流程

装配式施工重点难点及措施(装配式施工质量标准)(2)

3.2.1操作流程

(1)材料准备

装配式构件进场、编号、按吊装施工流程清点数量。

(2)吊具准备:

预制楼梯吊装时,由于楼梯自身抗弯刚度能够满足吊运要求,故预制楼梯采用常规方式吊运,即长短钢丝绳或吊索,吊装之前提前根据楼梯深化设计情况计算相应的钢丝绳或吊索长度。为了保证预制楼梯准确安装就位,需控制楼梯两端吊索长度,要求楼梯两端部同时降落至休息平台上。

(3)吊装前准备工作

根据施工图纸,弹出楼梯安装控制线,对控制线及标高进行复核。楼梯侧面距结构墙体预留20mm空隙(具体根据工程施工图进行预留),为后续装修的抹灰层预留空间;梯井之间根据楼梯栏杆安装要求预留空隙。同时在梯梁面放置钢垫片,并铺设细石混凝土找平。检查竖向连接钢筋,针对偏位钢筋进行校正。

装配式施工重点难点及措施(装配式施工质量标准)(3)

(4)预制楼梯的起吊

用吊钩及长短吊绳吊装预制楼梯,吊装时设置两名信号工,构件起吊处一名,吊装楼层上一名。另楼梯吊装时配备一名挂钩人员,楼层上配备3名安放及固定楼梯人员。吊装时由专人负责挂钩,待挂钩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时,由下面信号工确认构件四周安全情况,指挥缓慢起吊,起吊到距离地面0.5m左右,塔吊起吊装置确定安全后,继续起吊。

(5)预制楼梯的安装

待楼梯板吊装至作业面上500mm 处略作停顿,根据楼梯板方向调整,就位时要求缓慢操作,严禁快速猛放,以免造成楼梯板震折损坏。根据水平控制线缓慢下放楼梯,对准预留钢筋,安装至设计位置。

3.2.2预制楼梯施工要点

施工准备:清理楼梯段安装位置的梁板施工面,检查预制楼梯构件规格及编号。

定位放线:进行预制楼梯安装的位置测量定位,并标记梯段上、下安装部位的水平位置与垂直位置的控制线。调节梯段位置调整垫片,在梯梁支撑部位预铺设水泥砂浆找平层。吊装板式楼梯:将预制梯段吊至预留位置,进行位置校正。在楼梯销件预留孔封闭前对楼梯梯段板进行验收,按照设计要求,先进行楼梯固定铰端施工,再进行滑动铰端施工,楼梯采用销键预留洞与梯梁连接的做法时,应参照国标图集15G367-1《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固定铰端节点做法实施,采用其他可靠连接方式,如焊接连接时,应符合设计要求或国家现行有关施工标准的规定。预制楼梯段安装施工过程中及装配后应做好成品保护,成品保护可采取包、裹、盖、遮等有效措施,防止构件被撞击损伤和污染。

3.3.1预制剪力墙施工流程操作流程:

装配式施工重点难点及措施(装配式施工质量标准)(4)

3.3.1操作流程:

(1)材料准备:

清理施工层地面,检查进接钢饰位置。长度、垂直度、表面清洁情况;检查墙板构件编号及外观质量;检查墙板支撑规格型号、辅助材料。装配式构件进场、编号、按吊装施工流程清点数量。

(2)定位放线:

墙板安装控制定位放线,墙板支撑与地面预埋件安装,现浇混凝土面凿毛处理。

(3)墙板垫片及压条铺设:

沿预制外墙板保温层上部铺设压条,墙板安装底部标高采用垫片找平控制。

(4)墙板构件吊装安装:

采用吊装梁垂直起吊,墙板构件吊装至操作面,由底部定位装置及人工辅助引导至安装位置,并保证其底部稳定水平,使预留钢筋插入至灌浆套简内,安装墙板临时支撑,检查墙板安装位置、垂直度、水平度,并调节支撑紧固。

(5)底部接缝密闭封堵:

采用快硬高强砂浆对预制墙板底部 接缝进行周圈封堵,确保密实可靠。

(6)钢筋套简灌浆作业:

采用压浆法从灌浆分区下口灌注,当浆料从共它孔流出后及时进行封堵,完成整段墙体的灌浆后,进行外流浆料清理。

3.3.2预制剪力墙施工要点:

(1)采用钢筋准浆套简连接的预制墙板构件就位前,应检查套筒,预留孔的规格、位置,数量,深度,应检查被连接钢筋的规格、数量、位置,长度。

(2)墙板构件安装前应复核:结合面清洁;构件底部应设置可调节接缝厚度和底部标高的垫块;灌浆套筒连接接头灌浆前,应对接缝周围进行封堵,封堵措施应符合接合面承载力设计要求;多层剪力墙底部采用座浆材料时,其厚度不宜大于20mm。

