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情(浙江省台州市概述)
台州(tāi zhōu),浙江省省辖地级市,地理位于浙江省中部沿海,东濒东海,北靠绍兴市、宁波市,南邻温州市,西与金华市和丽水市毗邻。宁波和台州同属宁波都市圈,宁波是龙头,台州是重要组成部分。台州是国家级小微金融改革试点城市,是全国唯一拥有3家城商行的地级市。[1]
台州历史悠久,5000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境域地势由西向东倾斜,南面以雁荡山为屏,有括苍山、大雷山和天台山等主要山峰,其中括苍山主峰米筛浪高达1382.4米,是浙东最高峰。台州人属江浙民系,使用吴语。台州境辖3个市辖区、3个县级市、3个县和2个新区(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台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2]。
台州东部沿海海岸线长达651公里,海岸线在浙江省的比例占了将近三分之一;近海有12个岛群691个岛屿。最大岛屿玉环岛与大陆相连,大陆架海域面积8万平方公里,陆地总面积9411平方公里。
2018年12月6日,台州市入选“中国大陆最佳地级城市30强”,排第17名。
先秦
台州(5)
地属百越。《汉书·地理志》记载,百越的分布“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
秦朝
先秦时为瓯越地。秦代,属闽中郡。
汉朝
汉初,先后有东海王、东越王封立。汉武帝之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东越王除,民徙江淮间,改其地属会稽郡鄞县,置回浦乡。
西汉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以鄞县回浦乡置回浦县,县治回浦(今章安),属会稽郡,隶扬州,辖境大致相当于后世台、温、处3府。是为台州建县之始。
东汉建武年间(25年~56年)(一作章和元年),回浦县改名章安县。永建四年(129年)(一作永和三年),析章安县东瓯乡置永宁县(县治在今永嘉县内)。建安四年(199年)(一作兴平二年),分章安县西南部置松阳县。
三国
东吴黄武、黄龙年间(222年~231年)分章安县西北部置始平县,分章安县西部及永宁县部分境域置临海县,以县境临海山而得名。赤乌二年(239年),分永宁县置罗阳县;立罗江县。少帝太平二年(257年),分会稽郡东部置临海郡,隶扬州,郡治章安(一作初治临海,寻徙章安),辖章安、临海、始平、永宁、松阳、罗阳(后改安阳)、罗江7县,境域远及闽北。是为台州建郡之始。
晋朝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改始平县为始丰县;分鄞县800户、章安县北部200户置宁海县,属临海郡,又改安阳县为安固县。太康四年(283年),分安固县置始阳县,不久改称横阳县。罗江县改属晋安郡。是时,临海郡辖章安、临海、始丰、宁海、永宁、松阳、安固、横阳8县,隶扬州。
台州夜景
东晋太宁元年(323年),分临海郡南部永宁、松阳、安固、横阳4县置永嘉郡。临海郡辖章安、临海、始丰、宁海4县,后世台州辖境大致形成。永和三年(347年),分始丰县南乡置乐安县(今仙居)属临海郡。
隋朝
隋开皇九年(589年),灭南朝陈,废郡,并临海郡各县入临海县,属处州(十二年改称括州)。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改州为郡,临海县属永嘉郡。
唐朝
唐初,复分临海为章安、始丰、乐安、宁海、临海5县。武德五年(622年)置台州,以境内有天台山而得名,台州之名自此始。七年,并宁海县入章安县。次年,又将始丰、乐安、章安3县并入临海县。贞观八年(634年)复分临海县置始丰县。高宗上元二年(675年)分临海县东北部置宁海县。天授元年(690年)九月,改永宁县为黄岩县,以县西黄岩而得名。神龙二年(706年),分宁海县与越州的贸卩县地置象山县,属台州。开元二十一年(733年)隶江南东道。天宝元年(742年)复称临海郡。乾元元年(758年)复称台州,肃宗二年(761年)改始丰县为唐兴县。广德二年(764年)象山县改属明州。中和三年(883年)隶义胜军。光启三年(887年)以台州置德化军。[3]
宋朝
