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春节挂灯笼贴春联(我在圣府贴春联)

记者 易雪 房体朔 通讯员 张艳孔大儒

1月13日的曲阜,因为一抹中国红而显得格外喜庆。

当日,2023年“孔府过大年,聚福中国年”活动启动,除了“我在圣府贴春联”活动之外,今年新增体验传统手作制作、观赏春节特别情景剧演绎等礼时光春节特别体验活动,千年孔府热闹非凡,“年味儿”十足。

北方春节挂灯笼贴春联(我在圣府贴春联)(1)

春联年画投壶面塑

千年孔府年味十足

当日上午10点,“天下第一家”孔府门前,一阵热闹的舞狮表演过后,中国传统年画中的福、禄、寿“三星”踱步而来,现场的游客朋友们为此欢呼。

“福星”手持绿色如意向游客拜年,“寿星”则手捧寿桃为老人们送去健康祝福,最受欢迎的当属“财神”——他打开手中的“金元宝”,将装有糕点、灶糖、福卡的福袋和新年好福气传递给现场游客。“14日就是小年了,今天我特意带着孩子来感受传统的年俗文化,参加这些活动让传统文化离我们更近了。”本地游客孔芳拿着祝福糖果激动地说。

“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孔府大门的对联,散发着浓浓的文化气息。此时,在孔府大门左侧,孔子第75代孙、孔子书画院名誉院长孔祥胜手中的毛笔正龙腾蛇舞,一副副饱含年味、寓意吉祥的春联跃然纸上。孔府大门右侧,工作人员正将孔府“门神”木刻印版均匀涂墨,然后将宣纸紧覆其上,经过细致打拓后,一张张“门神”的底版闪亮登场。

北方春节挂灯笼贴春联(我在圣府贴春联)(2)

“快来感受一下投壶的乐趣。”“六艺中的‘射’是指弓箭。”“布老虎可是咱们曲阜的非遗技艺”……在孔府大门一侧,年货集市也很热闹。在现场的非遗体验区,楷雕、布老虎、面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工艺,吸引不少游客驻足体验。

“‘孔府过大年’系列活动已举办了五届,今年的系列活动在保持原有传统念书活动‘不变味’的同时,又新增加了‘圣府蒸花糕’‘礼时光春节’等特色体验活动。”曲阜市三孔文化旅游发展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张磊介绍,游客们在孔府面点师傅和现场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可以亲手体验制作孔府花糕和兔年灯笼,感受孔府传统技艺的制作。

激活你的年味记忆

文化传承更接地气

“孔府自古以来传承着规模最盛大的中华民族春节仪规,是现存最古老的中国家庭过年的最完整模式。”孔府内,孔子第77代孙孔颖一边张贴着春联,一边对儿子娓娓道来……父子三人现场演绎着孔府春联张贴程序,将孔氏家风的千年传承展现无遗。“看到这个画面,仿佛激活了我儿时的年味记忆,每一个环节都让人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脉相承。”来自济南的游客张浩宇不禁感叹说。

“辞旧迎新之际,有一种味道就是年味。在这里,每一项活动背后,都有其历史典故和民俗文化内涵,这些内容不仅体现了鲜活的春节文化,也彰显着浓浓的儒家文化气息和曲阜地方特色。”张磊表示,“孔府过大年”系列活动是在传统民俗活动的舞台之上,让儒学走进百姓、让文化融入生活,让古老的中华文化传承创新,让文化传承更接地气,让更多的人爱上中国年。

北方春节挂灯笼贴春联(我在圣府贴春联)(3)

“春节期间,曲阜还将举办‘黄河大集’春节季’‘尼山圣境 明礼中国年’等文旅特色活动,通过文化遗产活化、现代文化创意等手段挖掘文化旅游资源,以文兴旅,以旅彰文,全面构筑以传统文化为核心,将传统观光旅游与现代文化、现代科技相结合,带给游客沉浸式体验感。”曲阜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芳表示,今后曲阜市将继续挖掘好、阐释好、传播好“孔府”金字招牌,推动“孔府”文化走进现代生活,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将“孔府”金字招牌打造成展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打造成具有山东特点、中国特色和世界影响的一张金色名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