(3)预制墙板构件吊装就位后,应及时校准并采取临时固定措施,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666的安装与连接要求。

(4)预制墙板构件连接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钢结构焊接规范》CB 50661、《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CB 50755和《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CB50205的有关规定。采用焊接 连接时,应采取防止因连续施焊引起的连接部位混凝土开裂的措施。

(5)当设计对构件连接处有防水要求时,材料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现行相关国家标准要求。

装配式施工重点难点及措施(装配式施工质量标准)(5)

装配式施工重点难点及措施(装配式施工质量标准)(6)

预制剪力墙吊装施工流程:

装配式施工重点难点及措施(装配式施工质量标准)(7)

注:

1.构件吊装前,应检查构件相应编号、预留预埋位置及部位是否准确,灌浆孔、插接钢筋等重要部位是否符合安装要求。

2.检查吊装梁的吊点位置的中心线是否与构件重心线重合。

3.检查钢丝绳、卸甲、吊装锁具、构件预埋吊环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4.检查构件安装前准备工作是否完善。

5.临时性的安装材料是否准备到位。

6.试起吊,起吊后检查构件起吊后是否重心与塔吊主绳在垂直方向重合,确认起吊安全后可完成吊运。

7.构件吊运到安装位置后,设置临时性支撑、拉结措施,确保构件 稳定安全后摘除吊钩,完成吊装。

3.3.4吊装作业的一般规定:

(1)构件吊装前,施工单位应编制预制构件吊装专项施工方案。

(2)应根据预制构件形状、尺寸、重量和作业半径等要求选择吊具和起重设备。

(3)预制构件吊运应经过施工验算;构件吊运时,动力系数宜取1.5;构件翻转及安装过程中就位、临时固定时,动力系数可取1.2。

(4)吊装用钢丝绳与专用卸扣的安全系数不应小于6,起吊重 大构件时,除应采取妥善保护措施外,吊索的安全系数应取10。

(5)应按照制定好的吊装安装顺序,按起重设备吊设范围由远及近进行吊装,吊装时采取保证起重设备的主钩位置、吊具及构件重心在竖直方向上重合的措施;吊运过程应平稳,不应有大幅度摆动,且不应长时间悬停。

(6)应设专人指挥,操作人员应位于安全位置。

(7)构件吊装前,应核实现场环境、天气、道路状况满足吊装施工要求,应确认吊装设备及吊具出于安全操作状态。

(8)当遇有5级大风或恶劣天气时,应停止一切吊装施工作业。

装配式施工重点难点及措施(装配式施工质量标准)(8)

3.3.5预制剪力墙吊装施工流程

(1)吊具准备:

预制墙板吊装,为了保证墙体构件整体受力均匀,采用专用扁担梁。吊装前确认扁担梁是否完好,选定扁担梁吊点位置。检查吊装用钢丝绳长度是否合适,绳结是否牢固,检查吊钉、吊环、卡具等,确认完好。

(2)起吊前准备工作

清理结合面,根据定位轴线,在已施工完成的楼层板上放出预制墙体定位边线及200mm控制线。并做一个200mm控制线的标识牌,用于现场标注说明该线为200mm控制线,方便施工操作及墙体控制。

用自制钢筋卡具对钢筋的垂直度、定位及高度进行复核,对不符合要求的钢筋进行校正,确保上层预制外墙上的套筒与下一层的预留钢筋能够顺利对孔。预制墙板底部与楼面保持20mm空隙,确保灌浆料的流动;其空隙使用1~10mm不同厚度的垫铁调整,确保竖向构件安装就位后符合设计标高。

(4)预制墙板的起吊

吊装时需2名信号工,起吊处1名,吊装楼层上1名。另外预制墙吊装时配备1名挂钩人员,楼层上配备2名安放及固定墙体人员。吊装前在构件根部系好缆风绳控制构件转动,保证构件平稳。由专人负责挂钩,待挂钩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后,由下面信号工确认构件四周安全情况,确认无误后进行试吊,指挥缓慢起吊,起吊到距离地面0.5m左右时,塔吊起吊装置确定安全后,继续起吊。吊装应采用慢起、缓升、稳放的操作方式。

(5)预制墙板的安装待墙体下放至距楼面0.5m处,根据预先定位的控制线微调,微调完成后减缓下放。由两名专业操作工人手扶引导降落,降落至100mm时一名工人利用专用目视镜观察连接钢筋是否与套筒对孔。对孔后缓慢下落,安装到位。

装配式施工重点难点及措施(装配式施工质量标准)(9)

