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那达慕音乐特色(世俗声乐体裁主要有哪几种)

第三部分 封建社会时期

第三章 中世纪音乐(476-1453)

第二节 中世纪世俗音乐(1)

向阳光

中世纪与宗教音乐相对抗的,便是世俗音乐。不同的民族、地区产生了许许多多各有特色的世俗声乐体裁。这里,首先简单谈谈如下两种主要的世俗声乐体裁:

一、巴歌体

“巴歌体”(Bar form),是371首众赞歌旋律结构的主要特点。所谓巴歌体,是指欧洲早期的一种单声部歌曲结构。其典型结构为:歌词的第一诗节与第二诗节是同一旋律的反复,后面的叠句为副歌,因而常见的形式是AAB结构,B部分又可以分为带再现和不带再现的两类。巴歌体的基本形式与变化形式主要有两种体式:一种是没有再现部的,以AAB为基本形式,其变化形式有:AABB、AABC、AABBC等。了解了巴歌体的最初形态之后,可以想象AAB这种结构模式除了在乐段中出现之外,在其他音乐结构中也一定有其存在的身影:

1.比乐段结构小的巴歌体。

(1)乐句中的巴歌体;

蒙古那达慕音乐特色(世俗声乐体裁主要有哪几种)(1)

(2)乐节中的巴歌体;

蒙古那达慕音乐特色(世俗声乐体裁主要有哪几种)(2)

(3)动机中的巴歌体。

蒙古那达慕音乐特色(世俗声乐体裁主要有哪几种)(3)

2.比乐段结构大的巴歌体。

(1)单二部、单三部结构形式的巴歌体;

(2)复二部、复三部结构形式的巴歌体;

(3)奏鸣曲式结构的巴歌体;

(4)奏鸣——交响套曲结构的巴歌体。

另一种是有再现部的,以AABa(不完全再现)或者AABA(完全再现)为基本形式,其变化形式有:AABBA、AABCA等。从总体上看,“众赞歌”的曲式规模,以一部曲式为多见,只有少数是多部结构的。其曲式结构的组合原则:有并列组合原则、再现组合原则、循环组合原则以及变奏组合原则等。

二、劳达赞歌

“劳达赞歌”(laude),是一种在教堂之外唱的赞美歌,内容通俗,表达一种心灵的奉献,也是一种单声部的意大利语准礼仪宗教歌曲。现存的仅有歌词的兄弟会劳达赞歌集有200多部,但带有音乐记谱的只有两部,此外还留存了一些音乐残篇。其一,是13世纪晚期的《科尔托纳劳达赞歌集》;另一部,是抄写于14世纪早期的《佛罗伦萨劳达赞歌集》。这两部主要的劳达赞歌原始资料共同享有20首劳达赞歌的文本和14首旋律。而《佛罗伦萨劳达赞歌集》还包括九首换词歌的旋律,它们出现了两次或多次而歌词不同。它与13世纪晚期托斯卡纳、翁布里亚地区兴起的劳达赞歌演唱者兄弟会及鞭笞派有关。

蒙古那达慕音乐特色(世俗声乐体裁主要有哪几种)(4)

早期劳达赞歌演唱活动是临时性的,后来随着圣徒日的激增,很多平信徒捐赠了遗产,用于兄弟会在圣徒日守夜中,专业表演劳达赞歌。大多数劳达赞歌守夜包括:祈祷、读经、一次伴随劳达赞歌演唱的秉烛行进和祭献、一次简短的布道和另一次引导告解的劳达赞歌演唱。通过小型日常使用的《科尔托纳劳达赞歌集》和大型豪华装饰的展示用的《佛罗伦萨劳达赞歌集》曲目,“迎春歌”乐团重构了圣母玛利亚守夜仪式,涉及基督诞生、受难与死亡、十字架和复活以及圣母升天的神秘内容。该团根据文本的戏剧性,对劳达赞歌的节奏,进行了独到而灵活的诠释,并使器乐伴奏具有“在声音中沉思”的功能,以唤起听众的神秘体验。

