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团员社区服务记录(又见学生到社区盖)

学生团员社区服务记录(又见学生到社区盖)(1)

为了提高孩子们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2月16日,新华街富华市民服务站举办书香满社区假期青少年阅读比赛。 本报记者申雷摄

社区盖章是个由来已久的话题。为了给社区减负,去年我市下发了社区办理事项的准入清单,这被不少社区工作人员当做尚方宝剑,贴在显眼的位置。自此以后,社区盖的章确实少了不少,但仍有一些不在清单上的证明找到社区,给学生假期社会实践盖章就是其中之一。“孩子上学的事是大事。”工作人员也不好一口回绝,还是得给盖章。

其实,这个章到底能证明什么呢?相信社区明白、家长明白,学校也明白。其实要督促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丰富而有益的活动比盖章实际多了。有家长就建议,学校和社区一起组织活动,这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活动真正搞起来了,社会实践才不再是“盖章实践”。

兴庆区凤凰北街安秀市民服务站主任吴少平进入社区工作已有12年,从她到社区工作开始,每年的寒暑假,都会看到学生拿着假期实践登记表来盖章。去年6月25日,我市下发《银川市社区服务事项准入清单》,社区承担的207项服务事项减为28项,开具的证明也减为5项。这其中,“历史悠久”的学生社会实践证明被排除在了社区盖章的范围外。然而,这两天临近开学,不少社区再次迎来了盖章潮。

A 开学前又见学生来盖章

年后上班以来,安秀市民服务站每天都会有学生前来盖章。据工作人员介绍,学生盖章由来已久。安秀市民服务站辖区大多属于无物业小区,每年社会实践,几乎都是市民服务站工作人员带着学生打扫卫生。今年寒假的实践活动安排在了2月19日,但面对前来的学生,他们都会先给盖上章,并提醒学生当天来参加活动。昨日下午,新华街富华市民服务站组织了学生读书比赛,对于参加活动的学生,工作人员会给学生的社会实践登记表盖章。

“因为一年需要盖两次章,社区在组织假期实践活动时,会尽量选择不同类型。就是为了丰富活动内容,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富华市民服务站工作人员说。据了解,为了开展活动,有的社区开过漫画班,有的社区组织过科技展……但不管活动多丰富,并不是所有孩子都参与。尤其在一些劳动类的实践活动上,有的孩子干脆不来,有的孩子即便来了,也是“象征性”地走个过场,社区安排下来的任务,都是家长在做。

“参加或者不参加,做与不做,最终的结局都是一样的,每个孩子都能盖到社区的章。”兴庆区一市民服务站的王姓主任说:不盖会影响孩子开学报到。

B 准入清单上没了,学校仍要求盖章

去年6月25日,我市下发《银川市社区服务事项准入清单》,明确了社区可以出具的5项证明。这其中,不包括给参与社会实践的学生做出证明。准入清单下发后,各社区都是办公室显眼位置张贴,有社区工作人员表示,总算可以理直气壮地对不在范围内的证明说“不”了。

其实,在准入清单之前,已有学校做出了改变。从两年前开始,兴庆区第十九小学已不再要求学生到社区盖章。据该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杜思华介绍,随着学生假期参加各种补习班等情况的出现,学生参与社区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更多的是流于形式。“学生不参加活动,家长还要拿着表格去盖章,社区见不到孩子,最终还得在登记表上做出证明。”杜思华说,取消这一盖章,等于同时给家长和社区减少了负担。

不过,也有学校至今仍要求学生到社区盖章。仅记者知道的,兴庆区回民实验小学、唐徕回民中学等学校的学生社会实践登记表上都有参与社区组织活动的记录登记,并都需要社区盖章。这使社区工作人员无法彻底对学生说“不”。“如果不给盖章,孩子的爷爷奶奶就会到社区来闹,以前常有这样的事发生,所以虽然准入清单里没有了这一项,但孩子来了,我们还是会给盖章。”吴少平说。

C 流于形式不如实实在在办活动

“社区盖章这件事,还是需要更多的单位共同协调,只有居民不被要求开那些不必要的证明,不被要求盖那些形式主义的章了,我们才能真正减负。”一位社区工作人员说。

那么,盖章真的能证明什么吗?就学生社会实践这一项来看,似乎也不尽然。反之,不要求盖章未必就不能起到督促作用。记者看到,虽然兴庆区第十九小学不再需要社区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做出证明,但在该校发放的社会实践活动登记表中,依旧给学生安排了不少实践活动。这些活动中,既有精读一本好书、承担一项家务劳动的小要求,也有参与社区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等志愿服务。杜思华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与,但并不强制要求社区盖章。

对于孩子到社区盖章的事情,记者也采访了部分家长。有家长认为这是好事,可以对孩子进行锻炼,也有家长提出社区盖章是形式主义,学校应该取消这项内容。家长李先生表示,他小时候参与社区实践活动,都是学校出面进行组织,每次不光参与的积极性高,还能从中受益颇多。但是现在,所有的假期社会实践,都是由社区自发组织,不能调动所有孩子的积极性,社区也无法兼顾到学生安全等各个方面。“应该让学校参与进来,让学生真正从中收获到一些东西。”李先生说。

本报记者 石永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