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杂剧(现实主义杰作元杂剧西厢记)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其作者是元代著名杂剧家王实甫。
王实甫名德信,大都(现在的北京市)人,生平事迹难以实考,约卒于元代中后期。他一生创作了14种剧本,《西厢记》大约写于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年)。时人贾仲明给他写的悼词称:
“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
《西厢记》的素材来自于唐代诗人元稹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成的传奇《莺莺传》:
元稹从小家境贫寒,当他成人以后,因为文名远扬而过上轻裘肥马的生活。他生性风流,用情不专,早年和表妹崔氏相恋,并已成夫妻之实。后来为了在仕途上更上一层楼,他狠心抛弃表妹,娶了裴尚书的女儿。若干年后,两人都各自成家,但元稹仍要求崔氏以外兄身份相见,遭到了崔氏的拒绝。《莺莺传》就是元稹这一段情感经历的真实写照,也是《西厢记》的创作源头。
金章宗时期的董解元,在说唱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将这个爱情故事改编成了5万字左右的演唱词,名为《弦索西厢记》。在董西厢中,才子佳人大团圆,而不是张生对崔莺莺的始乱终弃。作者理直气壮地宣告:“自古佳人,合配才子。”
王实甫就是在这样丰富的艺术积累上加工再创作了《西厢记》,从根本上改变了《莺莺传》的主题思想,把男女主人公塑造成对爱情坚贞不渝,敢于冲破封建礼教束缚的新形象,在父母之命、媒灼之言、门当户对的禁锢下,作者直接喊出了“但愿有情人终成眷属”。
《西厢记》在故事情节上和董西厢基本上差不多,人物都有鲜明的个性。王实甫恰到好处地掌握着分寸,使笔下的人物具体生动,而不仅仅是概念的化身。
就像张生对爱情热烈痴情,却不轻薄下流。作品一方面写他思念莺莺时的惆怅和忧郁,同时又写他得到莺莺信简时手舞足蹈的喜剧性动作,使得这个形象真实可信。而崔莺莺多情执着,反抗老夫人也十分坚定,但在爱情的道路上她却小心翼翼地试探着。
作为戏剧艺术,《西厢记》巧妙地设置了一系列的“悬念”,高潮迭起,引人入胜。老夫人赖婚,是第一个大的“悬念”,即“赖婚”之后张生和莺莺会采取什么行动?他们采取的行动是“酬简”,进而私订终身,这是对“赖婚”的解答,又是引起下一段故事发生的新悬念。
此后的“哭宴”又是一个悬念:老夫人赖婚之后,张生去向何方?这只能在全剧结束时才能得到解答。这些悬念都设置在全剧的主干部位,使得剧本层次分明,结构紧凑。
元杂剧一般以本色语言为主,《西厢记》却在杂剧本色语言之外,又适当地渗入了不少典雅、富丽的书卷气。《西厢记》善于吸取前代名作佳句,再加以深化加工、点染而成妙语,或者描写风景,或者描绘人物,或者抒发感情,都显得恰到好处。
在《西用记》剧本中,没有无缘无故的景物描写,也没有脱离景物的情感抒发,剧中经常运用衬托的手法来写人物的心情。最著名的如“送别”一折:
“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听马嘶。”
青山,疏林,淡烟,夕阳,在这对即将离别的情人眼里,都涂上了浓厚的主观感情色彩,显得凄艳、悲怆。这种景情的结合,又是在借鉴前人诗文的基础之上的,这种大胆的兼收并蓄,使得《西厢记》的语言更为清新典雅,精工富丽。
《西厢记》是我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杰作,对后来《牡丹亭》、《红楼梦》等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戏剧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