(6)预制墙板的固定

装配体系预制墙板(内墙板、外墙板)临时固定措施为长、短斜向支撑各两道。安装时,先安装一侧长支撑,然后安装同侧短支撑;再安装另外一侧长短支撑。用M18螺栓将斜支撑的一端固定在墙板2/3高度位置的预埋件上,另一端固定在底板上,斜支撑与楼面的水平夹角不应小于60°。四块支撑全部拧紧后,拆除吊钩和揽风绳。斜支撑一方面用来矫直墙板,另一方面在浇筑混凝土时起到固定作用。

(7)预制墙体调整

预制墙体垂直度、轴线位置通过转动可调式斜支撑进行微调,直至竖向构件确保垂直;用2m长靠尺、塞尺、对相邻墙体间平整度进行校正,确保墙体轴线、墙面平整度满足质量要求,外墙企口缝要求接缝平直。墙体标高通过墙体500mm线与室内500mm线对比调节。吊装之前在室内架设激光扫平仪,扫平标高为500mm,墙体定位完成缓慢降落过程中通过激光线与墙体500mm控制线进行校核,墙体下部通过调节钢垫片进行标高调节,直至激光线与墙体500mm控制线完全重合。按吊装流程对照轴线、墙板控制线逐块就位设置墙板与楼板限位装置。

3.3.6预制墙板安装要求

(1)构件安装前,应清理结合面。

(2)构件底部应设置可调整接缝厚度和底部标高的垫块。

(3)灌浆施工前,应对接缝周围进行封堵,封堵措施应符合结合面承载力设计要求。

(4)预制剪力墙底部采用座浆材料时,其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5)预制墙板构件施工安装预埋件,应结合施工安装方案所采取的施工具体措施及施工做法,应结合安全、高效、经济 综合考虑。

(6)预制构件安装过程中应根据水准点和轴线校正位置,安装就位后应及时采取临时固定措施。预制构件与吊具的分离吊应在校准定位及临时固定措施安装完成后进行。临时固定措施的拆除应在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能达到后续施工承载要求后进行。

3.3.7预制墙板安装要求

预制墙板构件安装临时支撑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个预制构件的临时支撑不宜少于2道;

(2)墙板的上部斜支撑,其支撑点距离底部的距离不宜小于高度的2/3,且不应小于高度的1/2;

(3)构件安装就位后,可通过临时支撑对构件的位置和垂直度进行微调。

(4)临时支撑必须在完成套筒灌浆施工及叠合板后浇混凝土施工完毕后,并经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拆除。

灌浆施工流程

装配式施工重点难点及措施(装配式施工质量标准)(10)

3.4.1操作流程:

(1)机具材料准备

电子秤(量取水、灌浆料)、搅拌桶(盛水、浆料拌制)、电动搅拌机(浆料拌制)、电动灌浆泵(压力法灌浆)、手动注浆枪(应急用注浆)、管道刷(清理套筒内表面)、手电、盒尺、抹子等

(2)灌浆之前的准备措施

灌浆之前需检查钢筋套筒是否通畅,采用手电透光测试或高压空气测阻塞,检查完成后在墙体表面做标记。

灌浆前将构件与灌浆料接触面清理干净,保证无灰渣、无油污、无积水,并润湿之;检查并确认灌浆孔和出浆孔内清洁无杂物;墙体上标记墙体分仓及注浆孔编号,注浆孔封堵;预制墙体与结构楼板之间的封堵措施。

(3)分仓封缝

墙体吊装之前对于墙板长度超过1m时采用分仓法分隔成相互独立的灌浆腔。墙体吊装完成后预制墙体与结构楼板之间的封堵措施采用高强干硬性砂浆塞缝,塞缝采用专用工具铲进行封堵,保证砂浆进入墙体内小于10mm。

(4)灌浆料的制备及平行试验

根据设计配合比进行灌浆料的制备,按1袋灌浆料(25kg)加入3kg水的比例进行灌浆料的制备,先加水后倒入灌浆料,搅拌均匀后静置2-3分钟,使灌浆料气泡内的空气静置排出。灌浆料制作完成后进行流动度的检测及试块的制作,灌浆料初始流动性需满足≥300、30min流动性需满足≥260,灌浆料使用温度不宜低于5℃,同时,每个班组施工时制作灌浆接头试件并留置1组试块,每组试件3个试块,分别用于1d、3d、28d抗压强度试验,试块规格为40mm×40mm×160mm,灌浆料3h竖向膨胀率需满足≥0.02%,灌浆料检测完成后,开始灌浆施工。

装配式施工重点难点及措施(装配式施工质量标准)(11)

(5)灌浆

使用专用灌浆设备,按分仓区域分批向套筒灌浆,从套筒灌浆孔采用压力灌浆法从接头下方灌浆孔进行灌浆。并注意砂浆要在从加水搅拌时开始计时,30分钟内必须灌完。同一仓只能一个灌浆孔灌浆,且应连续灌浆,不得中间停顿。