《科尔托纳劳达赞歌集》现藏于意大利阿雷佐省科尔托纳市政和伊特鲁里亚学院图书馆,编号为I-CT 91。它原属于科尔托纳圣方济各教堂的圣玛利亚劳达赞歌兄弟会,很可能产生于锡耶纳、阿雷佐和科尔托纳这些地区。这部集子包括65首劳达赞歌,其中46首在第一诗节上方用方形记谱法记写了音乐,这和当时圣咏的记谱方式相同。这些劳达赞歌都是单声部作品,内容和特殊的圣徒日的准礼拜仪式相关。

接下来,我们共同探讨一下:宗教音乐和世俗音乐有何差异?它们不仅在调式、配器、歌词上有所差异,而且在使用场所等方面,也有着非常鲜明的对比。

我们知道,中世纪的教会音乐是纯粹的声乐。13世纪以后,除了管风琴以外,一切乐器都被禁止使用。但是在民间,自古以来诗歌、音乐和舞蹈是结合在一起的。除了声乐和舞蹈音乐以外,器乐也是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琉特、竖琴、

蒙古那达慕音乐特色(世俗声乐体裁主要有哪几种)(5)

吉他、曼多林、曼多拉(次中音曼多林)等拨弦乐器,维奥尔、轮擦提琴(vielle或hurdy一gurdy)等擦弦乐器,杜尔西麦类的击弦乐器,以及笛子、潘管、簧管、号角、风笛等管乐器,在中世纪的欧洲各国都很流行,有些是由十字军从东方传入的。它们经过不断地改进,逐渐演变成现代的乐队乐器和独奏乐器。这些乐器不仅用来伴奏歌曲,也用来演奏各种器乐曲。

蒙古那达慕音乐特色(世俗声乐体裁主要有哪几种)(6)

中世纪,教会仇视异教文化,故而世俗音乐便受到了禁锢。由于民间的世俗音乐是口头流传,缺乏记谱整理,因此,留存下来的史料不多。尽管如此,世俗音乐仍然是中世纪音乐的一个重要部分。欧洲中世纪的民间音乐,正是在教会音乐与世俗音乐的相互影响下而向前发展的。即使教会当局定下了严厉的清规戒律,防止教会音乐世俗化,民间音乐对教会音乐的渗透,仍然是不可避免的。以歌词的一个音节唱一个音为主的、庄严肃穆的格列高利素歌,后来加进了“西昆斯”(sequence,散文诗花腔歌调)和“特罗普”(trope,填词花腔歌调)等抒情歌唱性的花腔歌调,显然是受民间世俗音乐的影响。

民间曲调和民间歌词,也不断渗透到教会音乐中来。后来不唱歌词的声部填上了世俗歌词,其中几个声部各唱各的,固定调唱歌颂上帝的经文歌词,对位声部则唱抒写民间生活的世俗歌词。有些弥撒曲因为采用了民间曲调而获得了一个俗名,如《西风弥撒曲》(无伴奏合唱,是以英国的世俗歌曲《西风》为旋律基础,在宗教音乐中是做得很够大胆了,因为在教堂弥撒的庄严时刻,《西风》的曲调,不免令人们想起它原先的歌词:“西风,你何时吹扬,细雨丝丝飘落,基督,若是我的爱人在我怀中,而我又一次倒在我的床上!”)、《红鼻子弥撒曲》和后来的《武装的人弥撒曲》(即弥撒曲《武装的人》,这首作品开创了以世俗旋律作为弥撒曲定旋律的先河)等。

反之,民间音乐也在调式结构、曲体结构、复调织体等方面受到了教会音乐的影响。最初吸收了民间音乐因素才丰富起来的素歌曲调,后来又反过来对民间歌曲和器乐曲给予影响。例如13世纪法国的民间声乐曲“行吟歌”(Iai)和民间器乐曲“埃斯坦比耶”(estampie),显然都受到了“西昆斯”的影响(详见“法国的行吟诗人”)。

【作者介绍】

蒙古那达慕音乐特色(世俗声乐体裁主要有哪几种)(7)

