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细节(深刻领悟不忘初心)

2019年5月31日,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是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根本遵循只有深刻理解本次主题教育“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才能把主题教育要求落到实处,真正做到坚守初心、担当使命,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之中,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细节?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细节(深刻领悟不忘初心)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细节

2019年5月31日,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是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根本遵循。只有深刻理解本次主题教育“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才能把主题教育要求落到实处,真正做到坚守初心、担当使命,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之中。

第一,在理论与历史的双重意蕴中坚守初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既来自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所阐发的科学真理的理性认识,也来自对中国近现代史尤其是党史、国史中的历史经验的深刻把握。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广大党员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尤其强调学习《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科学社会主义的真理性力量,为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当前,我们应当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滋养初心,深刻感悟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除了理论的逻辑,历史的逻辑同样深刻。在上海瞻仰党的一大会址、在浙江嘉兴瞻仰南湖红船后强调:“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在这里孕育。特别强调共产党人要学习历史,认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因此,我们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的红色历史中坚定初心,时刻不忘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是我们胜利前进的不竭力量源泉。

第二,在机遇和风险的复杂格局中担当使命。深刻指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种“大变局”集中体现为全球政治经济秩序的调整和重塑,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既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一系列重大风险考验。一方面,我们需要以伟大斗争精神加强顶层设计、谋划各项事业。我们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需要以斗争精神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在斗争中谋划事业,在斗争中推进事业,在斗争中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另一方面,我们需要以清醒的头脑沉着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当前,党员干部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危险依然存在,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四大考验依然存在。面对艰巨复杂的风险考验,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立场、原则,坚决贯彻落实的要求,“主动投身到各种斗争中去,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在矛盾冲突面前敢于迎难而上,在危机困难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在歪风邪气面前敢于坚决斗争”。

第三,在组织、人民和榜样的立体坐标中探寻差距。从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观点来看,找差距是矛盾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运用。差距是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而矛盾揭示的是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要厘清差距,首先要澄清差距之坐标。在本次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找差距,就是要对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对照党章党规,对照人民群众新期待,对照先进典型、身边榜样”。也就是说,我们找差距的坐标是一个三维立体坐标:一是党组织,二是人民群众,三是典型榜样。在党组织层面,以党组织的要求为标准对照自己的实际工作,在比较中查找差距。这就要求我们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党章党规为标准反观自己,重点查找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方面存在的差距,以及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在人民群众层面,需要以人民群众的期盼为标准对照自己的实际,重点查找在“群众观点、群众立场、群众感情、服务群众”方面的差距。在典型榜样层面,需要以先进典型作为标准进行自我反思,重点查找自己与典型榜样在“思想觉悟、能力素质、道德修养、作风形象”等方面存在的差距。

第四,在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中狠抓落实。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如果说“守初心”强调的是在理想信念上“守”,“担使命”强调的是在职责担当上“担”,“找差距”强调的是在现实要求上“找”,那么“抓落实”强调的就是在推进实践的层面上“抓”。抓落实,就是“要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的实际行动”,也就是要发挥出真理的力量,让真理掌握群众,从而变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物质力量”。抓落实,就是“把初心使命变成党员干部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自觉行动”,在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做斗争的过程中,做一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地生根”的执行者、推动者。抓落实,就是“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为工作的目标,在实践中“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历史维度研究”(19BKS046)阶段性成果)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赵光辉

(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