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吴越国除,台州入宋版图,州、县如故,隶两浙路。景德四年(1007年),以“其洞天名山屏蔽周卫,多神仙之宅”,诏改永安县为仙居县。南宋隶两浙东路。
元朝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为台州路,隶江浙行省浙东道,辖县如故。元贞元年(1295年),黄岩县以民户达5万,升为黄岩州,仍隶台州路。
明朝
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改台州路为台州府,隶浙江行省。三年,复黄岩州为黄岩县。成化五年(1469年)十二月,分黄岩县南部方岩、太平、繁昌乡置太平县,以其境内有太平山而得名。十二年,划乐清县东部山门、玉环2乡入太平县。自此,台州辖临海、黄岩、太平、仙居、天台、宁海6县。
清朝
清顺治三年(1646年),入清版图,沿明制。康熙元年(1662年)隶浙江省绍台道。七年隶宁台温海道(驻台州)。十一年隶台海道(驻台州)。二十四年隶宁台道。雍正四年(1726)隶宁绍台道。六年,于玉环山置玉环厅。厅因山名,隶温州府。太平县二十四郡、二十五都、二十六都划入玉环厅。
清宣统三年(1911年)八月,辛亥革命,九月台州光复,成立军政分府,隶省军政府。[4]
中华民国
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州、厅制。2月,玉环厅改为县。7月,撤销台州军政分府,各县直属省政府。
民国三年(1914年),省下设道,台州属会稽道,玉环县属瓯海道。同年,北洋政府内务部改定各省重复县名,太平县以县西温峤岭别称温岭改名温岭县。
民国五年(1916年),道废,各县直属省政府。
民国十年(1921年)6月,浙江省政府在省县之间试行县政督察专员,临海、黄岩、温岭、天台、仙居、宁海6县为第六区。9月改设特区,为第五特区,设行政督察专员办事处。
民国十一年(1922年)10月,改划为第四特区。
民国十三年(1924年)8月,浙江省政府正式设置临海行政督察区,置专员公署。
民国十四年(1925年),据行政院新颁《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组织暂行条例》,台州称第七行政督察区。
民国十八年(1929年)7月,以南田县全部境域及宁海县东南部18乡镇、临海县东北部5乡镇置三门县,以地濒三门湾而得名。
民国二十年(1931年),天台县划属第六区。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宁海县改属第六区。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增辖天台、磐安2县。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4月,划为第五区,未及实施,7月又重划为第六区,辖临海、黄岩、温岭、天台、仙居、三门、宁海7县。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6月,置浙江第六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10日,第六专区改称台州专区,驻临海县,辖临海、黄岩、天台、仙居、温岭、三门、宁海7县及临海城关、海门两直属区。玉环县属温州专区。
1950年5月,撤销临海城关直属区,划归临海县。
1952年10月,宁海县改属宁波专区。
1953年6月,分玉环县境洞头、大门诸岛另建洞头县,属温州专区。
1954年5月,撤销台州专区,临海、天台、三门3县划属宁波专区,黄岩、温岭、仙居3县及海门直属区划属温州专区。
1956年3月,仙居县改属宁波专区,海门直属区撤销,改为黄岩县属区。
1957年7月,复置台州专区,辖临海、黄岩、温岭、天台、仙居、三门、宁海7县。
1958年10月,三门县撤销,并入临海县;宁海县撤销,并入象山县,属台州专区;洞头县重新并入玉环县,仍属温州专区。
1958年12月,撤销台州专区,天台县划属宁波专区,临海、仙居、黄岩、温岭4县划属温州专区。
1959年4月,中共浙江省委、省人民委员会通知撤销玉环县,所属境域分属温岭县与温州市,并于4月付诸实施。
1960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撤销玉环县。
1962年4月,复置台州专区,并复置三门县、玉环县,辖临海、黄岩、温岭、仙居、天台、三门、玉环7县。
