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生平事迹和小故事(1917年康有为出任弼德院副院长)

袁世凯去世后,总统府集团与国务院集团之间争权夺利,黎元洪和段祺瑞在北京闹得不可开交,甚至是大打出手,黎元洪发电报请张勋进入北京调停,张勋趁此机会以调停纷争的名义准备率军进入北京。

康有为生平事迹和小故事(1917年康有为出任弼德院副院长)(1)

黎元洪得知消息之后,就开始怀疑张勋用心不良,请人劝说张勋减少到京人员,不要引起北京人心恐惧,张勋哪里是一个听劝的人,反而是向黎元洪派过去的人提出一个非常无理的要求:请总统下令三日内解散国会,不然不负责调停。此时的黎元洪终于明白自己犯了引狼入室的错误。黎元洪请张勋调停的初衷就是尽量满足各省的要求,而不解散国会,于是对张勋的要求直接不做回应。

张勋没有等到黎元洪的回复,直接把辫子军5000人带到了北京,这无疑在对黎元洪进行示威。黎元洪与之周旋数日,最终迫于无奈答应解散国会,当电报发出之后,黎元洪直接被人回电报怼了:“民国约法中,总统没有解散国会的权力,况且总统被人威胁作出这个决定,是非法行为。”张勋才不管别人的意见,俨然自己已经是北京政府的新主人,一直与张勋保持联系的康有为也发电报劝已经独立的省份取消独立。

康有为生平事迹和小故事(1917年康有为出任弼德院副院长)(2)

大家根本不买张勋和康有为的帐,张勋后来的做法直接把自己钉到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1917年6月30日,张勋和陈宝琛、刘廷琛一起悄悄溜进了紫禁城参加所谓的“御前会议”。次日,张勋逼迫黎元洪把大权奉还给溥仪,张勋和康有为入紫禁城,清朝复辟。

复辟前三日,溥仪一共发了十九道“圣旨”,其中就与康有为相关的就有两条:“康有为为弼德院副院长”,“康有为赏给头品顶戴”。有人可能会问:弼德院是一个怎样的机构?清朝末年,清政府效仿日本枢密院新设立的国务顾问机关,不过直到清朝灭亡,弼德院都没有发生政治作用,不过是一个花瓶而已。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张勋虽然对康有为很看重,但是给康有为的位置并不是实权地位,只是让康有为做了复辟的装饰品而已。康有为自己觉得很满足,连皇宫都不愿意离开,据说是怕小皇帝跑了。

康有为生平事迹和小故事(1917年康有为出任弼德院副院长)(3)

梁启超是康有为的学生,在这一次复辟活动中,梁启超果断站在了康有为的对立面。梁启超参加了7月3日讨逆军的军事会议,被讨逆总司令段祺瑞任命为讨逆军总部参赞,为讨伐张勋出谋划策。同日,段祺瑞以讨逆军总司令的名义发出讨伐张勋的电报和檄文,而这两篇文章均出自于梁启超之手。

小佛仔细读了这两篇文章,发现梁启超在痛批张旭复辟的同时极力为清朝皇室开脱,认为复辟一事和清朝皇室没有任何关系,“……强为拥戴……瑾瑜两太妃痛哭求免,几不欲生,清帝孑身冲龄,岂能御此强暴,竟遭诬胁,实可哀怜……”溥仪真的是被胁迫的吗?小佛觉得并不是,几年后溥仪大婚,他专门让人去景德镇订做了一批龙碗,上面有“挑动天下反”的句子,碗底还印着“大清宣统年制”,其想复辟的心思可见一斑。

康有为生平事迹和小故事(1917年康有为出任弼德院副院长)(4)

除此之外,梁启超还在字里行间十分明显的表现出这些讨逆军的头头脑脑们其实都是清朝的旧臣,并且再三强调要保持清皇室的优待条件,实在是让人看不清讨逆军的立场。

电报和檄文发出之后,立刻就有人骂梁启超:张勋、康有为是复辟的罪魁,你梁启超就是祸首,“叛国祸首,其罪维均……君等同为叛国逆贼,无发言资格”!

参考资料: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