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出来的母乳放到暖奶器能放多久(存了一冰箱的母乳)

文|福林妈咪背奶妈妈是指生完孩子后的宝妈,因为工作而不能在家照顾孩子,在闲余时间将分泌的多余母乳,储存在袋子里,作为不在孩子身边时的食物,在上班之余还可以将最原始的乳汁留给孩子,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吸出来的母乳放到暖奶器能放多久?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吸出来的母乳放到暖奶器能放多久(存了一冰箱的母乳)

吸出来的母乳放到暖奶器能放多久

文|福林妈咪

背奶妈妈是指生完孩子后的宝妈,因为工作而不能在家照顾孩子,在闲余时间将分泌的多余母乳,储存在袋子里,作为不在孩子身边时的食物,在上班之余还可以将最原始的乳汁留给孩子。

第一次感叹妈妈不容易的时候,是在看到张歆艺发的一条微博,图片中是张歆艺储存在袋中的母乳,有近二十袋,每一袋不少于100,她说等她攒到够孩子吃到一岁的量时,就断奶。

虽然话语之间带着轻松,但是做过妈妈的人都知道,涨奶、喂奶、断奶都是非常辛苦的过程。张歆艺自己也表示说,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因为还要工作,只能存这么多奶,都是为了娃。


妈妈们都知道,冷冻过后的母乳并没有新鲜的母乳好,但是作为需要上班的女性,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只能提前在生活中,一点一点储存大半年的母乳,冷冻在冰箱里,等需要时就放到温水里加热。

但是这样的方法并不被很多人接受,尤其是很多婆婆觉得,在冰箱冻过后的母乳孩子喝了对身体不好。


前两天看过一位宝妈评论说,自己因为工作的原因,只能开始提前挤母乳存起来,有平时多余的,也有半夜起来挤的,都放在冰箱里,存了有半年,准备让孩子喝到一岁。

结果有天回家打开冰箱一看,攒的一冰箱的母乳都没了,问婆婆怎么回事,婆婆说怕孩子喝那样的母乳生病,说都没说一声就全都扔了,一想到辛辛苦苦挤的母乳都没了就心疼。

评论里还有宝妈说,冰箱的母乳被婆婆拿来敷脸的。听着就很心疼,毕竟都是宝妈们辛辛苦苦挤出来的。

在冰箱冻过的母乳是否安全?

母乳本身自带有抗菌成分,在特定的条件之下长时间储存是没有问题的,不同的储存方式甚至是设备,都有不同的时间限制。

根据国际母乳会提出的母乳储存的标准来说:

室温储存:温度在19到26摄氏度,放至阴凉处可以保存4到6小时。

袋装冷藏:温度在4摄氏度以下,将母乳放在冰箱冷藏室,可以保存3到8天。

冷冻储存:温度在零下18摄氏度,可以保存3到6个月左右。

专用冰柜:温度在零下20摄氏度,可以保存6到12个月左右。


一般来说,冷藏存放的母乳比冷冻的母乳更好,因为在冷冻的情况下,会损失一些抗感染成分,但是并不影响冷冻的母乳带给宝宝应有的抵抗力。

储存前标记好时间,最好以60到120毫升的母乳为一次的量,先存放在冷藏室,再从冷藏室放入冷冻室,避免直接放入冷冻室。

存储后的母乳会出现分层现象,这是奶油层和乳汁层分离,属于正常现象。宝妈在加热过后摇匀就可以正常给宝宝食用。


冰箱储存的母乳如何加热?

因为要尽可能地保留母乳中的营养物质,有两点需要注意:循序渐进的加热和避免高温

冷藏的母乳:先用温水加温,或者将盛有母乳的容器隔水加热。

冷冻的母乳:放入流动的冷水中解冻,然后再加入适量的温水,达到喂养的温度。

其实,经过冰箱降温处理过后的母乳,尽管母乳是安全可以饮用的,但还是会在不同程度上变味儿,这是正常现象。

还是要提前了解宝宝的口味如何,有些宝宝对味道要求严格,并不爱和这种“变味儿”的母乳,宝妈们也不用强制。

虽然处理后的母乳会损失一些酶的活性,相对配方奶粉还是比较健康的。如果母乳的颜色或味道有很大的异样,最好就不要给宝宝食用了。


储存母乳需要用到相应的工具,工具的安全性尤为重要。

固体瓶:塑料瓶工具要认准有5号回收标志和含有PP字母的聚丙烯材料,也可以使用玻璃瓶。

集乳袋:袋装不要收集得太满,冷冻会增大体积。在收集完封口时,一定要将袋内的空气排净,因为空气中的物质会影响母乳的品质。标记好日期,放入温度均匀的地方储存。


尽管宝妈们为了宝宝可以不嫌辛苦的储存母乳,但是目前家庭、职场、社会都会有很多的局限,让宝妈们无所适从。

家庭中,婆婆可能会认为储存的母乳对宝宝不好,阻止这样的行为;职场中,工作的压力让宝妈们陪伴孩子的时间越来越少;社会中,由于没有母婴室,很多宝妈们只能去卫生间去挤奶或者喂奶,卫生条件很差……

这些都是宝妈们现在所处的困境,不过相信随着时代的变化,这些问题都不会成为“背奶妈妈”这个群体最大的束缚。


《找到你》中有这样一句话:恋爱是浪漫,而婚姻中生儿育女的琐碎总要有人承担,目前的中国社会把女人推向职场与世界的同时,并没有把男人拉回家庭,所以,女性的辛苦不是只靠自己强大了就迎刃而解,她需要男人的理解、家人的支持和社会的保护。

女性的强大是在不知不觉中练就的,家庭、事业、孩子这些都会成为她们身上的光环,我们不能只知索取而不知回报,“背奶妈妈”更需要每一个身边人的关爱。

欢迎加入福林妈咪粉丝圈,来和育儿大咖们一起交流育儿经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