1978年10月,改称台州地区。
1980年7月,置海门特区,属台州地区,辖境包括原黄岩县海门区、大陈镇、山东人民公社及临海县前所人民公社。
1981年7月,撤销海门特区,以其行政区域置椒江市。此后,临海县章安区、黄岩县洪家区与三甲区,陆续划属椒江市。
1986年3月,撤销临海县,置临海市。
1989年9月,撤销黄岩县,置黄岩市。
1994年2月,撤销温岭县,置温岭市,台州地区辖临海、椒江、黄岩、温岭4县级市和天台、仙居、三门、玉环4县。
1994年8月22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台州地区和县级黄岩市、椒江市,设立地级台州市和县级椒江区、黄岩区、路桥区。台州市人民政府驻椒江区。[3]
2017年4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玉环县,设立县级玉环市,以原玉环县的行政区域为玉环市的行政区域。玉环市由浙江省直辖,台州市代管。
位置境域
台州市位于浙江中部沿海,地处全国海岸带中段。陆地范围介于东经120°17′~121°56′、北纬28°01′~29°20′之间,东西长172.8公里,南北宽147.8公里。陆域面积9411平方公里,周边线1287.6公里。北接宁波、绍兴(市界边线分别为145.57公里、79.53公里),西邻金华、丽水(边线126.29公里和82.47公里),南连温州(边线222.92公里),东濒东海,海岸线630.87公里。内水和领海海域面积6910平方公里。面积500平方米以上岛屿687个。[7]
地形地貌
台州市依山面海,地势由西向东倾斜,西北山脉连绵,千米峰峦迭起。东南丘陵缓延,平原滩涂宽广,河道纵横。南面以雁荡山为屏,有括苍山、大雷山和天台山等主要山峰,其中括苍山主峰米筛浪高达1382.4米,是浙东最高峰。近海有12个岛群691个岛屿,主要有台州列岛和东矶列岛等。最大岛屿为玉环岛,现与大陆相连,大致构成“七山一水二分田”的结构特征。台州市中低山与丘陵占台州市陆域面积的70.4%,平原区面积约占26.8%,内陆水域面积约占2.8%。[8]
地质
台州市所处的大地构造单元为华南加里东褶皱系、浙东南褶皱带的温州—临海凹陷内。地质构造以断裂为主,褶皱不发育。出露地层主要包括前第四系中生界的白垩系、侏罗系地层,岩性以沉积岩为主,岩体结构多呈块状、层状。侵入岩体较发育,形成时代主要为燕山晚期,主要分布在黄岩富山乡、临海北东、天台石梁镇以及三门旁亭镇南侧一带,其余地段零星分布,岩体大多呈岩株、小岩株或岩枝状产出,以酸性岩为主。
海积平原区第四系主要包括全新统海积,上更新统冲海积、洪冲积、冲积,中更新统冲海积、洪冲积、坡冲积以及残坡积等。岩性包括淤泥质亚粘土、亚砂土及粉细砂、砂砾石等,其厚度分布不均,部分地层局部地段缺失,在温黄平原区较为典型,其最大厚度可达150余米。山区第四纪地层主要包括残坡积、上更新统坡洪积、洪冲积和全新统冲积层。[8]
气候
台州地理环境(2)
台州属中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受海洋水体调节和西北高山对寒流的阻滞,境内夏少酷热,冬无严寒,热量丰富,雨水充沛,气候温和湿润。全市年均日照时数1800—2037小时。区域分布以天台县、玉环县与椒江区洪家为多。[7]平均气温低于10℃为冬季,高于22℃为夏季,介于10℃与22℃之间为春秋季。夏季始于5月底至6月上旬,止于9月下旬至10月初,长达4个月左右。冬季始于11月下旬末至12月上中旬,止于3月下旬,持续3—4个月,以两北部丘陵山地为长。秋季始于9月下旬后期至10月初,止于11月下旬末至12月上旬,持续两个月多。春季,西北部始于3月下旬,其他各地始于3月上中旬,止于5月下旬后期至6月上旬,分别达2个月。年降水量1185—2029毫米,多年平均降水量1632毫米。年降水总数132一171天。年内降水有两个明显的雨期:5月下旬至6月下旬,为历时1个多月的梅雨期,降水量300多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20%,年际间比较稳定,相对变率为30%;8月上旬至9月中旬,历时1个多月,为台风雨期,降水量350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23%,年际间变化较大,相对变率在40%一60%之间。多年平均6—9月降水量占全年总量的54.8%。
水文