套筒排浆孔流出砂浆后,应选用类似与波纹管的直径略微大一点的小木棍,充当堵头并立即封堵排浆孔。如果连续灌浆时,应依次封堵已排出水泥砂浆的排浆孔,直至封堵完所有套筒的排浆孔。确认所有套筒均完成灌浆后,代表一个构件的灌浆连接完成。施工完成后清洗灌浆工具设备,完工场清。

灌浆施工时应填写《灌浆施工记录表》,记录当时环境温度、水温、料温,对灌浆料的加水率、流动度等参数进行控制,并留存影像资料作为质量证明文件。

3.4.2灌浆施工要点

(1)套筒灌浆连接施工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2)灌浆施工人员应专业培训后上岗。

(3)套筒灌浆连接采用由接头型式检验确定的相匹配的灌浆套筒、灌浆料。

(4) 施工现场灌浆料宜存储在室内,并应采取防雨、防潮、防晒措施。

(5)钢筋套筒灌浆前,应有钢筋套简型式检验报告及工艺检验报告, 应在现场模拟构件连接接头的灌浆方式,每种规格钢筋应制作不少于3个套简灌浆连接接头,进行灌注质量以及接头抗拉强度的检验及工艺 检验; 当工艺检验与报告较大差异时,应再次进行工艺检验,经检验合格后,进行灌浆作业。

(6)预留连接钢筋位置和长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7)每块预制墙板套筒连接灌浆时,为保证灌浆饱满及灌浆操作的可行性,应合理划分连筒灌浆区域,除预留灌浆孔、出浆孔与排气孔,应形成密闭空腔,不应漏浆。

(8)为满足墙体安装时支撑强度的要求,采用钢垫片支撑墙体,应严格控制钢垫片高度及平整度,以保证墙板安装标高准确。

(9)对于首次施工,宜选择有代表性的单元或部位进行试制 作、试安装、试灌浆。

(10)施工管理人员应做好全程施工质量检查记录,保证全过程可追溯。

3.4.3预制构件就位前,应检查下列内容;

(1)套简、预留孔的规格、位置、数量和深度;

(2) 被连接钢筋的规格、数量、位置和长度;当套筒、预留孔内有杂物时,应清理干净;当连接钢筋倾斜时,应进行校直。连接钢筋偏离套简或孔洞中心线不宜超过2mm;

(3)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应按检验批划分要求及时灌浆。

(4) 灌浆操作全过程应有专职检验人员负责现场监督并及时形成施工检查记录;

(5)灌浆施工时,环境温度应符合灌浆料产品使用说明书要求;环境温度低于5°C时不宜施工,低于0°C时不得施工,当环境温度高于30C时,应采取降低灌浆料拌合物温度的措施;

(6)拌合灌浆料的用水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的有关规定; 加水量应按灌浆料使用说明书的要求确定,并应按重量计量;

(7)灌浆料拌合物应采用电动设备搅拌充分、均匀,并宜静置2min后使用;搅拌完成后,不得再次加水;

(8)每工作班应检查灌浆料拌合物初始流动度不少于1次,灌浆料技术性能应符合设计的要求;

(9)灌浆料拌合物应在制备后30min内用完;

(10)散落的灌浆料拌合物不得二次使用;剩余的拌合物不得再次添加灌浆料、水后混合使用;

(11)灌浆作业应从灌浆套筒下灌浆孔注入灌浆料拌合物,当灌浆料拌 合物从构件其它灌浆孔、出浆孔流出后应及时封堵;

(12)灌浆施工宜采用一点灌浆的方式进行;当一点灌浆遇到问题而需要改变灌浆点时,各灌浆套筒已封堵灌浆孔、出浆孔的,应重新打开,待灌浆料拌合物再次流出后进行封堵。

(13)当灌浆施工出现无法出浆的情况时,应查明原因,采取的施工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14)对于未密实饱满的竖向连接灌浆套筒,当在灌浆料加水拌合30min内时,应首选在灌浆孔补灌; 当灌浆料拌合物已无法流动时,可从出浆孔补灌,并应采用手动设备结合细管压力灌浆;

(15)补灌应在灌浆料拌合物达到设计规定的位置后停止,并应在灌浆料凝固后再次检查其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16)灌浆料同条件养护试件抗压强度达到35N/mm2后,方可进行对接头有扰动的后续施工;临时固定措施的拆除应在灌浆 料抗压强度能确保结构达到后续施工承载要求后进行。

注:

1.灌注孔应在灌浆前清理,防止因为污浊影响灌浆后的粘接强度,并且较大的颗粒物会阻碍灌浆的进行。

2.四周封堵时,可采用砂浆密封避免漏浆。

3.遇有漏浆必须立即处理,每支注浆孔内必须充满连续灌浆料拌合物, 不能有气泡存在。

4.灌浆料的流动度检查是为了检查灌浆料的流动度是否符合有关要求,保证硬化后的各项力学性能满足要求。

5.灌浆时由底部注入,由顶流出至圆柱状,方能以胶塞塞住。

6.如果灌浆孔无法出浆,应即停止灌浆作业,排除障碍方可继续灌浆。

7.灌浆完成后必须将工作面和施工机具清洁干净。

后浇带混凝土模板施工工艺流程

装配式施工重点难点及措施(装配式施工质量标准)(12)

3.5.1后浇混凝土模板施工规定

(1)模板工程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2)模板及支架应根据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工况进行设计,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刚度,并应保证其整体稳固性。

(3)模板及支架应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位置准确,防止漏浆,且应便于钢筋安装和混凝土浇筑、养护。

(4)模板宜选用轻质、高强、耐用定型模板。

(5)模板与预制构件连接部位宜选用标准定型连接方式及产品。

(6)安装模板时,应进行测量放线,并应采取保证模板位置准确的定位措施。对竖向构件的模板及支架,应根据混凝土一次浇筑高度和浇筑速度,采取竖向模板抗侧移和抗倾覆措施。对水平构件的模板及支架,应结合不同的支架和模板面板形式,采取支架间、模板间及模板与支架间的有效拉接措施。对可能承受较 大风荷载的模板,应采取防风措施。

(7)模板安装应保证混凝土结构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对位置准确,并应防止漏浆。

(8)预制墙板间后浇混凝土的节点模板应在钢筋绑扎完成后进行安装。

(9)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脱模剂,脱模剂不得污染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

(10)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位置准确。

(11)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构件时,应符合设计要求或国家现行采有关钢结构施工标准的规定,并应做好防腐和防火处理。采用焊接连接时,应采取避免损伤已施工完成结构、预制构件及配件的措施。

3.5.2后浇混凝土模板设计要求

(1)模板及支架的设计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施工设备和材料等条件进行设计。

3.5.3模板及支架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应能可靠地承受新浇混凝土的自重、侧压力和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及风荷载;

(2)构造应简单,拆装方便,便于钢筋的绑扎、安装和混凝土的浇筑、养护;

(3)当验算模板及其支架在自重和风荷载作用下的抗倾覆稳定性时,应符合相应材质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

(4)模板及支架应根据施工期 间各种受力状况进行结构分 析,并确定其最不利的作用效应组合;

(5)模板及支架结构构件计算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的有关规定。

3.5.4模板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1)根据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和季节性施工措施,确定其构造和所承受的荷载;

(2)绘制配板设计图、支撑布置设计图、细节构造和异形模板大样图;

(3)按模板承受荷载的最不利组合对模板进行验算;

(4)制定模板安装和拆除的程序和方法;

(5)编制模板及配件的规格、数量汇总表和周转使用计划;

(6)编制模板施工安全、防火技术措施及设计、施工说明书。

四、装配式质量验收

4.1一般规定

4.1.1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应按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的分项工程进行验收、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验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规程》JGJ1和现行国家标准《混凝上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CB50204的有关规定。

4.1.2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验收时,除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上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要求提供文件和记录外,尚应提供下列文件和记录:

(1)工程设计文件、预制构件制作和安装的深化设计图;

(2)预制构件、主要材料配件的质量证明文件、进场验收及量记录、抽样复验报告(质证明文件包括产品合格证书、混凝土强度检验报告及其他重要检验报告等);

(3)预制构件安装施工记录;

(4)钢筋套简灌浆连接的施工检验记录;

(5)后浇混凝土部位的隐蔽工程检查验收文件;

(6)后浇混凝土、灌浆料、座浆料强度检测报告;

(7)外墙防水施工质量检验记录;

(8)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分项工程质量验收文件;、

(9)装配式工程的重大质量问题的处理方案和验收记录;

(10)装配工程的其他文件和记录;

4.1.3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连接节点及叠合构件浇就混凝土前,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隐蔽工程验收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混凝土粗糙面的质量,键槽的尺寸,数量、位置;

(2)钢筋的牌号、规格、数量,位置、问距,箱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及平直段长度;

(3)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积 百分率、搭接长度、锚固方式及锚固长度;

(4)顿埋件、预留管线的规格、数量、位置,

4.2主控项目

4.2.1预制构件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及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和 设计的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或质量验收记录;

4.2.2由专业企业生产的预制构件进场时,预制构件结构性能 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4.2.3.1梁、板类简支受弯预制构件进场时应进行结构性能检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结构性能检验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有关规定及设计的要求,检验要求和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CB50204中附录B的规定;

