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脉贯通法中的内调手段是指(疏调学术论坛岐黄初探之疏调学习心得)

作者:王英

八脉贯通法中的内调手段是指(疏调学术论坛岐黄初探之疏调学习心得)(1)

指导:郭利华

八脉贯通法中的内调手段是指(疏调学术论坛岐黄初探之疏调学习心得)(2)

岐黄历经数千年延续不断,而我与中医相识只是短短几年。

认知是从点到面,再从面到点的一个突破的过程。经过几年的基础知识学习,我对中医的博大精深逐步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有时我曾幻想自己会成为一个有着中医学识渊博的青年医生,有时也曾幻想自己成为一个有认知积淀的老中医,有时也会因为不能帮助身边的人摆脱疾病、因为触碰到知识盲区而感到自责。不过自古以来成熟都是一步一个脚印。我有幸于2019年考取云南中医药大学的研究生,有幸师从导师郭利华教授,更有幸与疏调学派结缘,如今,成为疏调学社成员之一。

说起疏调,其实算是缘分。我的一位好朋友是一个性子比较急躁、属于雷厉风行的一类人,事情搁置了便心情各种郁结。有时也会因为某些事而大动肝气,要么气的胃胀疼,偶尔会气的头晕。后来她找我咨询,我建议她服气滞胃痛颗粒,好像似乎起了些作用,但好像又没起任何作用。为什么会出现这么矛盾的说辞?因为我认识到我似乎走进了误区,根源没有解决,只去解决由根源引发的后果,其实就是忽略我们中医所说的标与本。因为当时我对国医大师张震的疏调之法也算有点点认知,所以我常常在想,柴胡疏肝散和疏调汤,哪个更适合她?翻阅教材,再与张老的书籍相对比,在两个方药之间的比量中,我认为,柴胡疏肝散对于朋友来说更像我提到的标,而本,则是疏调汤。也许会有人反驳我说,柴胡疏肝散为理肝气剂之首选,以胸闷胁痛,善太息,脘腹胀闷,脉弦为主要征象。那么,为什么会胸闷胁痛?为什么善太息?为什么脉弦?你可能会说因为气机郁滞!因为肝气郁结!那为什么会气机郁滞?为什么会肝气郁结?你可能会说因为——习惯生气!没错,习惯是一个很大的自身原因。其实习惯之下,疏调汤可以很好的做一个解释。

八脉贯通法中的内调手段是指(疏调学术论坛岐黄初探之疏调学习心得)(3)

做一个简单地对比。疏调汤由柴胡、香附、郁金、丹参、川芎、枳实、白芍、白术、茯苓、仙灵脾、薄荷、生甘草共计12味药组成。具有疏肝理气,补益脾肾,条畅气机,活血行血之功。主治肝失疏泄,脾肾不足,气机失常,血行不畅等证。相较于柴胡疏肝散,柴胡疏肝散由柴胡、白芍、川芎、枳壳、陈皮、甘草、香附共计7味药组成。主治肝气郁滞,胁肋疼痛,胸闷善太息,腹胀等证,遵“木郁达之”之旨。首先对比药物组成,疏调汤以调补相结合,选药轻清,补而不滞,疏而不伐;柴胡疏肝散有川芎、香附,其香气、活血行气之力较重,且方以温热药为主,对于气滞血瘀之肝气郁滞证更为合适,行气的力度更大。疏调汤顾名思义,以疏调人体气机为主,其次,选药温凉相配伍适中,考虑肝的生理功能与生理特性,并没有选用较多的温热之药,轻清与之。第三,从中医整体观念角度出发,根据五行生克规律,肝气不疏不调久郁势必而必会伤脾,故在疏调汤中同时兼顾脾气,茯苓、白术相配伍,真正做到疏补相结合,同时对先天的肾气也予仙灵脾温固,形成一体两翼的架构等等。经过一系列的对比思考,我给她拟定的方子最终为疏调汤加减,连续服了十五剂,效果还是比较明显,加之平时对脾气、思维的加以控制,整个人的心理自身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我觉得这是在医学路上对我的又一大肯定。

其实在对比疏调汤和柴胡疏肝散之间,并不是要得出一个哪个效果好哪个效果不好的结论。而是需要根据个体差异,整体辨证思考,在诸多形似的方子中,到底哪个方子更适合患者当时的个体,而不是盲目的探索。这样一个思想才会很好的继承发扬下去,我很有幸在郭老师的影响下认识到这一点。其实这也就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只有守得正,才能创得新。可能这个心得对于其他人来说只是简单的逻辑问题,但对于我自身来说,是对我自己在知识之间碰撞、相较过程中得到的一个结论。其意义不仅在临床的疗效,更可贵的是思考的过程,中医思维的一个自我培养。所以,在不断努力进取下我相信未来的五年,十年甚至更远,我会越发的进步,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