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听简弘亦魔鬼中的天使(音乐诗人简弘亦献唱思念)
简弘亦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 张素芹) 在刚刚结束的广州国际文学周上,“音乐诗人”简弘亦登台献唱了《思念》,这首歌他此前在综艺节目《声入人心》中也演绎过。
早在2007年,简弘亦就曾担任文化跨界活动“唱响诗歌”的音乐总监和作曲人,并得到了诗人舒婷的首度作品授权。之后,他又先后在广州和长沙举办个人诗歌音乐会,并发行诗歌作品《错过》《思念》,被称为“音乐诗人”。此次简弘亦来到广州国际文学周再次唱响这首《思念》,舒婷的赞赏无疑是对他过去十多年音乐创作生涯的认可和鼓励,正如舒婷所言,“成长,显而易见”。
简弘亦低沉浑厚的嗓音似乎有抚慰人心的力量。很多人知道他是通过他翻唱的热门歌曲,如《小幸运》《问》《泡沫》等。但他其实13岁就开始创作歌曲,所创作的第一首歌曲《爱的学校》还被歌手陈慧琳收入专辑《微光》。2008年加入知名音乐制作人涂惠源的团队后,先后参与了曹格、孙楠、郁可唯等歌手的专辑制作,也曾为很多影视剧创作过主题曲。但诗歌,却一直扎根在他心里。
简弘亦“用音乐演绎诗歌”的情结源自初中二年级,“那时,我读到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生第一次有了为它作曲的冲动。即便没有成功,却在我心里扎下了‘根’。”
想要实现音乐和诗歌两者的完美结合并非易事,创作者对音乐的驾驭能力必须非常强。对于这点,简弘亦深有感触:“我个人主张,在给诗歌作曲的时候尽量不要去改变诗歌原文中的任何一个字,要尊重他们的创作。”
简弘亦说,作曲人在面对诗歌中较为复杂的句式时,应该有特别的设计,“尤其是在对长短句的旋律安排上,要格外花心思。比如说《思念》,比较工整的诗句,我就尝试用四四拍来演绎,不太规则的句子,我就用八六拍来演绎。” 在简弘亦看来,“诗歌通过音乐的表达,有利于年轻人去了解中国文学和传统文化,特别是古诗词文化。诗歌就像是一把‘钥匙’,很多年轻人可以用它尝试打开传统文化的大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