(2)预制构件和允许出现裂缝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应进行承载力、挠度和裂缝宽度检验,不允许出现裂缝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应进行承载力、挠度和抗裂检验;

(3)对于大型构件及有可靠应用经验的构件,可只进行土裂缝宽度、抗裂和挠度检验;

(4)对使用数量较少的构件,当能提供可靠依据时,可不进行结构性能检验。

4.2.3.2对其他预制构件,除设计有专门要求外,进场时可不做结构性能检。

4.2.3.3对进场时不做结构性能检验的预制构件,应来取下列揩施:

(1)施工单位成监理单位代表应驻厂监督制作过程;

(2)当无驻厂监督时,预制构件进场时应对预制构件主 要受力钢筋数量、规格、问距及混凝上强度等进行实体检验。

检查数量:每批进场不超过1000个同类型预制构件为一 批,在每批中应随机抽取一个构件进行检验检验方法: 检查结构性能检验报告或实体检验报告。

4.2.4预制构件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且不应有影响结构量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处理记录

4.2.5预制构件上的预埋件、预留插筋、预埋管线等的材料质量、规格和数量以及预留孔、预留洞的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4.2.6定措施的安装质量应符合施工方案的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4.2.7后浇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按批检验、检验批应符合下列规定:

4.2.7.1 预制构件结合面疏松部分的混凝土应剔除并清理干净;

4.2.7.2模板应保证后浇混凝土部分形状、尺寸和位置准确,并应防止漏浆;

4.2.7.3在浇筑混凝土前应洒水润湿结合面,混凝土应振捣密实;

4.2.7.4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工作班且建筑面积不超过1000m2应制作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一楼层应制作不少于3组标准养护试件,

检查方法: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中CB/T50107的要求进行。

4.2.8钢筋采用套简灌浆连接的接头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有关规定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及平行加工试件的检验报告。

4.2.9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的灌浆应密实饱满。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灌浆施工质业检查记录。

4.2.10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用的灌浆料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按检验批,以每层为一检验批,每工作班应制要作一组且每层不应少于3组40mmx40mmx160mm的长方体试件,标准养

护28d后进行抗压强度试验。

检验方法:检查灌浆料强度试验报告及评定记录。

4.2.11剪力墙底都接缝座浆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按检验批,以每层为一检验批;每工作班应制作一组且每层不应少于3组边长为70.7mm的立方体试件,标准养护28d后进行抗压强度试验。

检验方法:检查座浆材料强度试验报告及评定记录。

4.2.12钢筋采用焊接连接时,其接头质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的有关规定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及平行加工试件的检验报告。

4.2.13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时,其接头质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CJ107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1107的规定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施工记录及平行加工试件的检验报告。

4.2.14预制构件采用焊接连接时,钢材焊接的焊缝尺寸应满足设计要求焊缝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和《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的有关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的要求进行。

4.2.15 预制构件采用螺栓连接时,螺栓的树质、规格、拧紧力矩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CB50017和《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的有关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的要求进行。

4.3一般项目

4.3.1预制构件应有标识。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4.3.2预制构件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一般缺陷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处理记录。

4.3.3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设计要求, 并应符合46页表中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楼层、结构缝或施工段划分检验批。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4.3.4外墙板接缝的防水性能应符合设计。

要求检查数量:按批检验。每1000m2外墙面积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不足1000m2时也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每个检验批每100m2应至少抽查一处,每处不得少于10m2。检验方法:检查现场淋水试验报告。

装配式施工重点难点及措施(装配式施工质量标准)(13)

装配式施工重点难点及措施(装配式施工质量标准)(14)

五、装配式注意事项

5.1质量问题:

1)后浇带模板下沉;

2)叠合板模板周围跑浆;

3) 叠合板裂缝;

4)叠合板平整度安装后平整度不满足要求;

5)叠合板深化污水管道无法安装;

6)叠合板深线管高度高于混凝土面层;

装配式施工重点难点及措施(装配式施工质量标准)(15)

3) 叠合板裂缝;

措施:

(1)叠合板码放层数不宜超过6层,水平放置,层间用100*100*300木方隔开,木方码放位置为吊点处。木方方向垂直桁架,保证各层间木方水平投影重合。叠合板的最下部需用通长方木。

(2)就位时叠合板要从上垂直向下安装,在作业层上空150cm处略作停顿,施工人员手扶楼板调整方向,将板的边线与墙上的安放位置线对准,注意避免叠合板上的预留钢筋与墙体钢筋打架。下落到10-20CM处,再次停顿,四边角确定对位,放下时要停稳慢放,严禁快速猛放,以避免冲击力过大造成板面震折裂缝。

4)叠合板深线管高度高于混凝土面层;

措施:

(1)叠合板安装完成后,首先进行管线敷设,线管通过桁架筋底部穿过,待线管从梁、桁架筋全部通过后再与提前预埋的线盒连接。线管重叠不超过两层。

(2)同层剪力墙和柱等竖向钢筋的板面以上套箍在叠合板安装完成后再安装绑扎。梁和上层板筋绑扎也要在叠合板安装完成后进行绑扎。上层钢筋绑扎时考虑受力钢筋与分布筋的相对位置,尽量做到桁架钢筋上部只有一排板筋。避免板现浇混凝土厚度超标。

5.2质量问题:

1)预制楼梯安装坡度;

2)预制楼梯安装的标高;

3) 预制楼梯裂缝;

4)预制楼梯成品破坏;

5)预制楼梯位移;

1)预制楼梯安装坡度

措施:

(1)模板支设前保证定位线的准确;

(2)模板支设后测量休息平台的标高,才能保证后期安装预制楼梯的坡度。

2)预制楼梯安装的标高;

措施:

(1)根据施工图纸,弹出楼梯安装控制线,对控制线及标高进行复核。

楼梯侧面距结构墙体预留20mm空隙(具体根据工程施工图进行预留),为后续装修的抹灰层预留空间;楼梯两端留有30mm施工作业缝;梯井之间根据楼梯栏杆安装要求预留空隙。

(2)楼梯板基本就位后,根据控制线,利用撬棍微调,校正,直到位置准确,搁置平实。注意标高正确,校正后再脱钩。

(3)楼面高50,休息平台高30,具体标高根据图纸装修定。

3) 预制楼梯裂缝;

措施:

(1)根据工程进度,预制楼梯应该分批次进场。预制楼梯可以随工程进度同步安装,也可几层或主体完工后同时安装。

(2)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并应有排水措施,构件存放位置应在起吊设备覆盖范围内,避免二次倒运,存放时应按规格、分区存放。

(3)梯段应水平分层、分型号码垛,考虑集中荷载的效应,预制楼梯分散堆放,每垛不超过5块,最下面一根垫木通长,层与层之间应垫平、垫实,各层垫木在一条垂直线上,支点一般为吊装孔位置。垫木层与层之间应垫平、垫实,各层支垫应上下对齐。

(4)待楼梯板吊装至作业面上300mm 处略作停顿,根据楼梯板方向调整,就位时要求缓慢操作,严禁快速猛放,以免造成楼梯板震折损坏。根据水平控制线缓慢下放楼梯,对准预留钢筋,安装至设计位置。

4)预制楼梯成品破坏;

措施:

(1)预制楼梯在运输过程中宜在构件与刚性搁置点处填塞柔性垫片。

(2)构件安装完成后楼梯踏步口宜采用木条或黏贴铝角条保护。

(3)浇筑结构节点混凝土时在预制楼梯构件表面覆盖,以防污染。

5)预制楼梯位移;

措施:

根据图集做法,用聚苯和砂浆填充预留洞口和缝隙,保证楼梯不发生位移。

5.3质量问题:

1)转换层钢筋偏位严重;

2)注浆孔堵塞;

3) 墙体垂直度偏位;

4)预制墙体与现浇混凝土墙体错台;

1)转换层钢筋偏位严重;

措施:

(1)转换层分两次浇筑混凝土,竖向结构浇筑至板底停止浇筑,调整竖向钢筋定位,并用短钢筋固定钢筋骨架,防止浇筑水平结构时钢筋偏位。

(2)转换层应按深化设计预埋斜支撑连接件,确保定位准确。

2)注浆孔堵塞;

(1)材料进场前检查注浆孔堵塞情况。

(2)找出具体位置,采用冲击钻打孔(不能人工凿除)清除出堵塞部分的混凝土,重新埋设预埋管,用环氧树脂砂浆填补凿开部分。留设砂浆试块,以检测其抗压强度。

3) 墙体垂直度偏位;

措施:

(1)预制墙体垂直度、轴线位置通过转动可调式斜支撑进行微调,直至竖向构件确保垂直;用2m长靠尺、塞尺、对相邻墙体间平整度进行校正,确保墙体轴线、墙面平整度满足质量要求,外墙企口缝要求接缝平直。

(2)墙体标高通过墙体500mm线与室内500mm线对比调节。吊装之前在室内架设激光扫平仪,扫平标高为500mm,墙体定位完成缓慢降落过程中通过激光线与墙体500mm控制线进行校核,墙体下部通过调节钢垫片进行标高调节,直至激光线与墙体500mm控制线完全重合。

4)预制墙体与现浇混凝土墙体错台;

(1)预制墙体与现浇混凝土墙体接触,采用双面胶黏贴,防止跑浆。

(2)模板缩小竖向龙骨间距,使用穿墙螺杆固定增加斜支撑。

现场预制剪力墙安装存在的影响装修质量的问题如下:

