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为180度证明(地球上的三角形内角和都大于180度)
先别反驳我,听我讲个故事:有个人向他的朋友叙述出去探险的奇怪经历,他找一个绝好的地方,搭了个帐篷后就出动了。他先往北走3公里,接下来往东走了3公里,饥寒交迫就准备回休息点,又向南走3公里,正好回到出发点的帐篷。朋友说他吹牛,给他画了一个示意图,这样走是不可能走回出发点的,他却坚持说没有撒谎。他的朋友深思了一会,相信他,并祝福了他。你相信他吗?
他这次是去南极探险,而他搭帐篷的地点正好是南极点。因此他向北、往东、往南三次是可以回到原来的起点的,他走的路线正好构成每条边为3公里的三角形。我们来看看这个三角形,把起点记为O,另外两次转向的点分别记为A、B,A点由正北转向正东,是直角,B点由正东转向正南,也是直角,不管角O是多少度,这此三角形的内角和大于两直角。
南极附近经纬线
这不是诡辩,而是我们生活在球面上。我们中学所学的平面几何建立在地球上理论上并不存在的平面上,在上帝的视角,真正适用于地球曲面上的几何是黎曼几何。
我们中学所学的平面几何,又称欧氏几何,是在5个公理的基础上逻辑演绎而得。这5个公理的前4条(任意一点到另外任意一点可以画直线、一条有限线段可以继续延长、以任意点为心及任意的距离可以画圆、凡直角都彼此相等)确实看起来确实显然,而第五条(过直线外一点,能且只能做一条直线与已经直线平行)看起来就不如前4条那么显而易见了。欧几里德后的几千年时间里,无数的数学家尝试通过前4条来证明得到第5条而不得。有些数学家就尝试用反证法:我假设过直线外一点可以作不止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是不是能推出一些矛盾,结果发现逻辑上一点问题也没有,十九世纪,罗巴切夫斯基由此创立罗氏几何。里面的一些“奇谈怪论”诸如:过直线外一点可以作无数条平行线,三角形内角和小于两直角等“谬论”深深刺激了数学界,当时已经贵为喀山大学校长的他受到无数的攻击。就是当时的数学泰斗高斯,其实在他之前已经有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因为害怕激起学术界的不满和社会的反地,不敢公开自己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更不敢出来为他说句话,罗巴切夫斯基后面被免了喀山大学校长一职,郁郁而终。
但还有不怕死的后来者,那就是黎曼。他从第五公理的另外一个角度出发:过直线外一点不能做直线的平行线!他在这公理的基础上进行逻辑推导,也建立了一套逻辑上完全没有问题的几何公理体系,当然也有一些看起来非常奇怪的“谬论”:直线可以无限延长,但总长度是有限的;三角形内角和大于两个直角等。
欧氏几何、黎曼几何、罗氏几何空间
黎曼系统完善的非欧几何在60年后才发现它的巨大应用。1905年爱因斯坦发现了狭义相对论,在此之后,为了把引力场几何化,将引力场与时空结构联结起来,爱因斯坦开始建立广义相对论。他需要寻求一种可以描述广义相对论的几何结构,但对于数学他并不像物理那样有深入了解,幸运的是他拥有一位数学家朋友,从朋友处爱因斯坦得知,自己打开广义相对论大门的钥匙竟然在60多年前就已经由黎曼创造。爱因斯坦经过两年多钻研黎曼几何,由此发表了广义相对论,以及质能公式E=mc^2。
因为黎曼几何正是描述在曲面上的物理形态,正是大尺度宇宙或者微观世界的时空形态,霍金有本书就叫《果壳中的宇宙》。怎么理解黎曼几何在球面上的模型呢,可以把直线相当于球面上的赤道线,赤道外的任一点作一个大圆(半径为地球半径的圆),都会与赤道圆相交,相当于黎曼几何中直线外任一点不存在与直线平行的直线。罗氏几何空间的现实模型相当于上图上的马鞍形曲线,直线相当于截面曲线,过直线外一点还是可以作无数个截图与曲线不相交的。
回到最前面的问题,理论上我们在地球上画的线你认为再直,因为地球是一个球体,也是沿球面有个弧度的,在宏观上是在曲面上,因此地球面上的三角形内角和都大于两个直角。在我平常生活的尺度上,我们还是以欧氏几何的平面上进行,但在航天航空的尺度上,就需要按照黎曼几何的曲面空间理论进行运算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