台州市境内有大小河流(含干支流)700多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千米的25条。椒江、金清两大河流水系的流域面积占全市陆域面积80%左右。
椒江水系:椒江是境内最大河流,也是浙江第三大河。干流自仙居县天堂尖曲折向东至椒江牛头颈人海,全长197.3千米,沿途有灵江、永宁江和永安溪、始丰溪等80多条江溪汇入,流域面积6613平方千米,占全市陆域面积2/3左右。上游永安溪、始丰溪,分别长141.3千米和134.2千米,流经仙居盆地和天台盆地,在临海市城西三江村汇合灵江;中游灵江,长44千米,宽300一800米,均为感潮河段,向东折南至黄岩区三江口,汇合永宁江(澄江)为椒江;下游河口段,自三江口至牛头颈,长12千米,河面宽950—2000米,航道顺直,为纳潮河段。出海口两山夹峙,形似天然关隘,称海门,为浙江东南海防要塞、对外开放之门户。
金清水系:金清港横贯温黄平原中部.发源于温(岭)黄(岩)交界的太湖山东南麓,流经温岭市大溪镇,向东从路桥区金清镇黄琅西门口人海,全长50.7千米。大溪以上8千米为山溪性河道,大溪以下为平原河道,人海口10千米为泄洪外港道。金清港北接南官河、三才泾、二湾河、三湾河、四湾河、五湾河、车路横河,结成平原水网,河道纵横密布,北通椒江,南达松门,流域面积1172.6平方千米,为温黄平原排灌、航运水道。
水资源
2017年,台州市地表水资源量为61.6012亿立方米(折合水深648.3毫米),比上年偏少38.0%,与多年平均相比偏少31.4%。地表径流的时空分布趋势与降水量基本一致。全市水资源总量为62.2722亿立方米,较上年偏少37.9%,较多年平均偏少31.5%。产水系数0.48,产水模数65.5万立方米/平方千米。全市14座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总量为5.3971亿立方米,较上年末减少2.2459亿立方米。4座大型水库年末蓄水总量为4.7139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减少2.0641亿立方米,其中长潭水库年末蓄水量比上年减少1.2091亿立方米。10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总量为0.6832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减少0.1818亿立方米。[9]
植物资源
台州市共有乡土木本植物993种,隶属93科324属;分布区类型分析显示,台州市的木本植物科属组成复杂,地理成分多样,南北过渡性特征明显,且特有和珍稀植物较多,生活型多样;台州乡土木本植物资源在该市的西部中低山丘陵区、中部丘陵河谷平原区和东部滨海平原岛屿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因山地气候和土壤的垂直分异垂直分布规律较为明显。
矿产资源
台州市金属矿产贫乏,非金属矿产丰富,地热资源具有一定潜力,建筑用石料、萤石等为市域主要矿种。全市已发现各类矿产30余种,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20种,经过地质勘查的矿产地49个。
建筑用石料:各种凝灰岩、流纹岩及花岗岩均可利用,尤其是凝灰岩分布广泛,可以满足当地城市和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是全市最主要的开发利用矿种。
萤石:主要分布在天台、临海和仙居等地。有中型矿床2处,小型矿床11处、矿(化)点66处,2015年底全市萤石保有资源储量(矿物量)58.2万吨。
金属矿产:以铅、锌、银为主,分布于黄岩五部、天台大岭口2处大中型矿区和黄岩上垟、仙居上井等6处小型矿区,截至2015年底,保有资源储量(金属量)铅80.97万吨、锌120.72万吨、银0.11万吨。2015年仅天台县大岭口银铅锌矿在采,其余未开发利用。
其他非金属矿产:主要有地开石、陶土、高岭土、叶蜡石、珍珠岩、沸石等,分布于天台、仙居、临海、温岭等地,均有一定资源前景,但地质勘查程度相对偏低,暂未开发利用。