向阳光,湖南临湘市人,大学文化,中学音乐高级教师,国际作者作曲者联合会(CISAC)、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SME)、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中国二胡学会会员,中国诗歌网认证诗人,湖南省音乐评论委员会理事,中国音乐学院艺术水平考级优秀指导老师、今日头条优质文化领域创作者并颁授了“头条青云获奖者”荣誉证章,曾被聘为《湘江歌声》《音乐教育与创作》湖南红网(文艺)专栏作家、湖南省教科院音乐评委、岳阳师院(湖南理工学院前身)音乐系客座教授、《乐苑园丁的歌》《花语》杂志副主编、《百年之歌》(诗歌集)特邀编委。

蒙古那达慕音乐特色(世俗声乐体裁主要有哪几种)(8)

主要成就:“世界文化名人成就奖”获得者。先后在国家及省市级报刊网媒发表文艺作品、音乐评论、音教论文逾千首(篇),500余万字。《沁园春·国庆感怀》《西江月·祖国六旬赞》《清平乐·党诞九秩感赋》《鹧鸪天·颂十八大》《捣练子·盛世召开十八大》《七律·贺建党百年》《浪淘沙·建党百年感悟》《江城子·晚舟归航》《如梦令·巾帼赞》《采桑子·重阳》《浣溪沙·贺‘神十二’》《水调歌头·大美我家乡》《诉衷情·新年词话》等150余首诗词,先后获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中宣部、中国作协主管)、中国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会(文化部主管)最佳奖、特等奖、金奖;

蒙古那达慕音乐特色(世俗声乐体裁主要有哪几种)(9)

《中华辉煌》等2首歌词获湖南省文联一等奖。该诗词作品也先后在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中国诗歌网”《诗刊》上发表,并荣入《永远的光辉》《颂歌献伟人·唱响中国梦》《颂歌献给党》《百年之歌》等7部大型诗歌集。《献给老师的礼物》等8件作品参加中国国际名人研究院举办的艺术界名人作品展示会系列大展,并获铜鼎奖;《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春江花月夜>赏析》等2篇美学论文荣膺“世界学术贡献奖”金奖;《摭论素质教育中的器乐教学》等10余篇论文被中宣部、教育部评为一、二等奖;《试论音乐教育科研与教学实践》等8篇论文蝉联湖南省教科院一等奖;《金灿灿的岁月》等5首歌曲获全国征歌大赛金、银奖,

其中《跟党迈进新生活》(词、曲)参加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21“祖国,我为你骄傲”全国大型原创词曲大赛,获“十大原创金曲奖”,同时该作品在央视星光演播厅全程录制,现场直播;《<跟党迈进新生活>内涵解读》等2篇音乐评论上了《湖南日报》(湘江周刊·艺风)、中宣部“学习强国”;《我的中华》《我们拥抱春天》等100余首歌曲入选《全国教师作曲家歌曲集》(上下)《中国当代优秀校园歌曲》《甜甜的歌-教坛作曲家特别专号》等10余部歌集。著有《音乐文化与素质教育》《中外音乐史学研究》《中国音教十家优秀歌曲专集》(向阳光优秀歌曲专辑)《向阳光声乐作品选》大型声乐套曲《临湘组歌》(十乐章)《五尖山之歌》(五乐章)等10余部,其中《音乐文化与素质教育》(课题专著):

蒙古那达慕音乐特色(世俗声乐体裁主要有哪几种)(10)

经湖南省教育厅审定,纳入全省中小学图书发行,后入选全国高校音乐教材,被上海音乐学院编入《全国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系列教材》(专业主干课程)。

此外,他辅导学生参加全国音乐知识大赛50多人次获一、二等奖,3次被中国音乐家协会音教委授予一等园丁奖;他指导学生参加全国音乐考级、省市“三独”比赛100余人取得良好成绩,10多次获中国音乐学院考级委员会、湖南省教育厅、岳阳市教育局“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他40余年来为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和中国音乐学院、武汉音院、西音、川音等10余所院校输送了大批音乐专业生。多次荣获临湘市人民政府、湖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嘉奖证书和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人社厅颁发的贡献奖证书。《中国教育报》《湖南日报》《教师报》《音乐教育与创作》等曾对其作了“人物特写”、书评和“乐坛人物”介绍,艺术成就载入《湖南文艺六十年·音乐卷》(省文联)、《中国音乐家名录》(邓小平题签)、《中国专家大辞典》(人事部)等20余部历史存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