一、水平竖直缝隙大小不一。图纸要求预留20mm,现场缝隙最小不到10mm,最大的超过50mm,竖直缝上下不统一,偏差大。

二、阳角上下楼层不顺直,个别楼层PCF板偏位明显。

三、上下楼层,左右邻近外墙板有错台,偏差达到20mm。

四、外墙墙面垂直度偏差超过20MM。

五、外墙板与砌体连接部分抹灰厚度偏差大。

六、根据图纸做法,水平和竖直构缝填塞泡沫绑后打胶。由于现场缝隙偏差大,这种做法无法保证施工质量。个别水平缝的反槛构造安装过程中已经破坏,无法满足构造防水要求。

六、装配式资料要求

6.1每个工程提供一套:(视工程情况而定)

1、构件厂企业资质

2、生产方案

3、混凝土各原材料合格证及复试报告

4、构件主要材料及配件的质量证明文件和检测报告

5、钢筋合格证及复试报告

6.2每批次:

1、混凝土开盘鉴定

2、混凝土预制构件出厂合格证

3、混凝土工程施工记录

4、混凝土养护情况记录

5、预制构件模板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及报审表

6、钢筋原材料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及报审表

7、钢筋加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及报审表

8、钢筋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及报审表

9、混凝土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及报审表

10、装配式结构预制构件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及报审表

11、钢筋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及报审表

12、监理报审表

6.3依据需要检测的主控项逐条研讨分析:

1、高强灌浆料及灌浆试块的检测

2、座浆料及座浆试块的检测

3、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及连接接头检测

4、钢筋套筒饱满度检测

5、预制夹芯保温拉结件检测

6、外窗及外墙板接缝水密性能检测

7、受弯构件结构性能检测(预制楼梯)

6.4现场检查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进场材料及构件尽量避免未检先用。

2、增加试块送检数量,记录3天、7天、14天、28天的抗压值,绘制强度发展曲线,为施工现场的模板支设和拆除提供数据依据。

3、样品要保障真实性,现场取样。

装配式施工重点难点及措施(装配式施工质量标准)(16)

七、装配式安装要求

7.1、图纸审查

项目安装技术人员在收到图纸后,应立即将拆分图纸与原建筑图、安装图纸进行核对,主要注意事项有:

1、线盒位置及数量

1)叠合板灯具预留盒与原图是否统一

2)竖向构件内开关,插座位置(线盒高度应为线盒底标高)

3)除室内灯具外,独立式烟感,广播,公共区域烟感,应急照明灯具是否预留

2、预留洞口位置及数量

1)叠合板预留洞口不能参照结构墙体施工,应考虑墙体抹灰、保温等做法,特别注意墙体是否与梁位置相同

2)预留洞口除卫生间外,厨房,生活阳台及开敞阳台雨水、废水等,需特别注意空调设备平台

3)开关、插座、配电箱等位置墙体是否在叠合板上,如在叠合板上,需预留洞口

4)竖向构件内预留水管位置是否预留管槽,冷热水间距,管槽的宽度,深度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5)厨房排烟孔洞,卧室、客厅空调孔洞是否预留,位置是否满足使用要求

7.2、材料进场

项目技术人员在材料进场时应参与材料的验收工作

1)是否有方向标识

2)线盒数量与位置是否与图纸相符,线盒是否有损坏

3)预留孔洞位置数量是否与图纸

4)竖向构件内预留线管是否有堵塞不通

5)竖向构件下端接管预留口深度及高度是否满足配管要求,线管是否有损坏当发现材料问题时应及时跟供货单位沟通,现场处理或退场

7.3、施工阶段

1)叠合板吊装完成后,吊装人员应复查是否有方向错误

2)安装班组人员根据现场叠合板位置,布置管道走向

3)因线管需要在行架筋内敷设,所以管道尽量布置在非叠合板位置或与行架筋平行敷设

4)局部行架筋无法穿越时,可对叠合板进行局部开凿,严禁使用电镐

5)叠合板预留孔洞需使用预埋桶或泡沫预留,固定时不允许用电锤打膨胀螺栓

6)竖向构件施工时,提前根据拆分图纸标注预留接管位置,预埋线管进墙深度应控制在5cm之内,严禁出墙或进墙过深

7)转换层施工时,应根据拆分图纸在定位钢板上留出接管位置,上反线管从预留位置穿出

8)装配式工程墙体模板严禁在地面安装定位钢筋,容易造成线管破坏

9)地面浇筑完成后,安装班组应立刻落实预留孔洞是否有堵塞

10)楼板打洞严禁使用电锤,需使用水钻,水钻固定严禁使用膨胀螺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