截止2018年11月30日,全市户籍总人口605.40万人,其中,男性人口309.06万人,女性人口296.34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04.29:100。全年共出生6.48万人,死亡3.92万人, 人口出生率 为10.72‰,死亡率为6.48‰, 人口自然增长率 4.24‰。市区户籍人口162.50万人。据2018年浙江省5‰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年末全市常住人口613.90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为63.0%。
2018年,临海灵湖景区、黄岩九峰景区成功获批国家4A级景区。2018年全年共接待旅游总人数11840.0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0%,其中,接待国内游客11821.70万人次,增长15.0%;接待入境旅游人数18.38万人次,下降6.9%。2018年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302.23亿元,增长16.9%,其中,国内旅游收入1298.02亿元,增长16.9%;入境旅游收入6355.22万美元,下降3.3%。全市共有5A级旅游区2个,4A级旅游区13个,3A级旅游区53个,2A级旅游区12个。共有星级饭店54家,客房8041间,床位13166张。旅行社174家,其中,星级旅行社63家。[11]
台州市拥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AAAA级旅游区天台山和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临海,及仙居、桃渚、长屿硐天、方山--南嵩岩等四个省级风景名胜区,还有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等。台州自古以“海上名山”著称。共有自然景观62处,人文景观62处,其中有国家级旅游风景区、文物保护单位、地质公园、森林公园等10多个,具有较高的旅游经济开发价值。
著名景点
历史文化名城·临海
临海有2100多年历史,主要景点有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台州府城墙,全长6000多米,始建于东晋,被誉为“江南长城”,为国家4A级旅游区(点),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临海城内的巾山公园和东湖公园。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因戚继光抗倭而闻名于世的桃渚古城;武坑景区和中国罕见的火山熔岩柱状节理地质地貌—珊瑚岩景区。侏罗纪江南翼龙化石的发现地。
临海古城墙,自晋代开创以来,已有1600余年,迭经唐、宋、元、明、清诸朝不断修筑增扩,其主体部分一直保存着。城墙有三分之一的长度是沿着灵江修筑,台州府城正位于灵江入海近处,江水与潮水相碰,水位升高,时常漫上城来。城墙有如大堤,千余年来抗击着洪水的冲击。
仙居风景名胜区
仙居风景名胜区有景星岩、神仙居、十三都、淡竹、公盂5大景区。被称为“仙人居住的地方”。
凝真宫
凝真宫,即仙居括苍山洞(宋真宗皇帝赐名为《凝真宫》),地处道教名山括苍山主峰米筛浪(高1382.4米)脚下,坐落在浙江仙居下各镇羊棚头村西山。当地人称四十五洞。古为众仙所居。唐时列为中国道教第十大洞天,系中国道教南宗修炼要地。
天台山风景名胜区
天台山以“佛宗道源”著称于世的天台山是中国佛教第一个宗派天台宗的发祥地,又是中国道教南宗的本山。重点景点有国清寺、石梁、赤城山、寒山湖、华顶峰等。国清寺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日本、韩国佛教天台宗的祖庭,在日韩和东南亚一带拥有300多万天台宗佛教徒。石梁飞瀑是浙江省十大名胜景点之一。
方山-南嵩岩风景名胜区
方山-南嵩岩风景名胜区与国家级风景区雁荡山一脉相承,由方山、狮峰、龙犟门三大景区组成。
长屿硐天景区
长屿硐天景区面积16.18平方千米,是自南北朝以来的历代采石遗址形成的石文化景观。千百年来开凿留下的28个硐群,1314个硐窟,构成了千姿百态的石壁长廊。拥有亚洲唯一的岩洞音乐厅,荣获世界吉尼斯之最的巨大石碗和中国首个洞穴式石文化博物馆。被誉为“天下第一硐”。
石塘古镇
石塘古镇以石塘山为屏,三面环海,楼房道路石块垒筑,形成错落有致的古堡式石屋群,建筑风格十分独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